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詩人╱私人.讀詩

在死亡的陰影裡,一唱再唱甜美的歌──讀顧城〈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 字級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顧城

走了那麼遠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你說
它在窗簾後面
被純白的牆壁圍繞
從黃昏遷來的野花
將變成另一種顏色

走了那麼遠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你說
它在一個小站上
注視著周圍的荒草
讓列車靜靜馳過
帶走溫和的記憶

走了那麼遠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你說
它就在大海旁邊
像金橘那麼美麗
所有喜歡它的孩子
都將在早晨長大

走了那麼遠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該怎麼確定一首詩的主題,也就是它在寫些什麼?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去看看詩的題目,另一個小技巧則是去看看詩中是不是有高度重複的句子。顧城的這首詩剛好把兩者結合起來了,題目叫做〈我們去尋找一盞燈〉,整首詩高度重複著「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很明顯的,這是一首「尋找一盞燈」的詩,什麼時候我們需要一盞燈?漆黑無明的時候,燈給了我們光亮,擴大來說,尋找一盞燈,就是要去尋找生活中的光亮與希望。

顧城怎麼尋找?他從「窗簾」一路尋找至「小站」再一路尋找至「大海」,發現了嗎?他從小到大、由近而遠,從個人身邊的事物最後擴大到整個世界的範圍,不斷往外尋找,像走著一條通向未來的直線,從詩的第二小節、到第四小節、到第六小節……。

這樣的尋找既天真又美麗,看看他使用的詞語吧,是「純白的」、「溫和的記憶」、「像金橘那樣美麗」,最後「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再注意一個小細節,詩的最後出現了「早晨」,而詩的開始則是「黃昏」,從黃昏推移到了早晨,這是尋找的過程,似乎漸漸有了收穫與報償。

然而並非如此。前方的收穫與報償似乎只是種幻覺,從來都沒有實現。看看顧城訴說的語氣吧,是野花「將變成」另一種顏色、是列車「帶走」溫和的記憶、是「像金橘那樣」美麗、是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所有天真又美麗的畫面都只是一種想望,是對自己的精神喊話,是未來「將會」實現,但此時我們還在路上,還在受著各種苦難。

因此另一種乾硬的、蕭瑟的、惘惘的威脅浮現了出來,原來窗簾後面是純白色的「牆壁圍繞」、列車駛過的周圍盡是「荒草」、孩子出現在「大海」旁邊——「大海」在詩中經常帶來兩種相反的感受,一是青春與希望,一是滄桑與死亡,在這裡,它隱隱染上了一層死亡的氣息。

回到詩題,回到整首詩高度重複的句子、段落,「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詩早就告訴我們結局了,生活想要尋找光亮與希望,但那盞燈始終沒有被找到。不只這首詩,顧城所有的詩似乎都在訴說同樣的主題,他早就知道了,世界沒有光亮也無有希望,我們只能在死亡的陰影裡,一唱再唱甜美的歌。

台灣木馬文化編有一本顧城的精選詩集,叫做《回家》,顧城要回的家又是哪裡呢?很多詩都是騙人的,華麗的字詞、複雜的修辭、故作高深的文意;但顧城告訴我們什麼是真的。

回家:顧城精選詩集

回家:顧城精選詩集


作者簡介

1979年生,高師大國文所碩士,現任高雄女中教師。

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打狗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詩路年度網路詩人、優秀青年詩人等。作品發表於各報紙副刊與雜誌,並被收入許多詩選中。

出版作品──
詩集:《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連陽光也無法偷聽》
絕版作品:《面對》、《等待沒收》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情傷的時候,讀一首詩比較健康

當現實太痛,我選擇逃進詩裡,讓那些懺悔的、埋怨的、放下放不下的詩句說出我的心。

423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