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盧郁佳/奧許維茲集中營的傑森.包恩──讀《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我認為這個地方讓我揮別自己出生以來所知的一切,踏進一個過去未見的領域。我們的腦袋不僅被親衛隊的槍托重重一擊,也被某種更強烈的事物震撼得說不出話來。我們的法律與秩序概念,我們對正常的感受,一切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在這裡全蕩然無存。

《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作者、波蘭人威托德.皮雷茨基(Witold Pilecki),美術系中輟生,寫詩、畫畫、彈吉他,繼承家傳地產,加入輕騎兵成為後備騎兵少尉,娶了小學老師,生了兩個孩子。平凡幸福的人生,直到受烈焰淬煉焦黑,才顯出非凡質地。德國入侵波蘭,第一次,他自組志願騎兵部隊,編入正規軍作戰。但所屬的步兵師被德國擊潰,攻下華沙,部隊解散。

第二次,他和同志成立游擊隊,招募到一萬兩千人。華沙起義時,作者幾乎單槍匹馬在街壘抵抗德軍,支撐兩週後才躲進防空洞。他還要幹第三次,入集中營建軍,在營內外傳遞消息,維持隊員飽暖,把來蹭吃喝的投機分子踢出去。目標是占領集中營,空投武器與部隊,他會趁上廁所時先砸毀探照燈。

太狂了,不可能,這是自殺行動。但德軍在華沙搜捕猶太人時,他混進隊伍,如願被押解到奧許維茲集中營。

1940年威托德.皮雷茨基(1901-1948)為執行祕密任務,刻意被德軍逮捕送入奧許維茲集中營。(圖/wiki

  •  

在閃爍的燈光下,他們手裡拿著棍棒,一邊狂笑一邊攻擊我們的同志,他們朝著頭部猛打,將他們打倒在地之後,又朝腎臟與其他脆弱的部位猛踢,連人帶靴跳到他們的胸部與肚子上,一邊咯咯笑一邊把人打死。

入營廣播「大家不要妄想能活著離開此地……我們已經想好了,你們只能活六個星期,多活的部分等於是你偷來的,偷東西的人全要送到刑罰營去,在那兒你可就活不久了」。

刑罰營囚犯排隊稍動一下,區長就衝過來亂刀捅死,殺人如麻。暴君區長被調走時,負責監視的親衛隊背轉身表示不干涉,囚犯立刻爬上貨車,用皮帶絞死區長。

入營一一問職業,囚犯若回答法官、律師、教士,立刻槍斃。就像二二八事件,德國占領波蘭,是從專業人士、知識分子開始殺。地主紳士、律師,推不動裝滿砂石的手推車,會被毆打,若翻倒就會被棍子打死、軍靴踹死。

囚犯要是早點名沒到,就從床上拖出來殺掉。有人在閣樓上吊,或爬鐵絲網以便讓守衛亂槍打死,逃過一天的苦役折磨。囚犯自殺,守衛不准旁人阻止,違者關地牢。

  •  

作者等一夥囚犯被帶出營,到親衛隊員的家修火爐,驚訝外面還有正常生活,有房子花園、花朵、快樂的聲音、遊戲。居民祈禱、相愛、生育;旁邊是地獄、謀殺,一切人性良善的毀滅。親衛隊在集中營是殺人犯,在家裡卻人模人樣,他自問:到底哪個才是真的,那裡?還是這裡……

奉命在集中營周圍拆屋毀田時,他在農地裡看到一幅棄置的聖母像,飽經風雨,嚴冬結霜,在霜層底下發出金光。

德軍把教堂大鐘送進集中營用,結果那口鐘裂了。有人說它看不下去。又送了一口鐘,也裂了。

盧布林遭鎮壓時,在要送進焚化爐的物品裡,囚犯們看見波蘭農民的鞋子,然後是波蘭農民的衣服、波蘭文祈禱經與簡樸的念珠。

戰後蘇聯在波蘭建立共黨政權,作者繼續地下游擊反共。得知政府已盯上作者,游擊隊指揮官命令他逃離波蘭。但他不走,被捕。家人探監時,他說,比起這裡,奧許維茲只是兒戲而已,蘇聯訓練出來的波蘭人實在心狠手辣。

奧許維茲集中營處決至少一百萬人,同期的、後到的都死了,他竟撐了三年,逃獄寫下這本實錄。戰後被政府處決,到頭來竟是波蘭同胞殺了他。

  •  

在集中營死裡逃生,像《神鬼認證》般鬥智驚悚。

每天外出勞動後,回來的人愈來愈少。

囚犯戶外搬砂石,大批死於飢寒、過勞、被視為偷懶處決。他看出木工廠領班放水優待有地位的波蘭囚犯,以防德國戰敗,需要波蘭權貴洗白。於是他冒險向領班暗示他是要人,詐胡得到帽、鞋禦寒,調到工廠,相對輕鬆。他總在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監視員一看別處,他就趁機休息。假如連續工作數小時沒休息,就視為失敗。

體力耗盡時,他關說躲進醫院。等德軍普查病患,沒發高燒的都強制勞動,他又託人關說,調到較輕鬆的室內工作。

親衛隊找工匠拆裝火爐,他不會,卻報名。去了拆開,默記煙道、火爐結構,搬到鄰室照樣裝好。驗收時,人堆裡有人喊火爐工頭,他不應,也沒人認得出工頭就是他。他沒擠進去看,一輩子也不知道那火爐能不能用。讀者毛骨悚然,以為立功會受獎賞,但也可能穿幫被槍斃。他知道冒不起這個險,可是他報了名就是去玩火。像《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暗殺希特勒行動的間諜,與陌生德國軍官酒館同桌飲宴,軍官起疑、言語步步進逼,幾乎被戳破假身分那樣驚險。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讀者以為他如《賽德克巴萊》族長太過正直高貴而不惜殉道時,他卻展現老謀深算的間諜手腕,入營拍檔案照可以一秒變裝讓照片不像自己,化名穿幫時動手腳以假亂真。美國漫畫家亞特.史畢格曼的圖像小說《鼠族》,寫他爸爸是波蘭猶太人,集中營倖存後,後半生安居美國,在妻兒眼中難搞又渾蛋,家財萬貫卻愛斤斤計較,逼得繼室崩潰離婚,亡妻兒子住進精神病院。集中營所有人都死了,爸爸怎麼活下來的?《無懼黑暗》寫出了那間不容髮的臨場反應速度。爸爸住美國沒事也在斤斤計較,是待集中營隨時都在用內建量子電腦解題保命的後遺症。

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藍光BD)(Valkyrie)

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藍光BD)(Valkyrie)

鼠族

鼠族

像極限運動徒手攀岩,高空走索如履平地,作者皮雷茨基沉迷於生存遊戲。我目瞪口呆,想到朋友回憶,懸崖失足墜落那刻,一秒忽然變得很長,才得隙一把抓住崖壁小樹生還。腎上腺素臨危暴起,帶動呼吸心跳加速等連鎖反應,外在世界相形緩慢。

至於皮雷茨基這樣的老手,已習慣令時間凍結,在偷來的時間中自由行動,從容拆彈。像村上春樹《雪梨!》說的,日本頂尖女子馬拉松選手,每分鐘心跳只有四十五下。

看集中營屠殺,作者說有幸福感。自己都難以置信,但確實感到幸福。肉體受折磨,心靈反而亢奮,滿足感在大腦裡生根,他說,也許是因為他在玩有趣、純粹思想性的遊戲。

他在破關練等級。

  •  

德軍總在發明更殘酷的殺人手段震懾囚犯,正因如此,最害怕的人才沒空絕望,作者和同夥總在結盟互惠,合縱連橫,沙盤推演迅如閃電,趕在眼線被破獲前一秒清空文件,反手借刀殺人除掉敵方密探。他被逮總有一百次,也及時逃過一百次。

在集中營被搬遷到十五區,夜裡無數虱子從鄰床身上沒完沒了地向他進攻時,皮雷茨基第一次懷疑自己撐不下去。但他想到意志瓦解便會一敗塗地,立刻和情緒保持距離,冷靜下來找出解方,心理素質無與倫比。他無疑是個愛國者,但我想他也需要外在的高壓,去鎮壓內在的騷亂。有些人在別人崩潰時他鎮定,別人沒事時他崩潰,因為有空去回想那些不願想起的畫面。像美劇《紙牌屋》裡政客勾心鬥角玩謀略,下了戲就去嫖妓;《華爾街之狼》操盤手每天進出億來億去,每周末直奔賭城豪賭宣洩。他一再縱身險境,或許就是回應戰爭創痛的強迫重複,冒險既是藥方,也是症狀。臨危凍結的不是時間,而是受苦的自我。應對危機時把痛苦放進保險箱鎖起來、專注求生存,痛苦卻在和平時日變成看不見的虱子,無故騷擾折磨。只有更痛才能止痛。

作者說,入營時見到的囚犯,已產生群眾心理,被動像一群任人宰割的羊。

僅僅兩年,人們已習慣殺戮。集體處決半小時後,就在屍堆旁排隊買人造奶油、菸草。

親衛隊員回到家,也是丈夫、父親,為何能當著猶太人妻兒的面槍決丈夫,當著母親的面摔死幼兒?《普通人:第一○一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說明,一開始受命去屠村、滅鎮、日殺上萬猶太人,受不了的都請調、逃跑了;留下的人適應後,就會更癲狂殘酷,將猶太人非人化,以虐待取樂,來保護自己早已分崩離析的心靈。起初集中營只關政治犯,結果納粹暴政暢行無阻,進一步轉型成猶太人滅絕營。大腦會適應壓力而改變,希特勒下達的壓力升高,守衛的殘酷也升級,作者柔軟如水的應變也升級。都是人類高超的防衛機制,被納粹極權扭曲變形的產物。

普通人: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普通人:第一〇一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  

書中提到,納粹向占領區宣傳,猶太人只有到第三帝國工作,才能免死。又逼奧許維茲集中營的猶太人寫信,吹噓這裡工作環境有多好。猶太人信以為真,紛紛變賣家產,皮箱藏著鑽石、金條,大批趕來。焚化爐每天都要燒一千人。

驚恐的群眾,權威保證、令人安心的謊言,兩者相加,結果是致命的。

新疆集中營有上千個受害者挺身作證,但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質疑不實、江啟臣稱「對新疆發生的事所知有限」。跨黨派立委提案要政府制裁中共,國民黨、民眾黨拒簽。吳啟訥上公視受訪,稱新疆沒有集中營,是西方抹黑打擊中國。即使有上千個皮雷茨基發聲,也動搖不了他們。

正在發生的事,我們無法想像那種殘酷,更願意相信它不存在,更願意相信屈服能換取和平。因此《無懼黑暗》揭露的真相,在今天更形珍貴而急迫:人真的可以如此殘酷。

誰閉眼不看,誰就會變成焚化爐的煙。像皮雷茨基那樣永不放棄,才有機會活命。

它留給後世一個同樣關鍵的訊息:面對無止境的殘酷,人真的可以如此堅強。

這是弱國對抗強權,必須知道的事。


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全新修訂版】

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全新修訂版】

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全新修訂版】 (電子書)

無懼黑暗:自願臥底納粹集中營的英雄【全新修訂版】 (電子書)



位於波蘭華沙的威托德.皮雷茨基紀念碑。(圖片來源 / wiki



作者簡介

基隆人。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愛比死更冷》;圖文書《帽田雪人》;散文《吃喝玩樂最善良》,亦參與《字母會 I 無人稱》小說創作。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954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9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