同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始終,也難以跳脫某種奇異病症。其症狀為長期處於內疚、虧欠、罪惡感以及羞恥感中,因難辭其咎且無法解決,問題涉及層面為全球,多數時候只想跳過忽略,如果可以視而不見就好了,但永遠沒有辦法。
於是當我遇見《垃圾之書》中譯本在台灣出版,看著密密麻麻五顏六色堆積的垃圾如海洋環繞書名的書封後,眼睛發直,第一個念頭是:哪位作家這麼大膽?敢於直書這個「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那是直面人類為追求時代進步而不停開採能源與購買消費的慣性,垃圾積累的速度遠遠超越處理回收的速度,多少動植物為一次性垃圾犧牲生命,而我們仍對這無止盡的負面循環束手無策。因為靠近真實太痛苦,如果可以,但盼迴避一世。
作者敘說的,不是垃圾的演變史,而是人類的生活與故事,以垃圾為名。好在筆觸就像在跟我說話那般生活化,即使談論聚苯乙烯、聚合物或化學鏈,也不生硬遙遠。因相似的病癥,我忍不住將書拿起來閱讀,原來我並不奇怪,相似的低迷與失落、憤怒或絕望,作者都有。書末以「環保神經病」作結,我的眼睛追捕著熟悉的情節,如同吸毒,那一字一句敲打著相似的日常,在欲望與節制間煎熬、在繁瑣的回收再生中懷疑、在一次性用品的選擇中掙扎、在失智消費又後悔的無奈中自責。
此書能將我對環境難言的焦慮,用動人的文字有條不紊的鋪展開來,原來這就是「環保神經病」──與其說是衛道人士,不如說是病友。波蘭文學大獎 Nike Award 年輕得主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ński, 1983-),因一次餐廳吃魚差點誤食魚肉中的小塑膠粒,意識到人類的發明終將危及人類,開始針對垃圾為主題,去分析、調查、實地走訪,促發書寫的動力約莫是這難以平撫的矛盾與哀傷,為什麼不論多麼努力淨山淨灘做垃圾回收、不論多麼認真將塑膠袋鋪平摺好重複利用,世界都沒有更好?《垃圾之書》會一一告訴你。
作者盧賓斯基,鳥類學者、文化學家。(圖 / fot. Tomasz Kaczor)
當鯨魚的肚子裡充滿垃圾、海龜被漁網纏住、青蛙住在廢棄的球鞋內、老鷹使用塑膠繩築巢、寄居蟹駝著瓶蓋、脊椎動物與甲蟲在玻璃瓶中度過餘生、牛奶瓶發現了小哺乳動物的遺骸……野生不野,文明不萬歲。我們渴望整潔乾淨,所以把垃圾丟在外面,然而我們並不知道,多少不具名者承擔了這樣的無心。一旦有知,我們也許不會這麼做。
從狩獵法令和習慣、垃圾演化的歷史(熱塑性塑膠→拋棄式塑膠→環保塑膠)、生物如何改變習性與犧牲、清潔隊員的待遇與回收真相、焚化廠幕後的管理與處置、到電子用品減短壽命的共謀……
垃圾的一生極其漫長,老派教育中除了教條式「不要亂丟垃圾」的口號,少有介紹垃圾前世今生的自然課。一個海邊玩耍的孩子,若他知曉手上的垃圾一丟就可能被魚誤食,他也許會捏在手上;一個中產階級的社會人士,若他了解他即將報廢的智慧型手機拋入一般垃圾桶將帶來多高的環境代價,他會自覺送回收廠。大多時候,無知令我們無辜,然而無知事實上是一種暴力,若有一本書好好地說明垃圾原委,閱讀的同時我們亦接近自身的真實,那麼隨時,可更新生活的任一微小選擇。
垃圾的一生極其漫長。(圖/《垃圾之書》內頁圖片)
只是尚未準備好接受人類「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實而已,只是拿自己發明出來的塑膠和集體貪念沒有辦法而已。這本書得帶著勇氣去閱讀,靠近真實並不舒服,但是明智。愈發清醒地活著,清楚世界如何運轉操作,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以及與環境的關聯,是那麼重要的事。那讓我們明白,一心為周年慶打折的家電以及跳樓大拍賣的服飾搶拚的執著可能多餘,貪便宜導致買更多,時常在回家以後才承認過剩卻已來不及。
《垃圾之書》教我勇敢理解真實,作為一個人,以知識和實踐去令自己更有力量。我們不是無感,只是無知,閱讀垃圾的來龍去脈能令我更清醒,身為肇事者,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下一個選擇如何負責,這是我們的集體任務。若能不再背負著難堪的罪惡感生活,如果可以,但盼不做環保神經病,而做回一個真正的人。
作者簡介
著有《女子山海》(與張卉君合著)、《回家種田:一個返鄉女兒的家事、農事與心事》、《我願成為山的侍者》等。
部落格:「甲板」 milkhu.blogspot.tw/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