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從死者身上看到的東西很重要,「沒看到的」也同樣重要──讀德國法醫見聞《當死者說話時》

  • 字級


\\德國影集《犯罪現場》(Tatort)從1970年代播出至今//

如果你住在德國,假日前往酒吧喝點小酒,想要融入當地,與老闆和其他客人通常一起收看、討論的會是德甲足球聯賽。然而週日晚上有時候會出現罕見的例外──大家會一起收看的是《犯罪現場》(Tatort,這是一部1970年代開始播出,至今已超過一千集的影集。

《犯罪現場》之所以受到德國人喜愛,在於劇情時常刻劃德國歷史、社會問題,有趣的是,早在全球聞名的美劇《CSI犯罪現場》跑去邁阿密與紐約之前,《犯罪現場》就已經設定每週的故事發生在不同的德國城市,安排不同的主角警探與團隊辦案,可說是舉全國刑事系統之力構成的經典長青IP,往往在播出前引起該城市的鄉親父老奔相走告,台灣的OTT平台也引進過其中的《柏林犯罪現場》。

不過,即使週日晚上聚集親友配啤酒收看一集90分鐘的《犯罪現場》已成為德國人的休閒傳統,但劇集拉得太長,也造成水準參差不齊,因此後來網友們習慣在推特上一起吐槽劇情,反倒成為這部戲能在網路世代持續維持熱度的原因。而這部戲裡的角色描寫,也形塑了德國人對於刑偵執法人員的刻版印象。資深法醫克拉斯.布許曼(Claas Buschmann)在他的暢銷著作《當死者說話時》就告訴讀者:「假的!都是假的!

《當死者說話時》德文版書封。
當死者說話時:犯罪迷必讀!最緊張懸疑的第一手真實案件,看資深法醫如何抽絲剝繭,為死者發聲

當死者說話時:犯罪迷必讀!最緊張懸疑的第一手真實案件,看資深法醫如何抽絲剝繭,為死者發聲

布許曼平常會協助司法機關進行兇殺案的醫學分析,以及釐清自殺或醫療事故的真相。他在書中顛覆讀者對德國法醫的錯誤想像,好比說《犯罪現場》裡那名古怪的法醫,觀眾已經習慣看到他對一具屍體稍加檢查,就準確地將死亡時間和死因告訴探長。布許曼說:「死亡時間是下午1點26分?這完全是胡說八道!」事實上,根據屍體腐爛的程度,法醫只能判定出死後「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絕對不可能精確到幾時幾分。

那電視上的法醫還有什麼地方做錯了嗎?布許曼指出,《犯罪現場》裡的法醫似乎總是一個人待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幹活,圍繞著詭異的氣氛,甚至在屍體旁邊吃麵包。然而,德國其實規定屍檢時要同時由兩名醫生進行,而且他們會在有正常照明與窗戶的地方工作。

此外,戲劇與小說很喜歡呈現警察與法醫在犯罪現場大剌剌討論案情,這樣比較有張力。但布許曼說,如果法醫在現場提供意見,卻在解剖後又修正了原本的推理,對警方偵查只會造成困擾,因此他們不會太早討論細節。又或者,戲裡常見解剖完,被害者家屬掀開白布痛哭的畫面,實際在解剖室裡進出的法醫,是不會有機會跟家屬打交道的。

那麼,現實的法醫生活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他們的工作又對人們有什麼幫助?布許曼認為:「法醫學一直都像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雖然接受屍檢的死者並不多,但是在解剖台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社會上的人們都經歷了什麼。他們是怎麼死的?身體健不健康?承受了哪些心理負擔?

布許曼的導師兼好友、德國知名法醫麥可.索寇斯(Michael Tsokos)在著作《死亡有百萬張臉》(2013)裡說明:法醫學起源於德國,德國在19世紀初進入工業時代後,事故、自殺與犯罪行為增加,促使許多大城市設立了驗屍所,也奠定現代法醫學的基礎。在德國的法醫學研究所裡進行的研究之多,重視實務的程度之深,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所不及的。目前世界各國的學者想要得到更高的聲望與肯定,都會來到德國法醫研究所留學與交流。

死亡有百萬張臉

死亡有百萬張臉

而讀者藉由閱讀位居頂尖殿堂的德國法醫著作、論文,也能獲取最先進扎實的知識,例如2020年初夏,布許曼與索寇斯在肺炎疫情封城時,觀察到輕生者的特殊現象,他們合作發表的論文引起全球關注:許多輕生者莫名確信自己感染病毒,或認為疫情蔓延的話自己一定會被傳染而死,而紛紛選擇自殺──這種COVID-19恐慌症顯示出社會性孤立、媒體的報導對於心理狀況不穩定的人來說有很大的危害。於是,他們呼籲政府當局必須重視居家隔離者的心理健康。兩位專家身體力行實踐了──法醫學之於生者的貢獻。

職涯13年間解剖過2000多具屍體的布許曼,在《當死者說話時》也開宗明義指出:「德國並沒有那麼多謀殺案!」他說在首都柏林服務期間,每年大約發生90至120起殺人與殺人未遂案,平均每年「只」有30-40人死於這些事件。法醫們遇到的大部分「非自然死亡」屍體都不是由第三方造成的,《犯罪現場》影集純屬創作。

腹股溝區(黃色)即鼠蹊部。(圖片來源/wiki)腹股溝區(黃色)即鼠蹊部。
(圖片來源/wiki)

即便如此,他在書中仍提出精采的「完全犯罪」案例。雖然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但德國法庭的審判共識是:人體三大腔室:頭部、胸部與腹部,如果遭受攻擊被「開洞」,就會認定攻擊者有故意殺人的意圖。是否有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判斷案件屬於「謀殺」或「過失致死」的關鍵,兩者刑罰的差距很大。然而,卻有一種犯罪手法刻意避開對體腔造成開放性傷口,但有著明確殺人意圖──那就是腹股溝

在2005年後10年間的統計,被銳器傷害致死的有7%是因為腹股溝、手臂或大腿的傷處而死。目前司法部門仍以「體腔是否受到傷害」為判斷標準,布許曼認為「這個標準已經過時!」他經手與研究的案件中,有遊行示威者持刀朝警察的腹股溝攻擊,這裡是全副武裝也保護不了的部位,導致警員身受瀕死重傷,在法庭上卻無法證明示威者有謀殺意圖。另一起毒販刺殺事件很類似,被告供稱拿刀刺到腹股溝只是「意外」,但法醫學也無法證明這是謀殺或意外,被告殺了人卻只獲判「傷害身體導致死亡」的罪刑。

攻擊腹股溝是非常陰險的方式,曾擔任救護車急救人員的布許曼說明,如果傷處在四肢,只要用止血帶或皮帶就能有效止血,但嚴重出血的腹股溝傷口很難處理,致死率很高。過去司法也曾經認為「踢人頭部」是不危及生命的小打小鬧,經過一段時間才調整。如今針對三大腔室的認定也應該調整,這是法醫不為人知的另一貢獻──推動社會正義。

而最難破解的完全犯罪,就是沒有被屍檢的屍體。各國都有人手或經費不足而解剖率過低的問題,在德國大約只有2%-5%的死亡案例會由法醫接手,而且通常要初步檢查屍體的醫師把死因斷定為「非自然死亡」或「不明」,通知執法部門後法醫才能處理。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看似正常」的死亡,不會有被發現疑點的可能。布許曼指出,很多醫師會以「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來逃避不確定死因的屍體,或許能替警方、法醫省去更多麻煩工作,但他不認同這樣的行為。

每位法醫都碰過,醫生初步檢查結果和解剖調查產生嚴重誤差的情況,科學家也推斷德國每年沒有被發現的謀殺案至少約一千起,布許曼認為,如何建立更嚴謹的解剖制度,是國家要嚴肅看待的社會問題。同時,他也發揮自己的救護經驗,在柏林推動法醫與急診醫師合作,有些傷者被送到急診室前已重傷不治,急診醫師若擁有更好的急救經驗,能夠提供法醫解剖時更精準的線索,迅速查明死因。

隨著「CSI效應」擴散,全世界喜愛「真實犯罪類」作品的人愈來愈多。20年前把法醫學當做志願的學生會被當成異類,現在已經成為熱門學科,也有更多的年輕女孩加入研究。在法醫學家的工作中,他們不僅精通某種器官或病症,而是看見「全局」,包含社會、司法和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布許曼是位活躍於為人民福祉付出的仁醫,《當死者說話時》以12個精彩案例,帶我們了解刑事調查與法醫實務如何相輔相成,書裡有獨到的時政諫言、豐富的資訊情報,還有輕鬆的小故事,讓讀者能夠無負擔地閱讀。在法醫學裡他學到:你從死者身上看到的東西很重要,但你「沒有看到」的也同樣重要。就像那句德語箴言所說的:「Mortui Vivos Docent(死者教導生者)」。


當死者說話時:犯罪迷必讀!最緊張懸疑的第一手真實案件,看資深法醫如何抽絲剝繭,為死者發聲 (電子書)

當死者說話時:犯罪迷必讀!最緊張懸疑的第一手真實案件,看資深法醫如何抽絲剝繭,為死者發聲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延伸閱讀 

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

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

18種微型死亡:建立美國現代法醫制度的幕後推手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18種微型死亡:建立美國現代法醫制度的幕後推手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人骨檔案:法醫人類學家的鑑識筆記,解開隱藏在屍骸中的死亡密碼

人骨檔案:法醫人類學家的鑑識筆記,解開隱藏在屍骸中的死亡密碼

存骨房:法醫人類學家的骨駭筆記,歷史上的懸案真相與駭人傳聞其實是……

存骨房:法醫人類學家的骨駭筆記,歷史上的懸案真相與駭人傳聞其實是……

科學詭案調查局:離奇現象與噁爛實驗的科學研究報告

科學詭案調查局:離奇現象與噁爛實驗的科學研究報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童話新讀法:政治正確、性別倒置、劇情改編!

    童話寓言流傳幾個世紀,大家早已對這些故事滾瓜爛熟,但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故事也能有多元的切入方式,讓讀者讀出更多新滋味。如果童話完全講求政治正確會怎麼樣呢?如果主角們改變種族與性別又會如何?透過以下文章看看各種超乎你想像的童話新讀法。

    2009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童話新讀法:政治正確、性別倒置、劇情改編!

童話寓言流傳幾個世紀,大家早已對這些故事滾瓜爛熟,但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故事也能有多元的切入方式,讓讀者讀出更多新滋味。如果童話完全講求政治正確會怎麼樣呢?如果主角們改變種族與性別又會如何?透過以下文章看看各種超乎你想像的童話新讀法。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