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游珮芸/關於戰火、流離與童年韌性的溫柔繪本──《你是探險家》

  • 字級



「你想當探險家嗎?」

這樣的話語,在和平時期也許只是孩子們遊戲的開場白,但在戰火年代,卻可能是一種生存策略——以想像為庇護,用遊戲的語言包裹現實的苦難。《你是探險家》正是一部如此深刻而動人的繪本,講述一對兄妹逃難的旅程,如何透過童稚的想像力,為自己建構出通往希望的道路。

這本由伊朗作家夏胡爾薩德.夏胡爾傑迪撰寫,插畫家迦札爾.法多拉希繪製的作品,從妹妹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訴說她與哥哥逃離戰爭的歷程。故事沒有說明國家與戰爭的細節,因此更具普世意涵——它代表的不是某一場特定的災難,而是無數在世界各地被迫離家的孩子。


(圖 / 你是探險家)


一開始,哥哥帶著妹妹躲避砲火,他說:「快跑,再快一點!探險家要跑得比馬兒還要快。」他為她設計任務、安排角色,甚至在荒地過夜時,仍說:「探險家很勇敢,即使黑夜都不怕。」這些圖文不符的畫面充滿情感張力——哥哥用善意的謊言,為妹妹築起一座想像的堡壘。

這樣的安排令人聯想到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父親蓋多與兒子同被送入集中營,為了不讓孩子驚恐,父親說:「這裡是一個遊戲,照規矩行事才能贏得大獎。」他用詼諧與巧思將集中營的殘酷幻化為遊戲規則,創造出兒子得以生存與盼望的空間。

美麗人生 (藍光BD)(Life Is Beautiful)

美麗人生 (藍光BD)(Life Is Beautiful)

《你是探險家》中的哥哥與《美麗人生》的父親有著異曲同工的意圖。他以一場「探險」掩飾現實災難,讓妹妹跨越恐懼與不安。然而,故事的更深力量從後半段開始展現。

當兄妹倆搭上偷渡船,歷經風浪被救起後,在等待進入收容處的階段 ; 這時,原本的遊戲語言逐漸失效,妹妹問:「我們為什麼不繼續去探險呢?」哥哥虛弱的回應:「不要吵,探險結束了。

這一句話不只是疲憊的告白,更像是童年與現實之間的一道裂縫。曾帶領妹妹前行的哥哥,此時已耗盡力氣與幻想的能力。他不再是安排行程的領隊,而是回復成需要扶持的孩子。就在此時,最動人的逆轉出現了:

哥哥太累了,累到好像什麼事都不記得。
我把探險家的帽子戴在他頭上,
對他說:「可是書上說,我們必須找到探險家住的地方,
在找到以前,要繼續當個探險家。」


(圖 / 你是探險家)


妹妹沒有因哥哥的沉默而放棄,她把帽子戴回哥哥頭上,用哥哥說過的語言,重新召喚出他們的信念。這一幕象徵想像力的傳承——從哥哥轉移到妹妹手中,也讓整本繪本的精神更加完整。

這段敘事弧線極為動人:從「哥哥用遊戲保護妹妹」,到「妹妹在絕境中鼓勵哥哥」,不只是角色轉變,也展現孩子內在的成長與力量。這樣的反轉,也讓人想起災難教育中的一項觀點——孩子不是被動的受難者,他們也能是創造希望的行動者。

繪者迦札爾.法多拉希以鉛筆素描搭配色彩點綴的畫風,營造出沉重細膩的情感氛圍。整本書多為灰階世界——廢墟、夜路、海浪、難民營……只有兄妹倆的衣服有些許顏色,象徵他們是悲劇中仍發光的存在。

本書獲布拉迪斯拉瓦插畫雙年展金牌獎、伊朗童書協會年度最佳童書等多項大獎,並入選 IBBY 榮譽書單。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描繪戰爭的殘酷,更在於展現孩子如何面對災難、轉化苦難,勇敢的活下去。

在閱讀與生命教育場域中,《你是探險家》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它提供大人與孩子對話的契機——什麼是安全?什麼是逃難?想像力有什麼力量?我們如何在困境中支持彼此?這些問題無需太早回答,但可以從這本書開始,一起閱讀、一起思考、一起建構屬於自己的「探險地圖」。


你是探險家

你是探險家



作者簡介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疲憊的時候,就來一隻貓(這裡有五隻!)

有些貓繪本,光是看圖就能獲得治癒的力量,為你蒐集近期擄獲人心的貓咪們,疲憊的時候翻一翻,能量瞬間充滿!

133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