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陳怡靜/那些虛構框架裡再真實不過的一切──讀《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該怎麼描述這本書?假想我若是書店的採購或店員,這肯定是個困難的功課。在網路通路與實體書店上,它會怎麼被標籤與分類?這本書是一本漫畫,也是一本圖像小說;它講述歷史,也談論政治,但想把它放進漫畫史或藝術書區吧?那似乎也很正確。如果我的時間不夠讀到結尾,還非常有可能把它歸類到人物傳記。

幸好,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漫畫讀者,只需要好好看漫畫就好。但深夜裡打開這本三百頁的《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卻落得整夜睡不著。為什麼呢?我必須坦承,從小我就是個與歷史絕緣的學生,打開歷史課本後,半小時內肯定沉沉睡去,那些幾個朝代以前的事情,於我真的太過遙遠,為了考試硬背吧,考完試又丟還給老師去了。

但新加坡漫畫家劉敬賢(Sonny Liew)的這本漫畫非常有意思。故事主角是老漫畫家「陳福財」,在劉敬賢的筆下,這也是陳福財的人物傳記,他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三百頁的漫畫像是紀錄片,穿插著陳福財的漫畫作品,映照不同時期的新加坡政治與社會氛圍,同時也是漫畫史的變遷,以及漫畫家如何從少年畫到老、未曾停筆的故事。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新加坡漫畫家劉敬賢/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onny Liew(@sonny_liew)分享的貼文


第八章末尾是這樣的,「陳福財1988年就開始畫《獅城八月天》,惟延宕多年仍未完成。陳福財表示:『其實我不太知道該怎麼結束這個故事……然後,林清祥過世了。儘管林清祥的歷史定位尚無定論,不過,他的死某種程度象徵故事結束了。』」如同多數人物傳記,這本書也有「後記」,陳福財76歲了,但他還在畫,用相同的工具,同樣傾斜的桌面角度……。

讀完這本書後,我愣了一陣,打開Google網頁開始搜尋「陳福財」、「李光耀」、「林清祥」……這些於我其實陌生的名字,接著好奇起「冷藏行動」、「光譜行動」等新加坡建國史中具爭議性的事件。但真正讓我睡不著的是,我終於汗顏地明白了──漫畫裡的「陳福財」是作者劉敬賢虛構的角色,新加坡史上並沒有「陳福財」,但漫畫家筆下真實且殘酷的故事,卻都是真的。

劉敬賢虛構了一位「漫畫家陳財福」,透過他講述真實發生的新加坡歷史。(圖/《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劉敬賢還虛構出陳財福的漫畫作品《獅城八月天》。(圖/《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身為一個長年不擅長也害怕閱讀歷史的讀者,我不禁對漫畫家劉敬賢感到深深敬佩,他以虛構框架包裹了紀實漫畫,成功地吸引了我這樣國際政治知識淺薄的讀者讀完這本漫畫,甚至在讀完書之後,願意打開搜尋引擎,想了解更多那些我過去不知道的事件與故事。於我這樣的一個讀者,這正是歷史漫畫最有力量的時刻──我想主動了解更多。

作為歷史論述者,劉敬賢的畫筆大而無畏,從大量的文字與細密的圖像裡,得以理解他肯定做了非常大量的研究與取材,才能精準地重新解構非官方版的新加坡建國史,且毫不避諱過去被遮蓋的敏感的爭議時期。但略略可以感覺到的是,劉敬賢並非要顛覆過去的史觀,而是從「另一個視角」對歷史做出另一種註解,漫畫則是他的媒介。

而作為漫畫創作者,劉敬賢無疑也非常強大,他所虛構的陳福財的一生中,包括著不同時期的漫畫創作,從最初的科幻故事到後來許多標註著「未出版」的作品,其中展現的不只是圖像敘事的魅力,還包括不同的漫畫表現形式。隨著陳福財的自述,讀者看見的不只是新加坡建國史,還彷彿走過一遭漫畫產業的變遷。

作者透過陳福財各時期的創作,不只呈現了新加坡建國史,還帶出漫畫產業的變遷。(圖/《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我特別喜歡在最末章的部分,50歲的陳福財遠道造訪美國「聖地牙哥漫畫展」,他滿懷希望而去,但最後以「興奮中帶著失落」落幕,陳福財寫下註腳:「漫畫展讓我開了眼界,對漫畫和漫畫社群的未來也有更多期待,但我依然是個只能站在旁邊看的局外人。無論我有多渴望加入這群人,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這樣的失落感,不會畫漫畫但始終嚮往這個產業的我似乎有點明白。故事裡的陳福財沒有停筆,劉敬賢讓陳福財走在街道上,來到書報攤前看起漫畫,內心絮語:「我都忘記這種感覺了,看漫畫的單純快樂。不用擔心畫得好不好、賣不賣得出去,只有一股想畫、想說故事的傻勁。」在這本虛構也真實、看似政治諷刺的漫畫末尾,感謝作者劉敬賢還是給了一個溫柔的收尾。

劉敬賢讓陳福財走在街道上,來到書報攤前看起漫畫,做了溫柔的收尾。(圖/《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內頁)



作者簡介

自由撰稿人、〈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地球日 反思環境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世界地球日 從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到山岳知識,擴及人與環境,包含觀光產業與我們賴以維生的飲食供應鏈連結到經濟層面,讓我們一同反思環境與日常之間的關聯。

183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