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越是慌亂的世代,越需要一門能靜下來的處事哲學──讀《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身處在焦慮世代的我們,經常感受到忙碌生活的身不由己,對生活諸多抱怨,覺得人生毫無自由可言。然而當我讀完這本由沃德.法恩斯沃斯(Ward Farnsworth)院長所撰寫的《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之後,在腦海裡清晰地浮現這句話:

當你無法改變所面對的事物時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嘴角上揚的角度

這正是經典哲學的魅力,它總能鬆動人們的慣性思維。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古典哲學」總抱著:艱澀難懂、遙不可及、難以親近的既定印象。雖對神祕的哲學感到好奇,但每次翻開這類型的書籍,卻又覺得古人的話像在雲霧裡繚繞地縹緲著,令人難以參透,遂放棄閱讀。然而,在這本書裡,法恩斯沃斯教授以現代學者的語言、貼近現代人生命脈絡的角度,為我們開啟一趟不只相對容易,又饒富智慧的哲學旅程。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書裡有句話:「有些事物取決於我們有些事物不取決於我們可取決於我們的事物是我們的看法欲望與嫌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原來,我們總因無法獲得足夠的自主而感到不快樂,其實是疏忽了生命中的所有事物本來就不是人類能絕對掌控的,於是,所有的不快樂源自於對本就不屬於我們的事物過度依戀,使我們成了奴隸,而這是斯多葛教義裡從古至今都通用的道理。一旦對一件事物產生過多依戀或崇拜,便是選擇放棄自由的時刻。

還有這句:「告訴我哪個人不是奴隸。一個是欲望的奴隸,另一個是貪婪的奴隸,還有一個是野心的奴隸,所有人都是恐懼的奴隸。」現代的人們就像小王子在離開B612 星球的旅途中遇見的那幾位大人:貪戀權力的國王、貪慕虛榮的人、只顧埋頭於書本的地理學家、與專攻計算的商人,我們都成了「不自由之身」,被困在自己的星球上。

這樣的狀態並非無解,斯多葛主義也說了,既然人無不成為奴隸,那不如就成為追求真理與思想上的奴隸吧!對於生命的思索,我們可以追求,但未必要困於其中,也別疏忽自我的本質,即是書裡提到「如果你想達到真正的自由,就必須成為哲學的奴隸。」這樣的悖論模樣,其實正是斯多葛哲學的幽默之處。人皆可自由人也不自由。與其受困於「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自由」這樣的陷阱問題裡,不如帶著斯多葛哲學的態度,告誡自己別再過度攪和其中,因為斯多葛主義實踐者「拒絕擔心或煩惱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

對於斯多葛主義以如此精闢又幽默的態度來對人類生命的見解,我感到無比激賞與著迷,作者透過古人的論述,真實地闡述人類的渺小。像是對「時間」與「空間」的描述,或是談論對「死亡」的恐懼,甚至是在詮釋人類的「貪念」與「追求」,都能鬆動我們對於此時生命的限制與框架。

讀完這本書之後,宛如醍醐灌頂。對於生命,我清楚的感知自己的渺小,卻不因此而苦惱。相反的,我得到的是一種全然的釋放與輕鬆。說不出是作者的智慧還是來自斯多葛哲學的博大精深,我一再地在閱讀中被擴大了視野。當我們與宇宙萬物相比,此階段的人類,也不過只是一小段時光的存在。

生命的開始,即是邁向死亡的開始,於是在邁向死亡之前,我們不妨對他人多一點慈善與友愛,「除了崇敬和讚美諸神向他人施善以寬容和節制對待他人之外沒有其他該做的事」這是斯多葛主義對人間應有「美德」的主張。強調人既然活著,就不該消極以對,全然被動地等待死亡。相反的,更應追求在生命終止前有所貢獻,為他人與自己帶來良善的美德與幸福。至此,我完全被斯多葛哲學教義圈粉了,我開始迷戀如此豁達又淡然,但依然積極的生命態度(又然而,為了能成為適切的信徒,我恐怕不該過度迷戀與崇拜這門哲學。)

在這一刻,我明白編輯為何將中文譯名定為:「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了!因為越是慌亂的世代,我們越需要一門能靜下來的哲學,當我們太習慣向外探索,追求來自外在的安定,就會忽略真實的平靜與幸福不該是汲汲營營而來。人都想尋找平衡,也不能遺忘生活本就是無止境的流動狀態,於是所謂的平衡,便是在混亂中時時向內自省,接納外在混亂,善待他人。

斯多葛主義絕非現代人經常誤解的「禁欲」、「苦行」、「壓抑」。相反的,他是協助我們在庸庸擾擾的人生中找到幸福的指標。幸福從來不是一種結果而是發生在尋找它的路徑上在動態平衡中隱微而現的狀態。你不能緊捏它,而是任它沾覆你身上的一角,自動伴隨,這也是斯多葛學派的精隨之一:追求的過程,永遠比結果令人滿足,「期待著享受的快樂往往超越獲得真正獲得享受時的快樂

此外,作者很清楚地知道本書採用節錄的方式,必然耗損了原典中,上下文的脈絡語意,但他仍努力為讀者呈現出他所認定的斯多葛精髓。也正因本書涵蓋了多位學者的論述,讓我彷彿獲得了一本邁向經典哲學的指南,又或者,它更像古人的心理指南。如同作者建議的,我們可以由始至尾的逐步翻閱,也可以如一本「解答之書」方式的,按照自己當下的需求翻閱呼應自身煩惱的主題篇章。

作者深入淺出的編排,大量的原典引用,我讀到了在斯多葛主義裡,類似佛家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老莊的「不爭」與「無為」,甚至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人性本質的 Minderwertigkeitsgefühl (自卑)」與「邁向超越的 Gemeinschaftsgefühl (社群共融)」。是的,會被這一門哲學圈粉,也是因它如同我所學習多年的阿德勒心理學,深信學問不該停在理論與分析階段。若「學問」無法在生活中有所實踐,便是一種虛假與空無。很喜歡作者在最後一篇章直接點出過往大眾對斯多葛學派的批判,除了他清楚自身的限制之外,也有接納他人評價並且提出探討的空間。這正是一門古典學問經得起時代考驗,能雋永長流的最佳證明。

明明是千百年來積累的道理,卻在現今的世代中,依然值得細細咀嚼思索。當然,沒有一門理論是完美無瑕的。而「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因為它擁有跨越時空背景、文化脈絡卻依然如真理一般的通用性。

如果你對古典哲學思維在現代生活的應用與探索有興趣,這絕對是一本絕佳的啟蒙(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閱讀中,我彷彿穿越時空,不但與古代智者對話,也與現代的作者對話。本書的中文編輯這樣說了,「倘若你是真正想認識斯多葛學派,並落實生活結合哲學的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獲得對斯多葛主義倫理的透徹且系統性的理解。」而我也深信,即便像我一樣對斯多葛學派毫無認識的門外漢,絕對也能在本書中找到焦慮心境的解方。

生而為人,或許我們都不應逃避哲學,因為生活即是哲學。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能追本溯源地在古人的洞見與智慧裡找到解答,它未必是唯一解方,卻是能恰如其分地引導我們實際向內探索的路徑,誠如這本書的原名《斯多葛學派的生活實踐手冊》(The Practicing Stoic: A Philosophical User's Manual ),沃德.法恩斯沃斯筆下的斯多葛哲學,既是安撫現代人心的療癒之書,更是引人跨越生活困頓的實踐指南。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電子書)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電子書)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試讀本+折價券) (電子書)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試讀本+折價券) (電子書)



作者簡介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重度阿德勒心理學與日劇成癮者。

生活裡,不喜歡一成不變,於是斜槓人生,沈溺在說話、傾聽、寫字、閱讀、追劇,追星、烘焙的療癒人生。生命裡,期許自己成為療癒歷程裡的擺渡人,用各種方式,為人在傷痛與復原間搭一座能安心跨越的橋。

著有:《你在煩腦什麼呢?》《教養是合作》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4 春節特企 | 過年不是老一歲,年假回來反而變年輕

養生也要養心,考慮年後離職治百病之前,年假回來先要讓自己變年輕。

3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