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馬尼尼為/人要做回人、動物要做回動物,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3本值得深思的繪本

  • 字級



台灣的繪本老饕應該都知道《森林大熊》(格林文化,已絕版。按:2023年新版為《想當熊的熊》),有次我到某高中分享繪本創作,校長提到了這本,但他連確切的書名都不記得,只曾在研習會上聽過,故推測這本書應該滲入教育界很久了;我不知道我的分享跟這本繪本有什麽關係,自從這次經驗後,也許又是學藝術的性格使然,很多人講過的書我就不想碰,這種被介紹的頻率很高、特別是被冠上很多冠冕堂皇頭銜的繪本,總之就算是好書我也算了。

一直到某天我在二手書店看到了英文版,封面是熊在穿褲子,看到書名我馬上決定要買了(就算我已有中文版)。原文書名 The Bear who wanted to be a Bear 是德文「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也是「想維持(stay, remain)熊的熊、想成為熊的熊」。我馬上唾棄了中譯的書名,重看一次英文版。早在70年代就出版的這本書,現在讀來或許還更有意義:一覺冬眠起來,原來的森林已不見,成了一座工廠,熊就忘了自己應該是什麽樣子,還學人進工廠打卡工作。

人要做回人的樣子、動物要做回動物的樣子,竟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這對作者拍檔的第二本繪本 Rabbit Island 也是沿這脈絡發展,看完故事更令人心寒(同樣中英譯書名大異,中譯為再見,小兔子):大兔子一輩子都住在不見天日的工廠格子裡,牠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被送進屠宰場,自認為長大的兔子會被送到一座兔子樂園。新來的小兔子帶著牠逃了出去,大兔子卻再也無法適應大自然,還認為逃出來會被懲罰,堅持再回到工廠。

想當熊的熊

想當熊的熊(《森林大熊》2023年新版)



《想當熊的熊》英文版書封




再見,小兔子

再見,小兔子(Rabbit Island)

其他工廠有機械,但兔子工廠只有一道道輸送帶。帶子後面的窄小籠子裡坐了上百隻兔子。輸送帶送什麽來牠們就吃什麽,因為牠們也沒別的事可做。這樣的話牠們很快就會長胖,長得夠胖後就會被宰殺,但牠們不會知道。牠們也不會知道現在是夏天還是冬天,白天或晚上,因為工廠沒有窗戶,只有溫和的日光燈。(暫譯)

 

熊經過一番波折回到森林,回到了山洞;大兔子經歷人工飼養時間太久已經回不去了,牠看到河流、馬路都以為是輸送帶要送食物過來,天然的草牠吃不慣,挖洞住在地下牠也不會,只會全身惶恐,看起來只能繼續住在工廠。這兩本書,特別是後者,都呈現了工廠生冷的機械設備及沒有人性的氛圍。兔子書不是好結尾,但就是事實;反過來《森林大熊》也很可能結局改寫,牠更有可能是再也找不到森林。

後來,我看了一本也很震撼的繪本 Little Boy Brown(1949年出版)。一個小孩說他們一家住在城市,房子直接連結地鐡(下圖),父母去上班都不需要出現在戶外,一整天都不需要出去;甚至,他們出去的話很容易就著涼了。小孩「我」想,他們應該是活在地道裡,那裡永遠都不會冷;但「我」是唯一一個會到戶外的人,某天小孩跟著女傭希爾達(Hilda)回到她在城市外的家(郊區的獨棟房子),他這輩子第一次見到樓梯!(他連續爬了11次)、第一次見到壁爐!第一次親眼看人做蛋糕!第一次近距離跟狗在一起!第一次見識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女傭應是移民)!他們還坐過船!

Little Boy Brown

Little Boy Brown

(左)在這本書中,城市裡的人上班完全不用通過室外/
(右)遊歷過外面世界的小男孩,想著他見識過的景物入睡。(圖/《Little Boy Brown》內頁)


小孩說:我的爸爸媽媽很辛苦工作是為了有一天我能夠像Hilda的家人那樣坐船、能夠看到她看過的東西、會她會的事…… 一直到回到自己的家,小孩必須假想自己在女傭的家裡睡覺,那樣令他笑著睡著了(上圖右)。

我想到了很多事。很多來台北後的事。想到我看過的沒有窗戶的房間(或是有和沒有一樣)。曬在宿舍寢室的衣服。還有沒法曬衣的房子(都要用烘乾機)。想到我開始買人生的第一包泥土。想到現在為了小孩的過敏我每天都要用除濕機。每天都要用空氣清淨機。想到沒有窗戶的辦公大樓。沒有窗戶的地下室辦公室。還有那些不開空調就沒法住的房子。

最後引用鹿橋的這則小故事〈幽谷〉這小段:

人在夜晚看見了星星,臉上都會浮出笑容的。因為他在睡前看見了一顆閃爍的星星,他就帶著笑,睡著了。



我們明天再說話

我們明天再說話

馬尼尼為

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人。讀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灣藝術大學美術所。著有《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繪本《貓面具》「隱晦家庭」繪本三部曲,最新作品為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
網站:樹人畫學校 outsider art school & 繪本亂讀會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願牠們都有一個家,讓我們陪牠終老

與動物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何其美妙,無論是家裡的寵物或是浪浪,都有一群人付出無盡的愛心與耐心,打造過著「有對方真好」的生活。

22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