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偵探社
【推理入門】聽,復仇女神來敲門了
作者:翁裕庭 / 2013-04-10 瀏覽次數(3182)
在凡間,有一種人叫做復仇者,他們為了自己遭受到的迫害或委屈,一心一意要以牙還牙,想藉由復仇之舉來洩心頭之恨。在中國歷史上,若要列舉最具傳奇性的復仇者,伍子胥應該可以排在前五名。他在逃亡途中一夜白了頭的奇蹟,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十多年後他輔佐吳王大敗楚軍,刨了楚平王之墳,並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在小說戲劇中,復仇者的角色幾近俯拾皆是。例如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故事講的是逃獄而變身成功的基度山伯爵,冷血無情地向陷害自己的朋友展開復仇;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復仇者丹麥王子想對弒父娶母的叔叔報仇,但因個性軟弱而猶豫不決,最終卻落得同歸於盡的悲劇收場。
在推理小說中,復仇者的身影更是無所不在。往前回溯起來,身為祖師爺等級的推理先驅愛倫.坡,早就寫了一篇以復仇為動機的故事〈汝即真凶〉(Thou Art the Man)。而另一位大師柯南.道爾,他的首部福爾摩斯探案《暗紅色研究》(A Study in Scarlet),根本就是以復仇為主軸的推理小說。故事末了,當兇手殺人的動機揭露時,包括偵探、敘述者,甚至是讀者,多多少少都會起惻隱之心,並能諒解兇手犯行的苦衷。
除了上述兩位巨擘以外,「謀殺天后」克莉絲蒂也是「復仇」的愛用者。她有多部作品所設定的真兇,皆是為了復仇而犯下殺人罪行,像是《破鏡謀殺案》(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和《藏書室的陌生人》(The Body in the Library)。作家若想將故事複雜化,只要設計一位罪大惡極的受害人,這時候便形成嫌疑犯眾多的亂象,動手行凶的機會人人有,但是個個沒把握,端視哪位復仇者捷足先登。克莉絲蒂的名作《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正是成功的範例;她的另一部古典名作《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有著相同的復仇主題,命案也發生於封閉空間,嫌犯也是一籮筐的多,謎底卻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另類變形,可見謀殺天后的創意無與倫比,若稱她是推理界的「復仇女神」絕對實至名歸。
復仇的另一層意義,是讓當年的受害者和加害人彼此的關係豬羊變色、強弱的地位對調。然而在推理小說中,還有另一種復仇者的存在,他們並非含冤莫白的當事人,甚至可能只是非親非故的旁觀者,卻因無法忍受惡人當道,或是私下動了真感情,結果決定強出頭來打抱不平,而冷硬派偵探多屬這一類的正義騎士,像是約翰.麥唐諾(John D. MacDonald)的查維.麥基(Travis McGee)探案《深藍再見》(The Deep Blue Goodbye),他之所以出面替天行道,其實是動了私情,並為了幫客戶解決難題,進而執行復仇女神的任務。
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作品,我個人看過最誇張的復仇行動,應屬美片「追殺比爾」(Kill Bill)和韓片「原罪犯」(Old Boy)。前者是怪咖的奇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的Cult film,電影是講暗殺組織的殺手「新娘」(Bride)想要結婚生子、退隱江湖,沒想到組織並不鬆手,反而在她成親之日找上教堂大開殺戒,除掉所有的人。大難不死的新娘在醫院昏迷了四年之久,甦醒後決心向參與屠殺任務的組織成員一一報復,於是展開千山萬里追的復仇之旅。她千里迢迢遠赴東京追殺當上黑幫大姐頭的舊識,途中拜師白眉道長,學習中國功夫和日本刀術,然後猶如李小龍上身似地衝入日本黑幫堂口瘋狂砍殺,一時之間敵營可說是頭斷骨折、血肉橫飛,整個場景正是仇深似海的她以眼還眼的寫照!
若說「追殺比爾」的復仇是以暴制暴,那麼「原罪犯」的復仇就是讓人墜入地獄般的悔恨。故事中的男主角莫名其妙遭人囚禁在小套房十五年,陪伴他的只有一台電視機和催眠瓦斯。有一天房門居然沒上鎖,逃之夭夭的他誓言非報此仇不可,哪知最悲慘的真相正在前方等著他。電影本身像齣推理劇,但重點不在囚禁他的人是誰(whodunit),因為幕後黑手在電影進行到一半就露臉了,而是囚禁他的原因為何(whydunit)。這部電影探究了邪惡的本質與正義彰顯的限制,一來模糊化了加害者和受害人之間的界線,二來將復仇的定義推展到了極限,堪稱是電影史上最驚世駭俗的復仇行動!
總歸一句話,復仇女神何時會追趕上來,答案只有天曉得,或許是明日,也可能是十多年以後,但不管怎麼樣,她終究會找上門的。舉凡問心有愧之人,請密切注意並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復仇女神來敲門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