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難道台灣父母的教養毫無可取之處?吳曉樂:台灣父母這樣教妥協──讀藍佩嘉《拚教養》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我閱讀過相當大量的教養叢書,也相當認同作家陳祺勳(即個人意見)對於教養書籍的指點:「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結果論,是『達成了這種目標』。至於『為什麼』甚至『為什麼這樣比較好』乃至於『你哪來的自信告訴我這樣就一定對』。在大多數教養書裡,這樣的反省是缺乏的。在自命為開明要了解孩子的書裡,背後卻有著根深蒂固的『因為我說的就是對』這種概念,讓我對許多教養書心懷疑慮。

我對教養書的不安也來自於他們的個人化很多時候書寫者的策略之所以管用,是因為他們的孩子正好適合,若運用在不同的個體身上,也許甲之蜜糖也能成為乙之砒霜。而在看著坊間一字排開、擲地有聲的教養書時,不免疑惑:你們從來沒有過躊躇嗎?

除此之外,這分厭倦或許也來自我的個人生活經驗,朋友們紛紛進入婚家制度,也生養了孩子。其中朋友A很深信某種教養哲學,規定我們不能誇獎她小孩的「長相」及「聰明」,她說,「這對小孩是一種傷害,應該要誇獎他們後天的努力。」到後來,跟她的小孩相處總得戰戰兢兢,不斷思考著「能不能說他今天穿得很可愛」諸如此類的問題,於是只剩下沉默。有一次A在夜深人靜突然發文章說,暗示母親這身分快讓她窒息了。這種苦悶不只A獨有,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A在寂靜時分小心翼翼地訴說著自己的哀怨。弔詭的是,他們都以為「只有自己做不到,其他父母(多數這裡指的是媽媽)都能駕輕就熟」。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我始終在等待著一本書,把這種不適、不安、甚至寂寞給勾勒出來。直到《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付梓,我不得不讚嘆,這本書出場的時刻、乃至於身姿,都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我們多需要一雙研究者的眼,清澈且帶點距離,才能把教養敘事中時常伴隨的、溫稠的情感糾葛給明白剔分;我們也需要大量的、多元的訪談資料,讓苦悶的父母不僅認識到自己的定位,同時也能確信自己並不孤獨,你的焦慮,成千上萬人也正在經歷;此外,藉由比較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的教養敘事與保安策略,我們也能意識到,過往我們曾以為的疏忽與怠惰,背後也有一顆想盡辦法跟社會結構討價還價的父母心。

焦慮從何而來:教養的矛盾無所不在

教養矛盾,依其脈絡可分為:

  自我矛盾   中產階級父母普遍經歷代間流動的階級經驗,
因而衍生親職敘事與教養實作、理念與慣習之間的矛盾。
論述矛盾 專家論述時常相互牴觸,教養目標也有所衝突。
 家庭矛盾  家庭成員的性別與世代之間經常存在意見與做法上的衝突。
   制度矛盾     教養腳本與學校、職場等制度環境有所扞格。

(▲此表格整理自《拚教養》第53頁內容)

看到這些矛盾,我終於理解到,每一次閱讀教養書時未曾止歇的異音,其來有自,誰讓教養這個領域確實、就是、這樣地,充、滿、矛、盾啊啊啊。每一個矛盾的組合都可能構成爭執,這大概是地方父母看起來總是如此憂國憂民的原因。從頭看下來,會發現到相互成全的時刻很少,倒是彼此為難的場合居多。尤其過去幾十年來,物質的推進是前所未有的急遽,對父母而言,他們要因應的風險是上一代父母所無法料想的(我深信很多父母為了「手機」的議題傷透腦筋),同時,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階級的流動正在趨緩,許多父母既感受到積極教養的必要,卻也懊惱著,這樣子是不是給小孩太大的壓力?

依照藍佩嘉教授的說法,「身處於多重的教養文化矛盾,中產階級家長發展出不同的保安策略,來因應制度環境所提供的機會與限制,試圖化解『快樂童年』(情緒安全)與『永保安康』(經濟安全)之間的對立。

到這裡,我們應能感受到為什麼教養變得充滿挑戰,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在試圖整合的過程中,必然會時感徬徨且有精神分裂之虞。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不只一次點出了「非預期性後果」的存在,當我們試著調配出一個最能兼顧的策略時,「事與願違」的情形其實常常發生。書中列有數個例證,我最心有戚戚焉的莫過於小光的例子。

小光的父母為小光安排了非常豐富、多元的課程(英文、珠算、數學、圍棋),因此,小光最渴望的是打電動的時光。這種密集的「規劃栽培」,除了考驗父母的荷包深淺,也需要「無微不至」的觀察與分配。乍看之下是平整的康莊大道,作者卻指出了路面底下可能的淺坑:

中產階級父母雖普遍重視親子之間的溝通互動,但當孩子的自主決定違背家長的偏好時,親子間的情感連帶有可能被家長用來強化『軟性權威』,對孩子變成某種無形的『情感控制』。

再一次地,作者回答了我埋藏在心中已久的困惑,局勢的發展不會永遠都在預料之內。孩子也是複雜的有機體,不是按表教養,就能複製相同的成果。「非預期性的結果」會在任何環節之下產生,而我們應有一絲警醒,既認識到人的多元性,也能藉此讓自己從沉重的責任中釋放,既然意外的結果隨處可見,不妨讓自己除了父母之外,也盡情享受人生其他角色的樂趣。

我們應重新審視勞工階級的所長


此書的另一價值在於,以中產階級為鏡,作者讓勞工階級的職業技能與文化價值,某程度上隱隱浮現。書中以依偎著太平洋的「海濱國小」為例,雖然這裡的孩子面對城鄉差異、隔代教養等諸多考驗,但我們不妨勻出幾分鐘,好好思索作者的這番話:

由於缺乏安全玩耍的公共空間、可信並互助的鄰里關係,都市孩子的活動多被局限在室內。在他們的身上,我最明顯地感受到拉蘿(美國近年重要的教育研究者與社會學家)所說的『局限感』,包括金錢、空間、身體的局限感⋯⋯鄉下孩子的課外活動與肢體語言則不同,他們在小班教學中踴躍發言,下課後在戶外空間中自由活動。

上流兒童

上流兒童

閱讀到這一段時,想到自己為了《上流兒童》而訪問幾位父母,其中一位家長的回答很有意思:「小孩兩、三歲時,我發現他時常只能悶在家裡,或者跟我去百貨公司吹冷氣,於是刻意挑選了空間相對寬敞的幼稚園。也時常跟朋友約去郊遊,有一次,報名很貴的親子營隊,開車前往依山傍水的營區,看孩子在那邊跑跳,使用設施,我拍了很多照片。拍到一半,我突然發現,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啊!在三合院玩鬼抓人、騎腳踏車在鄉間小路晃來晃去,在地上玩跳格子。但我現在需要花很多錢,幫我小孩營造這種自然、悠閒的感覺。

《拚教養》也有許多類似的經驗,許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再次回首自己的鄉村童年、或是勞工階級的父母,突然意識到他們的價值觀也有耀眼之處,只是需要一些經歷來讓這些欣賞緩緩沉澱。

我們還能怎麼做:協力拉拔所有的孩子長大


以當代父母的焦慮為點,藍佩嘉抽繹出背後的線與面,有台灣納入全球化生產鏈以後的產業變遷,也有教學現場與勞動條件隨著時代脈動面臨的斷層與轉型。而在看完之後,許多父母急迫地想明白,難道我們只能永無止盡地焦慮下去嗎?

在此,作者點出許多方向,有些側重於國家政策的再檢討,有些則是對於每一社會成員的婉約呼籲:「我們也需要建立跨越階級藩籬的公民網絡,來創造更多的相互依存,而不是回頭依賴個人化的保安策略。

日前,有幸與藍佩嘉教授一起接受Openbook專訪,她舉了一個例子,我沉吟至今:「我身邊有人有辦法五、六點就爬起來,為小孩子做很精緻的便當。我認為,若父母有餘裕,也可以加入為學校營養午餐把關的團隊,如此一來,不是只有一個小孩吃得很均衡,而是很多小孩都可以吃到健康、營養的午餐。

當下我眼睛一亮,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很親近,實踐上也不難,相當適合那些一進到廚房就會造成毀滅性破壞的家長。你們可以把小愛化為大愛,對孩子好,也對廚房好。

自問自答,為什麼篇名為「台灣父母這樣教妥協」?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坊間的教養書也時常給我一種「外國的爸媽比較會教小孩」的感覺。要跟德國媽媽學A,法國媽媽學B,猶太媽媽學C,日本媽媽學D,看久了也很納悶,難道台灣父母的教養毫無可取之處嗎?

讀完《拚教養》後,我終於找到閃閃發亮的特質,台灣父母把「妥協」的藝術延展到極致在有限的資源之中,他們想方設法,不論國際的移動或島內的移動,或是極長的工作時數以及無比認真的思考與衡量,他們小心翼翼地寫下自己的保安策略,偶爾嘗試推進界線,必要時也願意往後退。在高壓的島嶼下,他們努力孕育下一代。


作者簡介

居於台中。
喜歡鸚鵡,喜歡觀察那些別人習以為常的事。
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改編成電視劇)、《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小說《上流兒童》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網紅真的這麼好當嗎?

網紅看似光鮮亮麗,但在享受名氣帶來的紅利之餘,也有潛藏的危機與不為外人知的辛苦

55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