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只能是最後的戰役,否則沒有未來──專訪《緬甸,最後一搏》漫畫編劇斐德希克・德波米

  • 字級



緬甸,對西方世界來說是一個觀光旅遊的選項,但卻又是一個反覆擺盪於極權與半民主的國家,最後在2021年2月1日再度進入軍方獨裁的局面。而這兩年來除了政變初始受到民主世界的關注,近來幾乎無人聞問,究竟嘗到開放滋味的緬甸人民面對再次降臨的黑暗,是如何起身回應?而外界的冷漠又讓他們有什麼樣的認識?

慢工出版的《緬甸,最後一搏》便是回應這些問題的紀實漫畫,本作罕見地為臺人主持編輯,並由法人撰寫腳本,再由港人繪製分鏡,四地的文化經驗濃縮於一書(更不用說本書還有英、泰語版本),好像彰顯了自由的可能性與包容,但我們或許也像本書作者斐德希克・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口中的西方觀光客般,對緬甸的認識不甚深入。

《緬甸,最後一搏》腳本家斐德希克・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提供 / 慢工文化)


「大部分在法國聽過並了解一點緬甸的,都是曾在那裡度假的人,他們看不到悲劇的發生,他們是去那裡旅行的,對這些議題不感興趣所以看不見。於是,我們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自2003年斐德希克編寫漫畫合集《緬甸,恐懼成為了習慣》(Birmanie, la peur est une habitude)後,便一直在想方設法讓大眾認識緬甸的問題。

緬甸,最後一搏 Myanmar: the last stand(中英雙語)

《緬甸,最後一搏》
Myanmar: the last stand(中英雙語)

《緬甸,恐懼成為了習慣》
Birmanie, la peur est une habitude


一切始於西方佛僧的小書

然而我們也好奇,做為一個西方民主大國的公民,是怎麼開始對遠方國家的獨裁體制感興趣,甚至戮力協助他們的民主進程。斐德希克回答,「其實這有點湊巧。我在2000年的時候讀了一本小書,書名是《極權的緬甸》(Birmanie totalitaire,由一個西方佛僧所寫的。」從這本書中,他不只認識到緬甸的獨裁政府,還驚訝地發現,第一個金援這個「該死的」極權,竟是一家法國的私人企業——道達爾(Total)能源公司。

「我認為得做些什麼,好讓法國民眾瞭解到這個不為人知的情況。」很快地,斐德希克去信聯絡了寫在這本書上支援緬甸的協會,並將自己生命的部分投入緬甸的民主運動,逐步當上了法國緬甸資訊協會(Association Info Birmanie)會長(目前已卸任),也出版多部緬甸相關漫畫作品。

但,激發群眾的認識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

《極權的緬甸》(Birmanie totalitaire)


從多角度的緬甸到政變後的處境

斐德希克漫畫編劇生涯初期所撰寫的《緬甸,恐懼成為了習慣》有六個虛構的篇章,每章還含有緬甸的介紹,誠意十足。但在舉辦了漫畫延伸的主題活動後,法國民眾卻不太買單,甚至認為他所呈現的緬甸並非事實。不過,這並沒有讓斐德希克氣餒,反而持續十五年都往返於法緬兩地:「那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沒能做緬甸議題的書,因為我轉而投入他們的民主運動。」

這也使得他偶爾成為緬甸政府監視的對象。「過去,我曾在曼谷申請緬甸觀光簽,不在法國申請,是因為人家知道我是緬甸的民運份子,在曼谷的話或許比較有機會申請到,因為他們不認識我。」四年前情況對他來說或許還稍微樂觀,但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後一切都變得更為複雜了。

「政變後我又重新動員,與那些對抗軍人的人一起反抗,我試圖從遠方——在法國——幫助他們。」斐德希克說。


一部「非現場」的紀實漫畫

當創作涉及獨裁政治的真實,創作者們是否還有可能去到「現場」?緬甸現在的處境過於艱困,這讓斐德希克採取了謹慎的態度[1],他說,「如果緬甸軍政府讓我這種人入境,我想有兩種原因:一是跟蹤我看可以逮捕哪些人,二是直接逮捕我這個人,利用我來給法國民主施壓。這都不是我想要冒的風險,我也不想讓其他人承擔這種危險。」

於是,《緬甸,最後一搏》這部作品大多從報章媒體拼湊出可用的引言,並佐以斐德希克親自採訪到的珍貴素材來還原緬甸人的處境。引用的報章雜誌受訪者也多變造姓名、臉部特徵,因此書中大多的說話者,面貌都是想像的,「沒有照片更好,因為他們不會被逮到。」斐德希克說。

當然,這樣的創作手法多有限制,對繪者柳廣成來說也有更多需要注意的畫面細節;但,真實的呈現能成為緬甸人的武器,向外界爭取更多支援。

書中大多人物面貌都是想像的,「沒有照片更好,因為他們不會被逮到。」斐德希克說。(圖/《緬甸,最後一搏》內頁)

《緬甸,最後一搏》繪者柳廣成。(圖 / 慢工文化提供)


文化差異的交集:圖像敘事

緬甸政變這幾年來,斐德希克陸續寫了許多文字,只不過還未決定要以哪種方式呈現。最後排除做成繪本的想法後,還是選擇自己的本業領域——漫畫敘事。「透過圖像,我們就能以不同的方式撼動人們的想法。對一個不知道緬甸發生什麼事的人,他可以透過本書了解最重要的部分。」斐德希克期盼著。

而關於圖像敘事的工作,他也向我們說明這次進行的方式。「我會很清楚地將事物視覺化,以畫者的意圖來做文字描述。可能的話,在某些情況我會附上相片取材,像《緬甸,最後一搏》,我給了非常多照片的參考。每個地方都很精準是很重要的。」

不過,要做到斐德希克心目中的精準其實有些難度,訪談中他詳述了柳廣成繪畫的難點,因為文化認知的差異,導致情境的描繪與緬甸真實情況有些出入,進行了多次修改調整。但,斐德希克並非為難畫者,而是理解到企劃的難度,他也非常認可柳廣成的構成功力,「柳廣成有時候切換大圖和小圖頁面的做法很有趣,流暢地製造出韻律感,也重新定義了整本書。」

斐德希克指出因文化處境的差異,這段緬甸人拍照存證的畫面,與柳廣成修正後定案如上圖。(圖/《緬甸,最後一搏》內頁)


臺灣,可以做什麼?

這次的合作,對斐德希克來說也很新鮮,約莫四年前因「金漫獎」邀請來臺,認識到臺灣有些另類漫畫的風景,對慢工出版的紀實漫畫印象深刻,尤其他自己也做報導類的漫畫腳本,因此想嘗試與慢工合作。而慢工跟他過去合作的法語出版社很不一樣,他說,「總編輯珮珊幾乎介入每一個細節給予回饋,而不是把我放在一邊不管,我覺得這樣很好。」

目前,緬甸人民儘管由不同民族組成,卻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為了拒絕軍方獨裁,海外的發聲與關心是重要的,使之不至心灰意冷,但他們也認識到民主自由終得靠自己。現在除了在臺灣的慢工出版了本書,作為讀者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斐德希克給了兩個方向:「首先,可以先向所在地的民意代表寫信,詢問他們對緬甸的立場並表達我們對緬甸人的民主支持;再來,支援我們在地的緬甸相關協會,現在有很多家庭艱苦地在叢林中生活,需要物資、醫療照護等,找到可靠的協會來幫助他們也是可行的。」

緬甸的未來究竟會如何呢?在這個政變後沒有誰是贏家的局面下,斐德希克也難以預測何時能結束這場鬧劇,只求時間不讓團結的民眾再次產生內部矛盾了。

緬甸,最後一搏 (中文版) (電子書)

緬甸,最後一搏 (中文版) (電子書)

Myanmar, the last stand (English version) (電子書)

Myanmar, the last stand (English version)
(英文版電子書)


斐德希克提供的緬甸相關資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斐德希克曾在2019年金漫獎講座提到自己的創作方法,認為現場取材不一定就比較真實,請見此



 延伸閱讀 
那城THAT CITY

那城THAT CITY

被消失的香港

被消失的香港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緬甸的未竟之路:種族、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新危機

緬甸的未竟之路:種族、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新危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3春節特企│情緒易失控,提供你幾個社交處方

過年不僅要與一年見一次的親戚社交,家人短時間內密集相處也容易產生摩擦,如何友善聊天不踩雷、控制情緒、避免敏感話題?這裡有幾個小妙方提供給你

109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