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馬尼尼為/「只要能寫作,我們就活著。」──讀金英夏散文集《言》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我不時會在網路上聽作家或創作者的演講,覺得幾乎無一例外,講得太好了。不禁納悶,為什麼寫那麽好,還可以講那麽好?「寫」和「講」在思路上完全不同,至少做為演講的稿子和自己的作品肯定是截然不同,為什麼作家都可以表現那麽好?歷史上留下了很多作家的「演講集」,至少有經典的《波赫士談詩論藝》、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仔細留意的話,若要看一個作家「有不有名」,看他有沒有出版「訪談集」、「演講集」就知道了。

波赫士談詩論藝(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波赫士談詩論藝(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當一個人有名的時候,他公開講話的機會就變多了。可能會開始有些社會使命,想想可以怎樣「幫到」別人;可能因為演講費很高,累加起來也是一筆收入;可能藉由演講,梳理創作背後的諸多東西,滿足更多人的好奇心。作家的信念、現在的生活、過去的生活、讀的書等等。這些看似「很生活」的講話,往往很真實地看到能夠打動人的東西,也許,訪談、演講的觸及率,遠比作者自己的書還高。

韓國作家金英夏在散文集《言》提到:對那些問我「該怎麽生活」的讀者,我能告訴他們什麽呢?作家提出的是多種想法概念,不是「離職去寫作」這種任性的表面話,而是以大篇幅、系統性的回答。從第一講「悲觀的現實主義與感性肌力」就可見金英夏的魅力。他以納粹集中營的存活為例,雖然我覺得這例子沒有很好(因為這很難定論),但意思是很清楚的:

二次世界大戰時,戰俘集中營的相關研究顯示,其中活最久的人既不是樂觀主義者,也不是悲觀主義者,而是悲觀現實主義者。所謂的悲觀現實主義者是怎樣的人呢?他們並不會一味相信:「我馬上就能出去。」也不會相信:「我一定會死在這裡,我離不開這裡了。」而是相信,「想離開這裡並不容易,敵人也許會贏得這場戰爭,我可能永遠在這裡腐爛,或是無消無息地死去。但是直到那一刻來臨前我必須清醒地活著,所以我要先刮鬍子?不然要怎麽辦?乖乖等死嗎?

那種會在集中營裡把自己打理好的人就是、至少是有機會活下來的人。我在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也讀到在集中營裡,有一陣子他不想洗澡,不明白花很多力氣去搶水、第二天做完苦工全身又髒了,這樣的徒勞與餓肚子,已經把他消磨到沒有活著的意志了,後來有一個人罵他,叫他應該要把自己整理乾淨,那裡有一句話打動了我:「為了不要開始死去。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金英夏散文三部曲2】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金英夏散文三部曲2】

如果這是一個人(二版)

如果這是一個人(二版)

回到金英夏回答讀者「該怎麽生活?」的種種,現在的作家已經不是單純靠寫作,「對生活的態度」似乎也是一部作品了。這種孤獨的行業,必有很強的「生活意志」。我看了以下這段,居然覺得很受用(我真的不是來找心靈雞湯的):

總之,不管環境再怎麼惡劣,不管情況再怎麼恐怖,不管那個時刻再怎麼絕望,人都會寫作。為什麼呢?因為唯有寫作能留給人類最後的自由與最終的權力,被奪走一切的人也只能寫作了。只要眼皮可以動,人類就可以寫作,體驗過最卑劣人性的人也只能寫作,精神與肉體被殘害的人也只能寫作。反過來說,只要能寫作我們就活著,我們就還沒死,還沒有被完全擊敗。

我讀到最後一句就劃了線。特別是經歷一些不舒服的時刻,用寫作做為我報仇的欲望。很多次我慶幸自己可以寫,可以體驗到這種「活著」的感覺。

又有一段是:

寫作是上帝允諾人類的最後自由,也是任誰都無法侵犯的最終權利。

文學的魅力在於它的開放性,活在世上,任誰都能試著寫作一次看看吧。

金英夏自己也不是讀文學的人(他以前是念企業管理的),但一樣可以寫作;這也跟藝術圈很像,不是科班背景的人也可以當藝術家,如果世界上有最自由可以進入的行業,可能就是寫作和藝術;沒有任何門檻、沒有學歷、經歷要求。關於「什麽時候寫作是快樂的?」、「什麽情況下寫作是痛苦的?」金英夏又做了很多論證。不過你可以自己回答看看這兩個問題,很少人寫考試的作文會快樂吧,寫自己想寫的才會快樂。

當然啦,作家的生活也不是只有寫作,像他提到養貓這件事:

我看到一個最近受到討論的話題,從小和動物一起長大的孩子免疫力也會更強。被隔離在只有人類的環境過著一塵不染的生活更奇怪吧,我們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一起生活、共享很多東西,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自然的事。

從訪談、演講集更能看到一個全面的作家吧。

創作者是「走在沒有路的地上」的人,而且這句不能接「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寫作這條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而且可能永遠「走在沒有路的地上」。這可能就是作家的思路為什麼如此清晰誠懇吧。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

見【金英夏作品集5】

見【金英夏作品集5】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金英夏散文三部曲2】 (電子書)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金英夏散文三部曲2】 (電子書)

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

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我們明天再說話》《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最新作品為《姐姐的空房子》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獲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作家金句:「愛,就是去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生命。



 延伸閱讀  

 更多訪談/演講集  

貓頭鷹在黃昏飛翔 川上未映子V.S村上春樹訪談集

貓頭鷹在黃昏飛翔 川上未映子V.S村上春樹訪談集

知識分子論

知識分子論

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余華第一本全面闡述創作觀、文學觀訪談集

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余華第一本全面闡述創作觀、文學觀訪談集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

「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收假振作指南:打掃、運動、找朋友聊聊、冥想、吃一碗絕頂好吃的泡麵

假期最後一天太憂鬱,你需要一點事情轉移注意力,可以試著活動身體、療癒心靈,都沒效的話就吃一碗豪華泡麵,如果還是沒有好轉,就吃兩碗。

37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