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日本幽默繪本大師 赤川明,以圖像、創意與童心打造魅力十足的小豬戰隊

  • 字級

 

陶樂蒂、赤川明與黃郁欽老師合影(由左至右)台日繪本作家友好相聚:陶樂蒂、赤川明與黃郁欽老師合影(由左至右)


2022年年底,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第一次巡迴展出到嘉義勇氣書房,那時還在疫情的尾聲,參與分享會的小孩大人們都戴著口罩,我照例在分享完自己的繪本作品後,也為參展的日本友人朗讀他們的參展作品。那天,我朗讀到赤川明老師創作的手製繪本——《進擊吧!小豬戰隊》,學著書裡的邪惡魔法師「大王豬」哇哈哈哈哈哈哈的狂笑時,好幾個原本在書店裡看書的小孩子,忽然砰砰砰的跑進來我們的分享會,讓朗讀著故事的我,直接感受到赤川老師作品的強大的威力,他風趣、幽默又充滿奇想的故事文本,光是用朗讀就可以像磁鐵一樣,吸引住愛聽故事的小耳朵和心。

進擊吧!小豬戰隊(食育繪本)

進擊吧!小豬戰隊(食育繪本)




我們和赤川明老師結識在上個世紀末的1997年,已經在日本組成「繪本探險隊」,並展出多年的赤川明、智子、吉村竹彥和齋藤洋子四位,帶著他們創作的手製繪本來台灣參加「圖畫書俱樂部」成立後的第一次聯展,那是陳璐茜老師為我們串起的緣分。1998年、2006年我們也帶著我們的作品,到東京神保町的檜畫廊參加「繪本探險隊」的展出,多年來,透過一次一次的旅行、交流,彼此成為創作上不可或缺的好朋友。赤川老師每次出版新書,都不忘寄給我們(這部分我們倒是比較疏懶),每次都相當佩服他似乎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讓人不禁好奇這些令人拍案稱奇的點子到底都是哪裡來的?

狡猾的大王豬詭計成功,讓小豬戰隊失去戰鬥力,發出哇哈哈哈哈的笑聲。(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狡猾的大王豬詭計成功,讓小豬戰隊失去戰鬥力,發出哇哈哈哈哈的笑聲。(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


赤川明老師在創作交流上總是不藏私,這些年有機會多次吃飯、聊天,自然會知道一些他創作上的小祕密。相信很多讀者心中也忍不住好奇的想知道,赤川明老師激發靈感的方式到底是什麼?原來啊,他會準備一個長長的紙捲放在桌上,平常就在上面隨意塗鴉,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累積一些塗鴉之後,他會回頭去看紙捲上原本各自不相關、沒有連結的圖像,看看會產生什麼樣的組合變化。雖然赤川明老師說圖畫好像會自己說故事,不過也唯有透過他獨特的視角和充滿童趣的玩心,才能這麼源源不絕編出一個接一個充滿奇思異想、有點無厘頭,卻又魅力滿點的故事。


 《一直一直向前走》是他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繪本,受到許多大小朋友的喜愛,多年來讀者們也一直期待著赤川老師的中文新作。2016年「圖畫書俱樂部」結束,轉型和臺灣各地的獨立書店合作,成為「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的展出模式,我們也在一趟東京的旅行中,再次邀請「繪本探險隊」的創作朋友們,寄件參加我們的展出,於是從2018年的第二次「書店裡的手製繪本展」開始,赤川明老師的手製繪本得以再次與臺灣的讀者們見面,而且是以中文的譯本展出。幾年下來,各家出版社編輯們都相當喜歡赤川明老師的作品,評估這些作品在台出版的可能性,終於在各方努力下,今年赤川明老師的繪本再度來到他所熱愛的臺灣,正式與大家見面!就是具有吸引小朋友魔力的《進擊吧!小豬戰隊》。

蘋果豬、香蕉豬、桃子豬和青椒豬登場。(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

什麼都很愛吃的最強小豬戰士—「小豬仔」登場。(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什麼都很愛吃的最強小豬戰士—「小豬仔」登場。(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


或許看到「小豬戰隊」這樣的標題,大家聯想到的可能是勇猛威武、長著獠牙,穿著盔甲的山豬形象。不過赤川明老師的故事才不會這麼普通。翻開第一頁,我們看到了香蕉豬、蘋果豬和桃子豬,對,就是長得像香蕉、蘋果和桃子的豬,這樣的開場果然是天外飛來一筆,讓人樂不可支,也難怪可以迅速吸引讀者們的目光,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讀下去。


書中有滿滿色彩繽紛的蔬菜、水果,讓人看了食指大動的各種大餐。(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書中有滿滿色彩繽紛的蔬菜、水果,讓人看了食指大動的各種大餐。(圖 /《進擊吧!小豬戰隊》)


長得像香蕉、蘋果、桃子和青椒的小豬們,到底要用什麼絕招對付邪惡的魔法師「大王豬」呢?只有他們四個就夠了嗎?神祕的第五位——小豬仔,又有什麼神奇的力量?這是一個關於友情與勇氣的故事,還有最重要的:是關於「吃」的故事。赤川老師在日本已出版的作品中有許多跟食物有關的故事,而主人翁都沉浸在享受食物的樂趣裡。《進擊吧!小豬戰隊》也不例外,裡面有滿滿的食物,色彩繽紛的蔬菜、水果,讓人看了食指大動的各種大餐,不知道小朋友看了,會不會萌生要加入小豬戰隊的念頭?能夠大口大口吃著自己最愛的食物,還能戰勝邪惡,拯救豬王國,這樣一舉兩得的好事,有誰能抗拒得了呢?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間有這麼多的離合聚散,如何在失去中重新學習活著?

生活就是不斷學習面對失去與放下的過程,失去的悲痛難以消化,但也讓我們看清逝者對自己的意義。目送了愈多的人,能帶著遠行的寶藏就愈多,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死亡,以及死亡帶來的各種課題,該如何面對?

7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