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勞工幸福」與「企業發展」可以兼顧嗎?《中年打工族》所看見的日本失業潮世代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經歷了上世紀末,發端於泡沫經濟崩壞所帶來的巨大浩劫,今天的日本社會,還存在著橫跨數個世代,同時被市場與國家所拋下的「中年打工族」──他們年紀約莫35到54歲,總數超過四百萬,因為結構性的「就業冰河期」,始終無法在職場上獲得正式工作,只能藉由臨時與兼職的勞動來度過日本經濟最為黯淡的二十多年。即便當前景氣逐漸復甦,但這些人的處境,卻遲遲沒有獲得關注與補救。

中年打工族:為什麼努力工作,卻依然貧困?日本社會棄之不顧的失業潮世代

中年打工族:為什麼努力工作,卻依然貧困?日本社會棄之不顧的失業潮世代

《中年打工族》一書,長年耕耘日本勞動經濟議題的自由記者小林美希,便透過詳實的案例訪談與經濟分析,來讓上述族群說出自身的故事。

這些缺乏穩定與保障的當代勞動問題包括:

  • 必須身兼三職才能養家餬口的計時員工
  • 被派遣公司多次轉包的電腦工程師
  • 無法加入社會保險的支援性行政雇員
  • 因為勞動強度過高而在懷孕期間流產的長照護理專業
  • 因為懷孕而被解雇的安親班輔導老師
  • 得不到育兒休假還因此飽受辦公室前輩霸凌的新手媽媽
  • 受困於低薪高工時的地方農民

本書所指出的嚴峻事實是,儘管整個日本社會受益於犧牲受雇者的「彈性勞動」,從而為大小企業節約了大量人事成本,並且賴此度過經濟黑暗時期,然而,這種取自中低階勞動者的「節約」,並非沒有代價。

在上世紀末開始的漫長經濟衰退時期中,日本社會約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勞動人口,非自願地成為所謂「非典型勞動者」。他們未能接受正式且完整的技能訓練、缺乏足夠的儲蓄、無法擁有足以應付健康風險的足額退休金,而在接下來有限的勞動生涯中也缺乏轉業升職的希望。一旦這些人屆齡退休,其捉襟見肘的財務與長年積累的勞動傷害,恐怕最終轉換為社會福利的沉重負擔。

當然,除了報表上冰冷的預算數字,中年打工一族還必須面對各種無法量化的身心創傷。頻繁地轉換工作,使得許多人失去了面對未來的勇氣,罹患由社會壓力引起的精神疾病。而缺乏穩定職業,也讓此一世代的男女不敢奢望婚姻與生育,寧願孤老終身,這又導致日本社會原本就嚴峻的少子化、高齡化趨勢雪上加霜。此外,由於正職與臨時勞動者之間的薪資分化,進一步加深了我們早已熟悉的M形社會圖像。

儘管日本政府在2000年前後數度修正法令,以求改善此類狀況,然而,「五年雇用條款」(約聘五年後必須轉為正職),卻變成資方撙節成本的最佳藉口,原本應該每年更新合約的臨時人員,多半在年限之內被惡意解聘,喪失續約機會。而那些因為繁重勞動、或懷孕歧視而「自願離職」的勞動人口,更導致了由貧窮所帶來的消費能力萎縮。若從機會成本角度計算,低薪與派遣的勞工處境,最終導致了國內市場迎來以「兆」為規模的經濟損失。

說起來,台灣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恐怕會比日本讀者更加感慨。近年,大行其道的各種非典型雇用模式(Uber、foodpanda、兼任教師、外籍農漁工等等),嚴重侵蝕了台灣社會的勞動條件,再加上遠低於日本「中年打工族」平均年薪300萬日圓的收入水準,我們不禁懷疑,自己所居住的小島,是不是即將走入一條更加艱困的死路?

其實,當代日本勞動者的困境,還來自兩個歷史背景的限制:

  • 一是1970年代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範圍的擴散,這極大程度降低了國家對勞動條件的干預與保障。
  • 二是1960年代日本公民社會徹底失敗的激進左翼運動,斷絕了日本國民尋求勞動者團結的政治選項。

在本書中我們確實看見,許多疲憊、灰心的勞動者,不但很少思及集體協商、工會組織等等選項來改善勞動條件,他們也輕易放棄了政治層面的改革可能──「反正都是自民黨贏,有時間投票還不如上班賺錢。」於是,陷入泥沼的打工族不再願意參與社會運動或是選舉投票,從制度上尋求財富重新分配的願景就更為遙不可及。

幸好,《中年打工族》並非一本絕望的小書。

在本書後半,作者向讀者介紹了,在當前日本社會中,還處於萌芽階段的一些經濟改革試驗。比如,富山縣政府提出「UIJ回歸計畫」,鼓勵人們從彼此降價求售、割喉競爭有限工作機會的大城市返回鄉間,並且透過更加友善的勞動法規,來幫助中年勞動者再次獲取全職工作機會。

而一些更有遠見、並確實在經營上取得優異績效的私人企業,也重新認識到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真正價值──只有身心健康、全力以赴的受雇者,才有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於是,這些良心經營者不再吝於提供技術投資、職內教育、寬裕的休假以及自我實現的機會,致力於將重歸職場的各世代勞動者,整合於一個允許員工長久安居的企業共同體之內。

《中年打工族》同時也稍為探索日本企業「回歸傳統」的可能性。儘管在泡沫經濟後,許多企業均放棄了二次大戰前提供終身雇用、講求年功序列的「會社」文化,然而,如果「留住人才」是企業成長的當務之急,那麼,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接合「公司」和「員工」之間那種具有家族性格的社會鈕帶,就會是勞動型態改革的當務之急。

從本書提供的案例來看,公司的永續經營總是與勞動型態的穩定安全息息相關,即便在商言商,「受雇者」仍是激發創新的珍貴資產,對於勞工的用心呵護,絕非額外的財務支出,而是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契機。

就此而言,本書不僅僅是反思日本勞動現場的紀實報導。正如該書所揭示的,勞動者處境其實和企業營運策略市場體質甚至國家總體生產力都密不可分,「以人為本」絕非與經濟無關的倫理價值。

也許,對於近年來受限於人口結構老化、貧富差距增加、產業轉型瓶頸、美中貿易戰爭、全球疫情衝擊等等內外因素而略顯停滯的台灣經濟來說,《中年打工族》除了幫助我們反思台灣社會日益緊縮的勞動條件之外,或許也隱隱提示了,一種持久與均衡的交換模式,甚至是勞工幸福與產業發展的雙贏可能。

 


作者簡介

當代文學、大眾文化的重度愛好者。
人家告訴我:「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後我拚命點頭,覺得自己從來都沒聽過這麼有道理的話!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3 下半年OKAPI人氣文章TOP10⭐️

2023年你都讀了哪些書?過得還好嗎? OKAPI特別精選2023下半年前10大人氣文章,帶你快速回顧下半年的閱讀/話題趨勢!

85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