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林運鴻/當社會貧富兩極、競爭激烈,父母就會把孩子的「生存」放在「快樂」的很前面──讀《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身為寫字混飯吃的三流作家,我大概怎麼也算不上「社會菁英」吧。不過高中、大學階段,我可是有幸就讀天龍國明星學校呢!印象很深刻的是,八成以上同學父母,都是律師、教授、經理,很少人跟我一樣在勞工家庭長大。

不過,比起同樣出身藍領的同學,我爸對我的學業沒有太多要求。大學社團有個朋友,他們家在美濃種田,中學有次段考不及格,父親氣到把他整個人從二樓窗戶丟出去,從農舍雨棚滾到一樓後,還衝下樓開車去撞他。還有一位家裡開小吃攤的高中同學,有天下午翹課看電影,結果被父親綁在椅子上用橡皮水管好好抽了一頓。以上兩個故事絕無誇大。當年閒聊聽到,回家以後我滿懷感恩,乖乖孝順了好幾天。

不過不要誤會,這兩位朋友跟家裡都感情要好。父親雖然嚴厲,那是因為體力勞動者缺少文化資本,只好用加倍強硬來督促孩子「用功念書」──他們最後都畢業於名校熱門科系,這種「教養方式」不能說沒有功勞。

兩位經濟學家德普克(Matthias Doepke)茲里波提(Fabrizio Zilibotti)在這本深入淺出的《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談的正是在有限資源下,看似截然不同的教養方式,本質上都是「符合理性、追求最大效益」的經濟行為。經濟學所要解釋的是,同樣出於對子女無私之愛,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父母,為何有些家長放任尊重、有些家長緊迫盯人?

這本書非常適合對照社會學家藍佩嘉《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兩書剛好互補:《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是跨國的統計學比較,分析不同文化中,家長為何偏好不同教育模式;《拚教養》則是一本深入本土的民族誌,可看見台灣的中產與勞工家長面對「升學競爭」的努力與憂慮。兩書並讀,我們會悄悄嘆氣,天下父母心啊,得變出無數花樣,來因應兒女不確定的未來。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的提問,部分也來自兩位經濟學家自身經驗。1970年代,兩位作者分別在德國與義大利度過沒有壓力的無憂童年。多年後,他們在美國和北歐教書研究,自己也開始養育小孩,卻發現了各國「教養文化」如此南轅北轍。北歐偏好讓孩子自然成長、依照興趣做出選擇、獨力解決人際衝突。可是北美跟東亞則是另外一套規則,家長們卯足全力介入孩子童年,讓他們在才藝訓練、父母伴讀、早熟生涯規畫,還有對於學校教育方針的強硬干涉中長大。

書中運用了多種跨國調查,在表面上,「教育」似乎綁定民族性,各國偏好很不相同。若問父母,最期望孩子擁有什麼特質?只有20%亞洲父母認為「想像力」重要,但是80%北歐父母認為「想像力」不可或缺;90%東亞父母最期望孩子「勤勞、努力」,不過只有10%北歐父母看重認真勤勞,多數人反而認為「孩子每天上學已經太累了」!整體而言,均富和諧的北歐欣賞特立獨行、有創造力跟同理心的小孩;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北美跟東亞,則普遍期望孩子「過關斬將」,所以期許兒女的是從眾、忍耐、專注於自我成就。

這裡我們能夠隱隱看出一條重要線索──如果一個社會貧富分化兩極、地位競爭劇烈,那麼父母就會把「生存」放在「快樂」的很前面。所以他們甘願耗費大量時間金錢,透過權威逼迫、講理說服,密集參與孩子的生活,用心肝寶貝的歡樂童年來交換所謂「贏在起跑點上」。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曾經,在1970年代的美國,受到反文化運動、嬉皮風潮影響,美國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一度接近歐洲,允許兒童可以「做自己」、「快樂長大」。不過,1980年代後,隨著工業經濟轉向金融經濟,財富果實開始不成比例留在1%的人手上,本來開明放任的爸媽慌了,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他們化身為「直升機家長」和「虎媽」,時時督促子女努力上進,因為爸媽知道「這樣對你更好」。

教育社會學經典《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也指出,二戰結束後,人人可以向上爬的「美國夢」曾真實存在,無論出身高低,美國人普遍擁有大學教育機會,也可藉由受教育達成階級流動;然而1980年代以後,美國貧富差距嚴重,社區失去功能,有色人種和勞工階級子女不再受到制度支持,藍領出身的孩子被毒品、暴力、窮困和家庭破碎所累,他們遠離學校,被牢牢困在社會底層……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事實上,不只美國,近三十年來,隨著侵蝕社會平等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大行其道,感受到生存風險、害怕落入底層的全球父母,對兒女的未來變得更加焦慮──社會愈不平等,密集化與權威式的家長風格就愈盛行

所以經濟學家提醒我們,這種無限上綱「競爭力」的全球教養趨勢,將創造出所謂「教養落差陷阱」:當代中產階級大量「投資」維持自身社經地位的高等教育,導致了優良教育機會愈來愈昂貴,讓底層階級無力負擔。這恐怕才是問題所在,到底,「教育」是不是一種需要金錢購買的高價商品?還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基本人權?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也分析了「公共政策」和「私人教養」之間的互為因果。為何北歐家長不希望兒童提早學習、不樂見課業壓力和同儕競爭?這跟國家教育資源如何安排密切相關。北歐的學校素質平均,沒有所謂「名校」迷思。他們的技職體系也完整強大,不念大學的孩子可以輕易獲得社會尊嚴與物質報酬,所以他們沒有「過度努力」的制度性誘因。

而今日美國恰恰相反,大學學歷是中產職業的最低門檻,也與社經地位高度正相關。但若想進入長春藤名校,則必須克服重重限制,包括優異的在校成績、亮眼課外表現、多元人生經歷、豐富體育活動……於是有能力的家長,在孩子有限的童年階段就開始超前部屬。

法國的例子也值得一提。雖然法國先進富裕,但教育體系卻特別嚴厲。表現不佳的學生容易留級、歷史悠久的菁英學校高高在上。相比於北歐「不丟下落後學生」的風格,法國系統從不吝於懲罰失敗者。這也導致了法國父母的教育信念普遍重視順從和勤奮,更願意對子女展現權威。

本書所探討的親職類型,主要還是集中在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不過,關於「父母為何變成這般模樣」,或可參考討論貧窮文化的人類學名作《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在墨西哥貧民窟,食指浩繁的生計壓力讓親子之愛變形扭曲,兒女們爭寵敵對、家長情感裹脅,然後孩子模仿他們僅見的「大人」榜樣:更多男性暴力、更多女性忍耐、更重視眼前利益,反而無法培養中產階級成功的最大絕竅:「專業知識」與「延遲享樂」。

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新版)

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新版)

然而再怎麼分析社會總體結構,「愛」的本質終究無法量化。不難理解,焦慮的父母把小孩的才藝補習行程安排得比企業CEO還緊湊,但是經濟學法則再怎麼聰明,也不能幫助我們獲得跟孩子一起成長、被孩子當成親近朋友、親子間沒有強迫和獎懲的美好相處時光。不過,社會科學的功能正在於,協助我們思考自己喜歡怎樣的教育,以及在怎樣的氣氛下,親情比較容易滋長。

閱讀《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或許也可以選擇一個現實但豁達的角度:既然今日台灣社會階級流動嚴重停滯,教育所帶來的經濟報酬,也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想想無處可去的本土流浪博士、想想碩士畢業後35k的微薄月薪吧──在「儘管努力,對人生的影響卻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經濟學「理性」會告訴我們,既然過剩教養也不會有合理回報,不如放鬆一些,把快樂、和緩、溫暖的童年還給親愛的孩子吧?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電子書)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電子書)


作者簡介

當代文學、大眾文化的重度愛好者。
人家告訴我:「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後我拚命點頭,覺得自己從來都沒聽過這麼有道理的話!

 延伸閱讀 
不平等的童年【跨世代社會學革命性經典鉅著】: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

不平等的童年【跨世代社會學革命性經典鉅著】: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上流教養:當紐約豪門家教遇上第五大道的佛洛伊德

上流教養:當紐約豪門家教遇上第五大道的佛洛伊德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房間是「他的」房間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紀伯倫,《先知》 爸媽在跟孩子溝通時,是否也無意識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這幾篇文章推薦給控制狂爸媽。

    5656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房間是「他的」房間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紀伯倫,《先知》 爸媽在跟孩子溝通時,是否也無意識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這幾篇文章推薦給控制狂爸媽。

56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