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麩質的真正影響也許在我們這代不會被真正發掘,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

  • 字級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種食物中的成分成為眾矢之的,從前幾年的脂肪、膽固醇,到現在的麩質。脂肪在最近比較新的研究裡已經擺脫污名,被許多學者稱之為健康的選擇,我們最新的敵人,就是麩質。麩質一般出現在穀物裡,是小麥、大麥、裸麥裡面的黏性蛋白質,在《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這本書裡,是一個嚴重的禍害,從脂漏性皮膚炎到失智,都是麩質的問題。

麩質不只出現在食物裡,生活用品裡也有,所以要嚴格過著戒除麩質的生活,需要小心注意。但書中有句話引起我的感觸:「一句話是專家學者說的,不代表它就是真的」,我忍不住要想,當時大聲疾呼不能吃脂肪和膽固醇的也是專家學者,現在叫大家不要吃麩質的,還是專家學者,這句話在哪時都適用,但是卻創造出一種養生上的茫然,到底在養生的世界裡,我們該信還是不信?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



當然簡單的方法是信啦哪次不信,但是科學也是不斷推翻自我,瘦身方法更是,我前幾天聽到女藝人上podcast說到自己減重都靠少量多餐,忍不住在心中冷哼:「那概念是錯的已經完全過時了」(不過「錯的」跟「過時」,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像一件不合時宜的緊身牛仔褲。不過她瘦下來也是事實,這又該怎麼解釋?當然,她有持續的運動和注意自己吃進去的東西,可能才是影響最後成果的關鍵,麩質究竟是該避之唯恐不及的毒藥,還是一個其實吃之無傷大雅的東西,這就要看你信不信了。

本來以為讀養生主題可以多點確定感,但是最後還是來到一個信不信的問題,跟身心靈書一樣。所有的書都有其意見、看法、觀點,如果是哲學或文學,意見或看法自然自由發揮,身心靈書籍要求你信,儘管往往內容也大相逕庭,但傳遞的訊息幾乎是統一的,那個訊息就是很單純的一個愛

缺少脂肪在當代研究裡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應該攝取適量的優質脂肪,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追求低脂脫脂或不吃動物性脂肪,但當代缺少脂肪的飲食,恰恰是數十年前由專家學者創造出來的風潮。會不會在十年後我們又重新發現麩質或碳水化合物對維繫人的生命至關重要?未來的事沒人知道。

本書語氣鄭重,似乎不容質疑,根據本書,麩質毀容傷身還讓你失智,應當避之唯恐不及,最後還貼心附上無麩質的食譜,看起來蠻好吃的,麩質的真正影響也許在我們這代不會被真正發掘,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從自己有限的經驗裡過得最好最健康,只是書中的資訊究竟能不能盡信,令人困惑。

養生書籍一代推翻一代的知識,我在讀的時候不免會想:「我怎麼知道這次確定是真的?不會過個十年,又有人出來像替脂肪平反一樣,替麩質平反吧?」反麩質已經過了十幾年了,在美國更是創造出數十億美元的無麩質商機,我們是否有科學上累積的數據,來證實無麩質運動,帶來更少的阿茲海默症、更少的精神問題、更少的自閉、更少的情緒障礙?這一切都是未知,但是在可見的未來,我應該是會盡力避免吃到麩質,這種心態便是養生學流行的原因,「就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還是施行一下,免得吃虧」。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 (電子書)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 (電子書)



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我即將一腳踏入養生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我們會看到許多荒謬,也會看到許多有意義的警醒。

01.個人意見:「從前我覺得養生婆婆媽媽,繚繞著枸杞和紅棗的氣味,現在倒覺得那氣味親切且重要。」

02.個人意見讀楊定一《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像這種不追求痛苦的態度我個人極為激賞。」
03.個人意見:「喝不喝西芹汁,是個人自由的決定,養生有時走得太遠,就會進入玄學的領域。」
04.個人意見:「宋晏仁醫師這本書就像某種白馬王子,這是我見過最有童話故事意味的書寫。」
05.個人意見:「麩質的真正影響也許在我們這代不會被真正發掘,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
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3 下半年OKAPI人氣文章TOP10⭐️

2023年你都讀了哪些書?過得還好嗎? OKAPI特別精選2023下半年前10大人氣文章,帶你快速回顧下半年的閱讀/話題趨勢!

1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