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謝仕淵/燃起你的棒球魂!90年代不可不提的台灣棒球漫畫──曾正忠《變化球Breaking Ball》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對於許多愛好棒球的臺灣人而言,看棒球漫畫是共同記憶,在那些誇張不可思議的情節中,讓自己的棒球想像得以馳騁,有時也替代了我們年輕時未竟的棒球夢。每個棒球漫畫中的故事,涉及團隊凝聚的挫折與成功、球賽對峙的張力與情緒、個人奮鬥的苦練與成敗,以及那些無可追憶的同儕關係與青春美好等情節,都被這些精心營造的畫面,處理得更濃烈或者點畫得更深刻。漫畫中的線條與方格,延展了運動身體的力量與速度的極限,將棒球的詮釋進入了另一層次的想像,那些畫面,完全不必也不可能被科學證實,但卻依舊說服讀者。

在我成長的1980年代,我愛打棒球也愛看棒球漫畫,那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日漫是《巨人之星》青少棒揚威記,而在更早之前,則有劉興欽金球棒。《金球棒》很寫實的反映了1970年代棒球熱潮下,臺灣人追逐棒球的過程,而梶原一騎原作、川崎伸畫的《巨人之星》與千葉亞喜生的《青少棒揚威記》,帶領我們認識日本野球的精神價值,以及故事中不朽的勁旅巨人隊與神聖的舞臺甲子園,我們能跟許多日本球迷有一樣的棒球信仰,棒球漫畫應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巨人之星 8

巨人之星 8

青少棒揚威記 DVD

青少棒揚威記 DVD

金球棒

金球棒

打擊線上:台灣棒球小說風雲(增訂新版)

徐錦成編選的《打擊線上:台灣棒球小說風雲(增訂新版)》

臺灣的棒球漫畫,大約是在1990年代,職棒運動興起後,走出自我的特色。這段被棒球漫畫研究者徐錦成稱為「黃金豐收期」的時代,是由鍾孟舜敖幼祥林政德曾正忠等人,開啟了臺灣漫畫棒球的新時代。這段時期的漫畫,反映了職棒興起所帶來的新價值,棒球不一定只能為國爭光,敖幼祥的《職棒狂想曲》,帶我們看見棒球中的詼諧與幽默,而鍾孟舜的作品中,李居明與林易增等當紅球星成為了漫畫的主角,《爆力棒球》寫實揭露了職棒簽賭與打假球的黑暗面。林政德的《Young Guns》出版時間橫跨1990年代,是在友誼道義、男女純愛、校園暴力交雜的青春校園生活中,帶入了棒球,棒球不是主角,但棒球在校園文化中的位置,卻被點畫得很清楚。最後,被徐錦成形容為「如此刁鑽的構圖,是臺灣棒球漫畫中僅見,若僅以場面調度來看,曾正忠無疑傲視其他棒球漫畫家……很多棒球迷光看曾正忠的圖就已獲得滿足。」曾正忠靠著棒球漫畫《變化球》,就打造了他與鍾孟舜、敖幼祥、林政德等人,足堪比擬的地位。

職棒狂想曲

爆力棒球

YOUNG GUNS 12

YOUNG GUNS 12


曾正忠的作品經常帶著戰爭元素,軍裝與槍枝充斥,1989年在《歡樂漫畫》半月刊的作品《花心赤狐》就是戰爭故事,也曾改編過張系國的《銅像城》、 汪笨湖的《陰間響馬》與朱天文的《尼羅河女兒》等作品。《變化球》最初為《時報周刊》的漫畫連載,曾正忠接受總編輯莊展信的邀請,並由時任編輯的張國立擔任編劇,於1988年2月、第520期開始連載三個月,每回六頁,一共12回七十多頁,並於1990年1月出版。

變化球Breaking Ball:曾正忠三部曲

變化球Breaking Ball:曾正忠三部曲

《變化球》的故事主要敘說大同少棒隊的成軍與奮戰過程,雜牌軍成隊,隊員各自有缺陷,但僅有的專長,卻足以組成一支能夠贏球的球隊。1988年,談少棒,很特別。漫畫的第一頁就是「少棒已經過氣了。」沒錯,1980年代,臺灣球迷的目光,逐漸關注成棒與即將成立的職棒。1970年代那些唾手可得的少棒世界冠軍,已經不再如此容易。因此,大同少棒隊進軍北區選拔賽的開幕中,主事者大聲倡言,「讓我們把世界冠軍搶回來。」故事聚焦在少年投手阿東,如何跟隊友奮戰,卻又牽扯了一段阿東父親大山,跟大同教練洛基之間過往在球場上的過結。大山將自己的未竟之夢,集中在對阿東的訓練,但卻又對洛基耿耿於懷。

《變化球》第一頁就是「少棒已經過氣了」,貼合當年台灣的棒球氣氛。(圖/《變化球》內頁)


因此,《變化球》是一部承繼父子兩個世代的棒球夢,如何中挫與延續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以具體的臺灣脈絡為背景,進而顯示它跟日本漫畫之別,也大異於同時代關注職棒發展的漫畫,極具特殊性。

故事內容反映了1980年代國人的棒球觀甚或棒壇現實,例如學校當局對於棒球發展不表興趣,學校中的美國同學被視為理所當然會打棒球等等。也添入了當時流行文化的諸多元素,例如有些漫畫中的角色,狀似電影《英雄本色》中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以及美國流行巨星瑪丹娜。最終,在大同落敗的體悟中,大人們說,「我們把我們的夢想和孩子的夢想搞混了。」也正是對臺灣少棒熱潮最深的反省。

故事除了反映1980年代臺灣的棒球觀與棒壇現實,也添入當時流行文化元素。(圖/《變化球》內頁)


然而,《變化球》的故事雖精采,但畫面更驚人,如同徐錦成指出,「很多棒球迷光看曾正忠的圖就已獲得滿足。」著迷於軍事題材的曾正忠,透過《變化球》營造了一個充滿力量與對抗強度的戰場。如同那個時代,掀起武俠漫畫潮流的鄭問一般。曾正忠的《變化球》,帶來了未曾有過的臺灣棒球漫畫新風格。

《變化球》的英雄人物,六年三班的陳家東,下勾投法,預估球速可到160公里,他的初次登場,下勾揮臂球路,如剛猛劍氣,捲動塵土與空氣,直朝敵人而去,對手揮棒只能落空,曾正忠筆畫下的阿東,是個常勝戰士也是武林大俠。而在那些與對手交戰的過程中,不同的分鏡所營造出的比賽節奏,也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複雜。

阿東亦是獨撐全場的悲劇英雄,在進軍全國少棒賽的第一場比賽遭遇金龍隊,不同尺度的分鏡,有時看見阿東球路依舊犀利,但也看見因受傷顫抖而漸趨無力的手,最終,傷勢愈來愈重,單膝跪在投手丘上。曾正忠用了幾張畫面,帶我們看見阿東的狀態,疲憊獨坐更衣室椅上的阿東,或者用著斷線的懸絲木偶,象徵已經受傷、球威不在的阿東。

《變化球》將球賽的力量與動態做了精采鋪陳,而那些大幅的圖像,每一張都極具震撼力,看見一位棒球英雄的技驚四座、制敵無數乃至氣力放盡的時不我與。

阿東的初次登場,下勾揮臂球路,如剛猛劍氣,捲動塵土與空氣。(圖/《變化球》內頁)

曾正忠以分鏡生動表現球賽緊張感與選手狀態。(圖/《變化球》內頁)


曾正忠在《變化球》中寫下「漫畫有限,棒球千秋」八個字,但其實是他的漫畫帶出了棒球千秋的恢弘格局,這樣橫空出世的棒球漫畫有下一本嗎?答案是,沒有。正因如此,環顧1990年代前後的棒球漫畫,曾正忠的《變化球》就像是球涯只投過一場球,但初登板就投出「完全比賽」的投手。

變化球Breaking Ball(獨家簽名版):曾正忠三部曲

變化球Breaking Ball(獨家簽名版):曾正忠三部曲



謝仕淵
因為打棒球而愛棒球,最後研究棒球的棒球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兼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南大學、逢甲大學等校。
關注體育運動與國族認同的議題。編輯與著作《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口述訪談》等書,並曾擔任電影《KANO》等棒球影視作品之顧問。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公布!

    本次評選單元分為「小說獎」、「非小說獎」、「兒童及青少年獎」、「編輯獎」,小說獎包含《白色畫像》《煙街》;非小說獎《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兒童及青少年獎《再見的練習》、編輯獎《臺灣美術兩百年》等,這些作品有哪些精采之處?請見以下書評與專訪。(完整得獎名單請見台北國際書展官網)

    1168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公布!

本次評選單元分為「小說獎」、「非小說獎」、「兒童及青少年獎」、「編輯獎」,小說獎包含《白色畫像》《煙街》;非小說獎《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兒童及青少年獎《再見的練習》、編輯獎《臺灣美術兩百年》等,這些作品有哪些精采之處?請見以下書評與專訪。(完整得獎名單請見台北國際書展官網)

11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