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近年來成為飲食文學或生活風格類的媒體報導顯學,報導或是寫作的內容多半著眼於菜市場是一個地方的胃、菜市場匯集最濃郁的人情味……公共電視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以及續集《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就是這樣的路數。我以為透過影像窺見市場生態與食材故事,大概就是看到市場的全貌,直到讀到蘇凌的神作《菜場搜神記》,赫然發現原來文字可以更精準捕捉市場的光影、攤商的走位、整體環境的音效,活靈活現的表現菜場特有的趣味與神情,那種專屬於菜場裡的幽默感,是我目前在拍攝菜市場的飲食節目裡、書寫菜市場林林總總的書籍中,沒有看過的。
《菜場搜神記》的副標題是「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或許就是因為不像花木蘭般執著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蘇凌所觀察的市場是全方位的,而非只是食物或食材而已。此外,戲劇系和劇場經驗,讓她筆下的每個菜場就像一個個舞台劇,對於建築、建材、懸掛紙板的字型觀察,有如舞台設計的筆記。那個菜市場的牆有米糠稻草、這個菜市場某家五金行亂到有蓄勢待發的毀滅性……在她筆下,每個菜市場都有戲劇張力與衝突,相較之下,買不買菜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事。
那什麼是重要的?當然是菜市場裡的人。文中多篇,當蘇凌抵達菜市場時,「菜」早已賣光了,但對不買菜的她來說一點都沒影響,因為賣菜的人還在、逛市場的人也在,這些人的對話串起機鋒處處的對白。像她在東部的菜市場,發現外頭撐陽傘擺攤的攤商,遮陽傘的角度跟著太陽的公轉而自轉(單「遮陽大法」就寫了一大段)、賣野菜的商家早早就開始保力達上桌高呼「早安杯!」。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充斥在不同的市場裡,本書也是鮮活的菜市場語言學採集日記。
在東部的菜市場,攤商的遮陽傘會隨著太陽的公轉而自轉。(圖/《菜場搜神記》內頁)
蘇凌的搜神記,搜出菜市場的神氣也搜出人氣,賣牛皮帶的阿伯、開著麵包車鑽進宜蘭不知名社區的司機、西螺果菜市場嘗百草的李時珍、南港的修傘大夫……看似平凡的市場,因為這些沉浸在某個領域的「神人」而讓每個市場都有著神氣,但也要有像蘇凌這般能看出神蹟的觀察力,才能「搜」出神來。別以為不買菜的人就不懂吃,全書最後一章節「我如此不像樣地長大」溫暖的紀錄家族裡怎麼做潤餅、綠豆湯、豬腳、破布子、肉捲,儘管語氣多半戲謔的寫著家人對料理近似瘋狂的執著,但這般執著也孕育出一家人對食物細節的講究,這般「不像樣」地長大,才能寫出非常人所見的菜市場風景。
(圖/《菜場搜神記》內頁)
也許就是要這樣「不像樣地長大」才能不遵循一般準則來觀看世界。「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的女兒芬妮.辛格(Fanny Singer)所寫的《家的永恆滋味》,記錄了加州慢食指標餐廳「帕妮絲之家」(Chez Panisse)的經典食譜,而這些食譜多半來自她「不像樣」也「不尋常」的成長經驗。帶動美國吃在地食物的 Alice Waters 活躍於嬉皮年代,嬉皮教養女兒的方式自然有一些瘋狂。書中一篇名為〈雞湯〉的文章裡,Fanny 就寫到媽媽如何帶著一隻雞來她的大學宿舍煮雞湯給她,就算租屋處四面無窗,媽媽也是堅持煮雞湯,因為媽媽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就要煮雞湯,不管煙霧警報會不會大作。這種執著,像極了蘇凌在「我如此不像樣地長大」章節裡寫到儘管高齡的阿嬤忘了很多事,但「清明吃潤餅」這件事依然講究。這些講究,就是「家的味道」的基本湯底吧!
Fanny 幼時即跟著父母親到處旅行、吃超過她同年齡層的人會吃的食物,不斷看到大人的餐桌長什麼樣子,比方在父母的法國友人餐桌上只會看到紅酒、香檳而沒有水,父母的友人這樣回答當時年幼的 Fanny:「我從來不喝水!喝水腦子會生鏽!」如此不像樣的成長經驗,在幾十年後幻化成動人的文字,透過食物、食材,串起家的味道、喚起過往餐桌上的點點滴滴。也許同桌吃飯的人已經不在了,但食物是一種召喚、院子裡的香草植物也是召喚,透過烹調家傳的料理食譜,彷彿是辦了一場溫暖的降靈會。
「不像樣地長大」造就了日後的搜神記與降靈會,蘇凌在《菜場搜神記》的序文謙虛寫道:「都說上市場的人知時節、懂菜蔬、那絕對不是我,逛了那麼久,對那旬味,一知半解,畢竟我乃放錯重點第一名。」我常想,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太常叫我們畫重點了,而錯過了很多其他有意思的點;我們的社會氣氛總是相信所謂專家的話,而錯過了市井小民有趣的生活哲學。對美術館有殭屍都大驚小怪的社會,怎麼會容許「喝水腦子會生鏽」的理論呢?當人生只想掌握重點,那些「重」只會重重累積成無聊與無趣。有滋有味的人生,就是要放錯重點。
作者簡介
個人部落格:享樂遊牧民族
Fb:享樂遊牧民族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