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圖文
黃哲斌:小火車的時空穿越劇──讀繪本《小火車頭歷險記》
作者:黃哲斌 / 2013-12-25 瀏覽次數(7768)
1938年6月,外星人、記者與超級英雄「超人」,首度在美國《動作漫畫》登場。
1953年,英國前間諜、記者與作家伊恩.佛萊明,發表第一本詹姆士.龐德系列小說。
我試圖回答的是,當前書市充斥著畫工精美、色澤豔麗的童書繪本,讓人眼花撩亂,屏息讚嘆之際,為何仍舊值得閱讀一本1937年出版、炭鉛筆繪寫的黑白故事書?
因為「經典作品穿越時空的力量,永不過時」,而這正是,《小火車頭歷險記》動人之處。
機械,汽笛,鐵軌,蒸汽火車,擬人化,忙碌的月台,平交道,扇形車庫,鐵道員與列車長,大冒險與小危機,這一切都不陌生。每一個孩子,尤其小男孩,經常有一個鐵道夢,有一套火車玩具,有幾個火車頭與車廂,無論它們的名字是湯瑪士、詹姆士,或是恰恰特快車。
每一個孩子,到了羅東林場,集集車站,或彰化扇形車庫,總是比爸媽更興奮,他們忍不住摸摸黑色發亮的老火車頭,攀上爬下,幻想自己是滿載煤炭的小火車,在廢棄的鐵軌上嘟嘟前進,偶爾發出吃吃汽笛聲。
或許你知道,《湯瑪士小火車》的原型,源自英國牧師兼鐵道迷W. V. Awdry創始於1945年的《鐵道系列》故事。然而,早在小火車頭長出人臉、長出眼睛與嘴巴之前,美國繪本女作家維吉尼亞.李.巴頓(Vigrinia Lee Burton),就畫出她的第一本創作《小火車頭歷險記》。
在這個故事裡,幾乎已涵蓋往後六、七十年,所有火車冒險故事的元素:擬人化的蒸汽火車頭「鏘鏘」、駕駛「吉姆」、列車長「阿基巴得」,以及任性的歷險、大城市、鄉村與農場、廢棄鐵軌、車庫與調度場、蠻荒陌生的黑夜,還有,最先進的流線型火車頭。
48頁的畫面,情節流暢自然,構圖活潑動感,並加入許多音效狀聲字,雖然創作於二次大戰前的黑白默片時代,然而,就像《摩登時代》《大國民》等同期電影,充滿了原創的靈光,豐潤的魅力,恆長久遠的趣味。
維吉尼亞.李.巴頓有另一本膾炙人口的作品《小房子》,反思人類文明與自然的關係。至於這本處女作《小火車頭歷險記》,既是獻給她兒子的睡前故事,也是留給無數小小鐵道迷的童夢。
黃哲斌
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他的離職宣言〈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掀起媒體置入性行銷議題。目前為兩孩子的爸、天下雜誌特約資深記者。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