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藝術家堪稱失敗率最高的行業,為何總有人前仆後繼?──讀漫畫《藝術家的鳥生活》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身為美術系,無緣當上藝術家,有一半以上的系友早就和藝術離得遠遠的。去看畫廊、博覽會,還會直接說「好醜」「下次不要來看」之類的。發現身邊那些「對藝術有興趣的」沒有一個是美術系的,至於美術系的朋友,可能連展覽都不會去看了。

是因為教育失敗導致胃口倒盡?還是直接放棄?總還有一些所謂「懷抱夢想」者還斷斷續續走在藝術的路上,這些無法「成名」的藝術家、不上不下的,就是這本《藝術家的鳥生活》寫照。但是,此書比較像是對藝術家「負面」的刻板印象或挖苦居多,比如「頹廢畫家」的德性:

親愛的朋友:
你一生中會遇到幾位藝術家,
你一定忽略過他們存在所帶來的幽微的美。
藝術家傾向過著隱蔽的生活。如以下的幾個案例:
你曾取笑過那位緊張的白鼬弟弟,孱弱的身軀束縛著他。
從眼睛看得出有吸安非他命的雷弗超市員工,他吃胃潰瘍藥度日。

…學校走廊上的恐慌小王子,看到他,你總有賞他巴掌的欲望……
好好等他們發展,然後欣賞他們的藝術。
帶著憐憫和溫情。


(圖 /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或是沾到了一點藝術圈的邊,以為人生要改變了,結果是一場空。重要的是,作者安娜・海飛鯊(Anna Haifisch)挖苦藝術家,也不忘挖苦策展人、藝廊、藏家,以及「當代藝術」本身。

今天早上藝廊派來的女士,對著我的新雕塑瘋狂大笑。
她笑到被自己的酪梨三明治嗆到,我發誓——要是我變得有錢又有名,
我一定會買下她住的那間房子,然後把她攆出去。


(圖 /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另外,以挪用各大藝術家、商業流行圖像為樂的作者,在每三頁一篇的篇章主圖都和藝術開個玩笑。藝術的力量,也來自前人的豐功偉績吧。


作者在章名頁挪用知名許多圖像,比如史奴比、梵谷、夏卡爾、日本浮世繪。(圖 /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藝術家堪稱失敗率最高的行業,為何總有人還要前仆後繼?這個令一般人不解的現象,也被古往今來很多作家寫過了,藝術家、畫家這個主題,彷彿人類群體中的一個不好好工作的毒瘤,那種想要為藝術重活一次的執念,如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的高更,在世人眼中像個笨蛋,落得一身病客死他鄉。人類把這種「藝術家性」解讀為高尚的「活出自己」,勝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事實上,撇開和藝術有關,那不也只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方式。

不過,比起那些說「沒有藝術會死」的人,我更喜歡佐野洋子身為繪本作家,卻能坦然說出:「沒有繪本不會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誕生150週年紀念版)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誕生150週年紀念版)

佐野洋子精選作品全集(附獨家授權特製圖卡)

佐野洋子精選作品全集(附獨家授權特製圖卡)

沒有神也沒有佛:佐野洋子的老後宣言

沒有神也沒有佛:佐野洋子的老後宣言

回看石黑一雄《浮世畫家》中那位老畫家小野,是所謂「成功」的畫家吧。運氣好、二戰時迎合「政治正確」(還是個告密者);戰後沒有受到公審波及,一切似乎沉入了水底無人知曉、無人揭發,但他心中卻有個陰影。他的人生看似完美,有相稱的大宅、女兒、孫子,一切優雅體面。畫家小野心中,自己是「有名」的,無人不曉。我總覺得,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的人很可悲。

在和女婿聊天中,因女婿的父親也是藝術圈名人,小野很納悶他們早在十幾年前身為鄰居,卻沒有深交。女婿認為各自生活忙碌,就算是同業,沒有更多交往也不奇怪。然而在小野的回憶裡,這位鄰居曾向他說:「能與您這種知名畫家比鄰而居,真是十分榮幸」;但現在,鄰居兒子(女婿)卻說,他父親並不知道小野是畫家,是訂親後才知道的。
浮世畫家

浮世畫家

小野心中自持為有影響力的畫家,在小說尾聲處的女兒獨白精彩展開「別人眼中的他」——「父親畢竟只是一位畫家」、「父親只不過是一位畫家」「父親的作品和我們所談的國家大事幾乎無關」。

這樣一位以為自己「全力以赴」的畫家,在小說家筆下卻是如此可悲;而回到完全不同調性的漫畫《藝術家的鳥生活》中,那位失敗的鳥藝術家,反而更令人喜歡,鳥藝術家追求「成功」不得,他典型的「藝術家性格」,如書中戲稱的「浸過水的老鼠」般惹人憐。


(圖 /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最後回到《浮世畫家》裡,老畫家小野去拜訪將死之友松本時,松本說:「你我一輩的人,小野,我們回顧過去,看見自己人生的瑕疵,會在乎的只剩我們自己而已。」挪用到《藝術家的鳥生活》,我們可以改成:「你我一輩的人,瘦鳥,我們回顧過去,看見自己人生的失敗,會在乎的只剩我們自己而已。」

成功的人,腦中想的是「瑕疵」二字?不太成功的人,想的可能是「失敗」;然而兩者的結果沒有不一樣,在乎的,都只有自己。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繁中版獨家書衣海報)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繁中版獨家書衣海報)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電子書)

The Artist:藝術家的鳥生活 (電子書)



作者簡介

面對他者的苦難,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旁觀,量力而為。

──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臺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故鄉無用》、《多年後我憶起台北》、《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
2020年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2021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姐姐的空房子》獲選THE BRAW(波隆那拉加茲獎)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2023年《如果你問我收容所做志工遇到過的死》獲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獎;2024年《今生好好愛動物》入圍第48屆金鼎獎文學圖書類,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兒童節快樂!在這天一起關心兒童權益(還有教養好文)

兒童節是為保障兒童權益設立的節日,在少子化的現代,兒童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如何讓孩子在身心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16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