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周圍的事,才是更重要的了|03】練習「不缺席」,是在這島上安身立命的唯一方式!

  • 字級



我們有想關心的人,我們有想在乎的事,
只是眾聲喧嘩,令人無所終。所以,我們需要一處寧靜,思考我們此刻的所在;
所以,我們每個月,為你精挑選書,
為你尋得心靈的寧靜,然後得以思考。
我們關心,你所在乎的事。



文/老人茶(舊時混跡高中生書店、此時為博客來讀者專屬書僮。相信土地與文字同等重要美麗、有力量。)

過去幾百個日子,我們不時可見新聞媒體以圖文並茂的手法,不斷強調災難新聞及島內觀點。而每一天,政論廣播強力放送著政治人物的口水論述。社群網路則彷若人工智能般,無時無刻宰制人們的社交及互動網絡。這時,你感知到的世界,是世界的那一部分?是什麼樣子?

不安的是去年,所有事情接踵而來,教人忙亂得應接不暇。原來,在我們眼皮子底下「閃」過這麼多重要的事:食安危機、公共政策、兩岸關係……我們痛心、憤怒、想要改變,然後我們進一步發現,自身對這島嶼上習以為常的一切,竟是如此陌生。曾經如此鮮活的「存在」,原來可以被隱匿,又被重寫。陳澄波從臺灣史實中淡化處理,孕育萬物的母親之河裡,生物愈見凋零,富饒地力足以餵養萬物的平原,在眼前倏地矗立起冷硬建築。

於是,我們停下腳步,想知道吃下肚子的,是真正的食物或是化合物?想知道政府搶先通過的法案,究竟何為利?何為弊?想知道企業永續存在的依憑何在?是政商人脈?或是人民共識?想要更親近、甚至擁抱我們目前所擁有尚未被破壞的一切──這塊土地、土地上的一切。我們想要下一代得以在這塊土地上繼續安身立命。

所以,我們開始試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嘗試描繪、具象這個島上的一切,好定位我們目前的所在位置。我們聽著這座島上的作家們,透過文字、故事描繪記錄著一個又一個或真實或荒謬的故事創作,如《大島小島》《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邦查女孩》,抑或詩作《太陽點名》,其字裡行間形塑的臺灣是如此可愛。我們希望從作家的文字裡,理解更多只屬於這座島上的想像與輪廓,而其中,是否也有我們見不到的或是埋頭不想見的現實警響。我們想在這歷史的洪流中定位,並就此盡一份力。

大島小島

大島小島

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川貝母短篇故事集

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川貝母短篇故事集

邦查女孩

邦查女孩

太陽點名

太陽點名


如今,島上人們不再只是著眼於自身的都市小確幸,不再只是流連於咖啡館或新興街道,反而是隨著《搶救寂靜》裡的野地錄音師探索,第一次聆聽這座島嶼的聲線,因為這些珍貴的原音聲景,只屬於福爾摩沙。有鑑於今日的古蹟也許是明日的嶄新大樓,歷史記憶將不復存在,人們走入巷弄,這才發現一處又一處的《老屋顏》,在那一格一格的黑鐵窗花中,遙見那個年代的群體記憶,不管是洗石子的工法或是水泥花磚的典雅透氣。一幢又一幢屬於那代人在這座島上的居住故事。當然,人們也企盼著,將上一代的古老知識傳承下來,關於節令、關於在地食材的故事便在時值盛夏之際,於王浩一的《著時》中如實呈現:綠竹筍是「上帝的盛夏禮物」,他不僅將竹筍來源、外貌、種類,及其一生形容得鉅細靡遺,甚至何時賞味為佳,何時「出青」口苦,一一道盡這濁水溪以南的農產節氣搭配之美。沒有國別、不論種族,好好生活、根著於土,是如今人們共同的想望。周圍日常的事,突然鮮活且重要!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著時:南方‧美時‧美食

著時:南方‧美時‧美食


自此,我們用力珍惜起這座島嶼的所有一切,不分新舊或城鄉。我們搜羅屬於這座島上的一切,並透過聆聽、看見、參與的方式分享:發生過的,我們盡力理解,正在發生的,我們要努力參與,最終不過就是希望未來發生的,都能保有對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頭住民們的基本尊重。這些聲音與呼喚,盡化為文字落在日益勃發的出版品趨勢裡,希望藉由故事和經驗的傳播,終有一日南風吹來,不再為腐甜之味,而是清新之氣;黏土足以餵養萬物農作,而非矗立耗盡預算的空城。臺灣之所以獨特,是因為我們灌溉、我們在乎,關於我們居住的這座島嶼,我們想要知道的更多。

而此時此刻,「不缺席」,是珍惜的唯一方式!


博客來選書|每個月,我們誠摯推薦你一定要看的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我想寫的,可能是那些離歷史主舞台很近、卻沒被看到的人。」感謝陳柔縉帶給我們的美好著作

【悼】作家陳柔縉於10/18因意外逝世,享年57歲。曾任記者,從採訪文學到呈現台日歷史切片的《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廣告表示:______》等,再到小說《大港的女兒》,文字帶著豐沛能量,讓我們徜徉於不同時代之中。感謝陳柔縉帶給我們的美好著作。

4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