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很少打開電視的人類,先看完今年12月初出版的《漢摩拉比小姐》,再回頭去找今年年中上映的同名電視劇,也是合乎情理之事。而在見識到官方所釋出的海報:一位年輕、亮眼的女孩拉著相當年紀的林法官,以及一臉傲嬌的韓部長,立即眼睛一亮。海報相當傳神地帶出了《漢摩拉比小姐》的精神:一位勇往直前的女法官與她的(不)快樂夥伴們,如何迎接死氣沉沉的韓國司法系統,帶來溫暖而富有人性的審判。
作者文裕皙是現任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部長法官。(圖 / 取自JTBC新聞 )
此書的疑難案件橫跨眾多領域,有性別、有勞資、有韓國特殊的租屋制度,也有不亞於「所羅門王如何決定誰是嬰孩真正的母親」的家事案件,甚至,騷動社會多年的「財閥操縱國家經濟命脈」的議題,作者也展現出了非得討論不可的意志。一邊捧讀,一邊不安地想著,揭開這麼多弊病的作者,出書之後是否不忘加買幾張意外險呢?
這種強調「兩難全」的類型小說,角色本身必須強大到讓讀者十分認同,才會願意跟隨主角一同踏上這糾結的航道。作者文裕皙成功地做到了這點,他塑造的三個人物,形成了和諧的三角平衡。朴滿滿,她有衝撞的熱忱與改革的決心,但時有暴衝之舉。林正直法官,學霸人物,由於過往的際遇而在個性上顯得被動,也因為如此,才能勝任及時攔截的角色,有趣的是,林正直雖對朴滿滿這匹野馬拋出了韁繩,但他何嘗不是被朴滿滿拉著往前突破了好幾步?至於韓世尚部長,在朴滿滿與林正直反覆地變換觀點中,他坐穩了一個「不變」的立場,像是擺盪後終於停下的指針,發揮了定心丸的功效,也讓讀者在腦力瘋狂激盪之餘,有一方喘息空間。
《漢摩拉比小姐》三位主角,右:朴滿滿法官、左:林正直法官、中:韓世尚部長法官。
此書有幾大亮點,但,最大的那一顆亮點是書中滿滿的、滿滿的,對於性別議題關懷。朴滿滿第一次「出道」,正是在大眾運輸系統上,對於伸出鹹豬手並準備落跑的教授施予膝擊。她不僅狠狠教訓了那位教授,也對於忍而不發的女學生喊道:「同學,妳為什麼不出聲待在那裡呢?就算沒有像我這樣的目擊者,妳也能自己指出性騷擾的人,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懲罰。」
此書2016年在韓國出版,2017年韓國即爆發了一連串的#Metoo風潮,作者在書寫時,應已從法官的職涯中嗅聞出韓國社會某種壓迫的氛圍。容我借個空間,簡述一下去年的「諾毛爾怪物之亂」,女作家崔泳美在詩作〈怪物〉中暗指自己遭到文壇泰斗性騷擾,詩中的線索,蒐集起來遙遙指向在韓國人敬重的作家——高銀。不久,男詩人柳根更進一步在臉書上聲援:「你們說不知道?真是令人又驚又煩⋯⋯對於文人和媒體噤若寒蟬的反應,我才驚訝⋯⋯觀望著他的惡行在眼前上演,還有很多人默認為名家的天賦異稟,才喚出聖靈伸出關愛之手。」
2018年2月,崔泳美(左)在文學雜誌發表詩作〈怪物〉,影射重量級詩人高銀(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性騷擾行為。(圖片來源 / wiki)
從崔泳美、柳根,再回頭想想朴滿滿的呼籲,「必須出聲」,即使沒有別人相助,也要相信自己有指認傷害的能耐。當然,讀者到了後面會愈發明白到,朴滿滿的呼籲絕對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相反地,她也有自己的#Metoo要說。
除此之外,作者更是把「韓國女性為了在職場上生存,所必須容忍的處境」,以韓國人特有的挖苦風格,描寫得相當深刻。在餐酒館中,幾位法官們觥籌交錯之際的對話:
「利用自己在社會上的成就作為魅力,不過是沒來由的自信罷了,難道是因為他們生長在老人家諄諄教誨著『只要出人頭地,金錢、名譽、女人自然就會跟著出現』的舊時代嗎?」
「這些人從來沒有把女性當作是與自己對等的存在去尊重,去嘗試與女性建立對等的關係,所謂誘惑,是努力虜獲與自己對等存在的心的行為。對向來只習慣上下關係的人而言,怎麼可能有辦法成為出色的誘惑者?也是啦,這種情況又不是只出現在中年,看看那些支付高額學費給傳授『在夜店勾引女生的秘訣?』⋯⋯的把妹達人們的青年,以後究竟會長成什麼中年啊?」
此書的另一亮點在於,作者在章節之間,織入了「法官的工作」,獨立於故事之外,比較像是作者跳出來現身說法的「法普小教室」。作者從故事中摘出幾個元素,跟讀者細細解釋背後運作的原理。文裕皙的功力在於他極擅長以例子、以簡樸、以詼諧的口吻帶領讀者走入一個滿是專業術語的場域。法律用語與一般市井用語的落差,時常成為民眾對於訴訟活動感到退卻、不安的理由,文裕皙的說服方式扮演了強大的中介角色,讀者們也能逐步理解到,審判制度之所以這樣設計的背後原理。
但這絕不表示這本書不適合司法相關從業人員,我更傾向認為,身在司法界的讀者,能從此書中抽煉出更多心得,或,至少,有「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一起衰」的撫慰感。法律系出身的我,時常在臉書上看到擔任法官的朋友曬出大疊資料,宣示非得讀完的決心,只差沒在頭上繫著「通通去死」的布條;或者是哀鳴長期用眼,已有提早老化症狀,想團購藍莓護眼精華。這些心聲,作者一個都沒有疏漏。在「法官的工作」系列中,他特寫了法官過勞的現狀,更有提筆想修正民眾偏頗認知的膽魄。對於志在司法改革,或想搭建民眾與法庭活動之橋樑者,此書都有反覆翻讀的價值。
最後,不免俗地得做一個「想想台灣」的動作。
作者在書中勾勒韓國現狀:
「戰後曾淪為最貧窮國家的韓國,司法制度也跟其他領域一樣,不得不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為了在不足的預算範圍內,神速解決與日俱增的糾紛,必須選拔少數優秀的年輕人才、進行以書面資料為核心的審判」、
「憑藉優異成績選拔出通過幾近苦行考試的屁股,讓這些高耐重、高耐性的年輕人開始投入一二三四五五五的加班生活後,我們的法院是否就因此獲得人民愛戴呢?根據2006年韓國開發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以十分為滿分,國民對法院、檢查的信任度約落在三分;相反,連對初次見面的陌生路人的信任度,都達四分」。
整段話,遮掉「韓國」兩個字,拿去測驗司法從業人員,相信各位會斬釘截鐵地認為:「無庸置疑,這在描述台灣的現況」,「絕對,尤其是一二三四五五五的加班節奏,掌握得相當精確,想必是台灣同行」。
最後,要問的是,若與我們司法生態相當神似的韓國,誕生了朴滿滿這樣一位鮮豔、烈性的「漢摩拉比小姐」,我們可否期待,本土的司法小說或法庭劇,已在不遠處?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