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時時刻刻微養生》的書名給誤導了,這本書時時刻刻是真,但並不「微」,我永遠記得看了一大段以後,打開發現下一章是「7:30早餐時間」的感受,「啊?讀到現在做了這麼多事才到吃早餐的時段?」微養生可能是想讓本書讀起來輕鬆一點,其實養生是一個天長日久的事情,沒有「完成了」的一天。
當然了,養生是件有意思的事,調整作息、吃對食物、做按摩和運動,讓自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更好,是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樂趣的事,如果很有成就感很有樂趣,當然會每天都想做,一直做,因為那也觸發了我們腦部的獎勵機制,所以不要把養生看成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對人生的再調整,如果過程帶來的是樂趣,就沒有「完成」的必要,因為我們都希望過得好。
在書裡談到早餐喝綠拿鐵的章節(怎麼可能不提到綠拿鐵),也說到「畢竟再營養的食物也要開心地吃、開心地喝下去才算數。」
我想「開心」是這本書的重點,養生不是一件辛苦的事,也不要因為應該做而覺得有勉強的成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面臨無數的小選擇,早餐吃什麼、中午吃什麼,要坐還是要站、要躺在家裡還是去運動,這本書希望的就是在面臨這些選擇的時候,我們能選擇健康的、養生的那個選擇。
本書不只希望,還提供那些健康的、養生的選擇該怎麼做,只是要一整天一直做出健康的選擇,也是有點累人,所以作者並不是嚴格監控式的那種教導,而是偶爾可以放縱一回,但養成健康的人生習慣就是養成了,從此就會得到一個正向的循環,我很佩服她的決心。
作者也有提到自己開始接觸養生的契機,便是先生罹癌,如果俗話說當人生給你檸檬你就做成檸檬汁,她就是把檸檬打成了一杯精力湯跟一整個健康的事業,先生的癌症沒有了,還組織了一個家庭,在自我實現上面,則是成就了自己在養生界的地位,提到養生健康,提到綠拿鐵,誰不會先想到陳月卿。
每個人都有個人品牌,不論你是否是公眾人物,總有認識你的人吧,你的品牌就是從你或大或小的行為積累出來的,陳月卿的品牌就是養生,她的養生術包羅萬象,從臉部按摩到親子教養,本書都有涉獵,養生被她定義了,在我看來養生就是「過得好」,所謂的過得好不只是有數之不盡的財富,或滿足一些短暫的歡愉,而是我們能從人生裡得到什麼,要準備什麼東西,才能得到我們想從人生裡得到的東西?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健康,因此這本書雖然書名有個微字,但是一點也不微,談的是人生的大題目──你想怎麼活。
本書結束在如何面對人生上面,如何經營婚姻、教養一雙兒女、到如何面對空巢期,都有描寫,但她又不僅是一個一般的賢妻良母,她是把賢妻良母當成一個事業、一個品牌,這是她對人生的看法,最後一段讀者可以自行評估是否適合自己,前面的養生手法比較中性,倒是大家都可以嘗試看看的。
01.個人意見:「從前我覺得養生婆婆媽媽,繚繞著枸杞和紅棗的氣味,現在倒覺得那氣味親切且重要。」
02.個人意見讀楊定一《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像這種不追求痛苦的態度我個人極為激賞。」
03.個人意見:「喝不喝西芹汁,是個人自由的決定,養生有時走得太遠,就會進入玄學的領域。」
04.個人意見:「宋晏仁醫師這本書就像某種白馬王子,這是我見過最有童話故事意味的書寫。」
05.個人意見:「麩質的真正影響也許在我們這代不會被真正發掘,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
06.個人意見讀陳月卿《時時刻刻微養生》:「本書雖然書名有個微字,但是一點也不微,談的是人生的大題目──你想怎麼活。」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