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大人物 /
「選擇用英文寫作是勇氣的問題。」──哈金談笑答辯
作者:趙啟麟 / 2010-11-08 瀏覽次數(7741)
(本文訪於2001年09月)
抵華訪問的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哈金,今天下午(23日)與多位台灣作家相約在官邸藝文沙龍,也許是因為他難得來台灣,與會作家相繼提出文學創作上的種種問題,時報出版總經理莫昭平笑說,原本預期這是一次輕鬆的下午茶,結果卻變成博士班研討會。哈金聞言笑答,「我的答辯應該還可以吧。」
今天到場的作家相當多,包括蘇偉貞、平路、楊照、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謝材俊、成英姝、王文華等。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是身分比較特別的聽眾。作家們向哈金提出許多問題,包括:是否再用中文寫作?英文書寫對內心感情描寫的關聯?契訶夫與果戈里對他的影響?作家與讀者的關係?等。
哈金明白表示,他不會再用中文寫正式作品,因為一個作家的價值只存在一種語言之中。用非母語描寫內心世界時也許很難做到很自然,不過他相信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正確的字可以表達,選擇用英文寫作是勇氣的問題。俄國作家對他的影響,是了解到喜劇非常難寫,在悲劇中帶來輕鬆的感覺時感染力特別強烈。
比較晚發言的朱天文語出驚人,認為哈金小說的中譯本看不到英文書寫的功力,只剩下題材,但是這些題材,在70年代末的傷痕文學和80年代的寫實文學都已處理過,感覺像是「科普書」。就像小時候看《湯姆歷險記》的刪節版,長大看過原文後才知道這不是一本少年讀物。
朱天文知道這段話可能冒犯了遠道而來的哈金,不過施明德的發言看來是明顯冒犯了張大春。施明德對哈金堅持寫實主義感到很大的興趣,並陳述他坐牢的經歷與對台灣的情感。張大春立即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認為今天討論的是嚴肅的文學與創作,希望施明德的這些意見留待別的場合再說,張大春毫不避諱地向其他來賓說:「對不起,我一定要先把這些渣渣去掉。」
時報出版在茶敘最後安排了贈書的儀式,讓台灣作家們與哈金互相贈送自己的作品,除了象徵文學交流之外,也是給在美國不易看到中文書的哈金一個禮物。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