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李尚仁/器官沉思錄──評《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文學作品中充滿了有關身體器官的描寫,不論是對肌膚質地與頭髮色澤的描摹或是對五官的形容,乃至對身體病痛的描述,這往往不只是要讓讀者具體想像人物的形象與處境,也常藉以勾勒內在性格。中文也常用器官的狀態來指稱心理情緒:大動肝火、痛心疾首等說法大家耳熟能詳,但並不會馬上連結到實際的器官,而只是當成一種約定俗成的比喻。更不用說日常語言卻充斥著「首腦」、「心腹」等用身體名詞來指稱人的地位和關係。

對身體的描寫和比喻充斥著我們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但直接以身體器官做為創作主題的文學作品卻不多。《皮囊之下》就是這樣一本文集。全書邀集了15位詩人、劇作家與小說家,各自以一個器官為題創作散文一篇。關於身體的寫作往往以疾病誌和科普為文類大宗,本書也不例外。自幼苦於氣喘、在英國長大的錫克族詩人,以〈肺〉一文引領讀者體會閱讀濟慈彌爾頓等名家不同風格與結構的詩作時,所需的不同呼吸節奏與力道,其論點優美而深邃。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膽囊〉描述作家在國外講學時膽囊突然發炎的苦楚,以及忍痛撐持至返國治療的窘況,描述之生動頗能勾起讀者深層的恐懼。這也是〈闌尾〉的英國作者在訪問紐約時,害怕在醫藥費用高昂的美國闌尾突然發炎的心境。疾病帶來對文明演變的省思。闌尾似乎是人類漫長演化過程中殘留之有害無益的器官,以至於早期的極地探險家或太空人在出任務前必須預防性切除。然而作者宣稱,近年科學家觀察到南美與非洲的部落幾乎沒有闌尾炎的病例,進而推測這是個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但生活在現代衛生環境中不只讓它無用武之地,且有時會發炎作怪。預防性手術的想法也不限於闌尾,外科醫師甚至把腦筋動到被認為用途不大的膽囊,或是豐裕的現代生活已經不需要如此大容量的胃。

在健康意識或疾病恐慌高漲的今天,充斥著媒體的醫學新知報導不免影響本書的創作。例如這部文集居然有兩篇重複以「腸子」這個象徵性與文學典故並不特別豐富的器官為主題,這不禁讓人聯想是否是因為肥胖議題在當今的醫療與文化中的顯著位置,而腸道細菌與身心健康的關係近年也成為熱門話題。其中一篇文章確實討論了這兩者。但更精彩的是另一篇克隆氏症的疾病誌,結腸造口手術的治療經驗,讓作者對身體與自我的關係有了奇妙的省思。

醫學新知固然有趣,但更有意思的或許是科學的未知領域。本書另一篇疾病誌〈皮膚〉讓我們驚訝地得知,粉刺往往是現代醫學一籌莫展的「疾病」。文章也提到,表皮細胞大約用28天的時間向上移動至皮膚表面而形成角質層。這個週期長度讓我想到女性的月經,進而思及19世紀以來不少西方醫學研究者對生命與宇宙的週期性的諸多探究與玄想。人體應該還有許多尚未探索的奇妙週期現象,足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所謂的天人感應吧?

器官,不只有最新的科學,也有古老的歷史與文化。〈甲狀腺〉一文介紹了發現其功能與種種療法的歷史,〈眼睛〉從配眼鏡談到古希臘和阿拉伯的視覺理論。哈姆雷特的父王在睡夢中遭叔父將毒液倒入耳朵謀殺,作者由耳朵的中介性質進而論及大腦與世界、內在心靈與外界訊息的關係,乃至假新聞之危害。〈腎臟〉從飲食料理談起,讓人驚訝英國素有飲食文化貧乏的刻板印象,卻有如此引人垂涎的腰子菜餚。腎臟的位置深藏體內,作者言及此與動物屠宰的關聯,又談到她先生的外科手術。這讓人想到歐洲中世紀以來,外科醫師與屠夫的種種文化意象連結。

〈子宮〉一文從文藝復興時代偉大解剖學家維薩流思(Vesalius)的圖譜插畫談起,又透過歷史文字學考察,讓讀者知道子宮(womb)和墳墓(tomb)、妊娠(gravid)和恩典(grace)、墳墓(grave)與莊嚴(gravitas)的字源關係,引領讀者進入生命與死亡的神學與詩學。〈大腦〉出乎意料地並未觸及目前當紅的認知科學與大腦研究,而是回顧以腦部手術治療精神疾病的歷史與相關的文學作品。

維薩流思(Andreas Vesalius,1514-1564)於1543年出版的《人體的構造》是人體解剖學的權威著作之一。


若說炫學是本部文集的特色,《皮囊之下》讓我最感動的文章卻是欽戈尼幾乎沒有引用任何典故的〈血液〉。這位來自尚比亞的詩人,自幼父母雙亡於愛滋病,而該國與他際遇相似的兒童高達50餘萬人。欽戈尼以平實白描的文字敘述這段際遇對他所造成的傷痛與陰影,以及他最終如何直面這樣的人生悲劇。這段動人的敘述,應該讓近日台灣利用對愛滋病的恐懼鼓動性別歧視的假道學團體汗顏。

器官的意象必然和文化有關,印度裔詩人與紀錄片導演德克的文章,就讓人驚訝於烏爾都語(Urdu)和肝有關的種種詞彙用法,竟然和中文有如此相似之處,而豐富的意象也不遜於中醫理論中的肝臟。另一方面,雖然中文世界引介精神分析理論已有相當長時間,但本書〈前言〉提到的精神分析身體觀,恐怕仍和台灣讀者有隔閡。〈鼻子〉一文談論臭味與疾病的連結,背後涉及的西方傳統瘴氣理論,也和中醫學說不盡相同,而可能讓一般讀者感到陌生。

有些醫學史學者注意到,傳統中國醫學理論中的中國人常因身體虛而需要進補;另一方面,西方醫學史中的西方人身體則常阻塞,因此西醫常用放血、催吐與瀉劑等療法。回到當代的情境,華人男性對腎虧與陽痿的焦慮,女性對肌膚美白的需求;或是雜揉了西方解剖學與傳統經脈學說的身體觀,像是把手陽明大腸經的「氣結」連結到便秘等等。這些歷史與醫療、民俗和科學在身體器官上的混搭,其實蘊含不少文學創作和人文思考的素材。香港女作家西西的個人疾病誌《哀悼乳房》,已經做了卓越的示範。未來中文文學也許會有更多的身體寫作與器官沉思錄吧?

哀悼乳房

哀悼乳房

最後有二三事必須一提。首先,本書內容涉及許多醫學、文學與歷史知識,翻譯並不容易。遺憾的是中譯確有錯誤存在,將「局部麻醉」誤譯為莫名其妙的「當地麻醉劑」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其次,眼尖的讀者會注意到《皮囊之下》書背標明的作者是「衛爾康收藏館」(The Wellcome Collection)。此一展覽館與圖書館位於倫敦布魯姆斯伯利(Bloomsbury)文教區的北端,緣起於製藥大亨衛爾康(Henry Wellcome, 1853-1936)的醫學文物收藏,其遺贈基金所成立的衛爾康信託(Wellcome Trust)更是大力支持醫學史研究與醫學人文推廣。該館數年前才舉辦過以「心」為主題的特展,並出版了一部圖文並茂的精美圖書,不知是否因此而使得「心臟」這個在各方面都極為重要的器官,卻成了本書的「無心之失」?



位於倫敦的衛爾康收藏館。(圖片來源 / 官網

 


作者簡介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著有《帝國的醫師》(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譯有《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歐洲醫療五百年》《科倫醫師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老科技的全球史》


 延伸閱讀 

我的解剖人生:與死亡為伍的生之體驗

我的解剖人生:與死亡為伍的生之體驗

腸道.大腦.腸道菌:飲食會改變你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

腸道.大腦.腸道菌:飲食會改變你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

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

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

停屍間的死亡人生:40年法醫生涯、9000份驗屍報告和9件被鑑識科學翻轉的謀殺、冤罪與歷史懸案

停屍間的死亡人生:40年法醫生涯、9000份驗屍報告和9件被鑑識科學翻轉的謀殺、冤罪與歷史懸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死亡的思考

什麼是衰老,什麼是死亡?

11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