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筆》最後的一句話,寫著「2019/6/12~2020/7/3」,這是史蒂芬.金從構思到寫就這本小說的時間。2019 年中,世界還是一如平常,美國總統川普被彈劾、大火吞噬巴黎聖母院……。但是到了 2020 年中,新型肺炎爆發,疫情壟罩全球。疫情影響百工百業,對時事敏感的小說家應該也大有感觸,但是,《絕筆》不是一本疫情小說,它是一本傳統通俗小說形式(對阿金師而言這是一種讚譽)的殺手復仇小說。想要退休的殺手比利.桑默斯,執行他的「最後一票」(one last job)任務,卻遇上了渾身是傷的少女,兩人一起踏上復仇之旅……這看來有點老套,75 歲的史蒂芬.金是否已經玩不出新把戲,決定回到自己 50 年創作生涯的象牙塔裡話當年?其實並非如此。
阿金師如今仍然還沒退休(畢竟他在十年前也退休過一次了),《絕筆》也不是他的最後一本小說。但是,《絕筆》這個中文譯名取得真好,它看來就像是史蒂芬.金的最後遺筆,是他風格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這位喜愛在社群網路上大鳴大放的網紅(伊隆.馬斯克甚至為他的推特帳號藍勾勾付錢),對現代社會的犀利針砭。令人讚嘆的是,生涯創作超過百部作品的大師,仍然能寫出一本帶來如此驚喜的小說。
My Twitter account says I’ve subscribed to Twitter Blue. I haven’t.
— Stephen King (@StephenKing) April 20, 2023
My Twitter account says I’ve given a phone number. I haven’t.
阿金師的最後一本小說會長什麼樣子?喜愛《鬼店》或是《魔女嘉莉》的讀者會想像,《絕筆》應該是一部鬼影幢幢的小說,有著超自然現象與法力無邊的惡意。但《絕筆》並不是,它的開頭看起來反倒有點 30 年代黑色電影的味道,我們的主角比利是個「扮豬吃老虎」的傢伙,他讀了不少書,甚至也有動手寫書的想法,但他在殺人不眨眼的黑道面前,盡力裝成一個只懂開槍的傻蛋。這個傻蛋正思考接下他的「最後一票」——幹掉另一個目標,拿到一大筆酬勞,然後離開這充滿血腥的工作。
問題就在傻蛋吸收過太多知識了,他很清楚黑色電影的套路:最後一票在電影裡往往是個亮晃晃的 flag,就跟「這場戰爭後我就要回鄉結婚」、「你先走我隨後跟上」的老套一樣,最後一票彌漫著濃濃的不祥,它很有可能只是個死亡陷阱,將會結束你的人生而不只是職涯。這種套路我們見得太多,從《角頭情聖》、《殺無赦》、《虎口拔牙》、《完美狙擊》到《喋血雙雄》等等電影,都在講類似的故事,所以我們很熟悉接下來的發展:這個經過完美計畫的最後一案,一定會慢慢出現破綻,凶險悄悄在主角身邊湧現。然後主角必須走進他命定的結局,幽美的女聲在背景響起,彷彿在撫慰無法力挽狂瀾、逐漸失去生命的英雄……
這是《絕筆》第一個不凡,它有一個 30 年代黑色電影的開場,但當你心裡開始複誦最後一票的公式同時,阿金師卻將你帶到 21 世紀的美國。《絕筆》劇情突然發散,我們的比利沒有「勵精圖治」地進入「籌備階段」,例如到野外練槍法或是全身負重跑山路鍛鍊體力(跟《洛基》一樣)等等常見電影劇情。相反地,他按照計畫安排,偽裝成一位作家,做好一位「優質平凡」的「美國好鄰居」,潛入喧鬧的美國社會日常,安安靜靜地過他的寫書生活,等待暗殺目標的那一天來臨。
這聽來很枯燥,好像偏離主線,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現代美國風情畫一點都不枯燥。透過比利的雙眼,我們看到了背後由民粹主義推動的推特炎上、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紅帽鄉民、以及社區仕紳化之後的文青風景、與其背後同樣因仕紳化而充滿遊民和破敗建築的街角,貧富差距繼續劇烈地擴大,而擁有權勢富貴的高等階級仍然可以隨心所欲。預定舉起狙擊槍的比利,還沒有真正將子彈上膛,但是他銳利的眼神,已經開始深入這座光明又黑暗的社會各個角落──而這僅僅只是《絕筆》一半不到的篇幅。
比利在《絕筆》裡偽裝多達五種不同身分,但別忘了老闆給他的第一個身分:這個只會看漫畫的笨蛋必須成為一位高雅的作家。在阿金師侃侃而談現代美國社會亂象的同時,比利正嘗試寫他的第一本小說。他發現,動手打字可能比扣下扳機還要凶險,他打出的每一個字都在勾引出他自身的黑暗回憶,然後讓他以為早就遺忘的痛苦再次重現。這個「殺手作家」的支線,放在一個復仇故事裡有點脫軌,但它看來卻無比真實,真實到就像阿金師在夫子自道他 50 多年的創作歷程。
這是《絕筆》之所以為「絕筆」、同時也是第二個最棒之處:史蒂芬.金透過比利的創作過程,重新向讀者展示了他在創作時會遇見的心魔與愉悅。殺手為了執行任務而必須臥底,創造另一個不同的人格,但這跟小說家的工作也相差不遠,史蒂芬.金寫了超過一百部的長短篇小說與劇本,他創造了不只一百個人物,而這些角色都有一部分的史蒂芬.金,在塑造這些血肉完整的角色時,必然得深深自剖靈肉,獻祭給這些紙上人物。那種過程是痛苦又充滿期待和喜悅的,就像從鼻孔裡接生出一顆西瓜,是只有作者才能體驗到的甘苦。
《絕筆》剖析美國社會與阿金師作為作家的自身,它不是疫情小說,但它確實意識到疫情的存在,前半段故事更像是比利與美國的內省之旅,當比利因為任務而必須乖乖坐在桌前寫小說時,看起來就像因為封城而無法外出的民眾一般。史蒂芬.金不是直接以疫情作題,對他來說,疫情似乎不是單一病毒造成的現象,而是美國政治、經濟、階級、與資本主義等等亂象綜合起來、在某一個時間點一起引爆的必然結果。這種累積多年之後的爆發既然無可避免,那麼疫情的封城反倒成了一個反思現代的最佳時機,讓史蒂芬.金可以一次盤點那些被我們拋諸腦後的罪孽。
但一發槍響改變了這一切,《絕筆》後半段突然開始在公路上狂奔,邁向一趟似乎沒有明天的復仇之旅。這趟復仇之旅比前半段更像是通俗小說,緊張感開始在讀者身邊層層堆疊。性暴力、虐待與社會版頭條不斷地壓迫我們的主角,而比利自言自語的橋段也結束了,現在他必須一邊保護離家女孩愛麗絲,一邊找尋命運的出路(這裡有點像阿金師過去的《燃火的女孩》)。事實上,這整本小說處處都見得到阿金師過去傑作的影子,彷彿他想將《史蒂芬.金全集》濃縮在《絕筆》之中,你吃得出食材明顯不同,但嘗得到熟悉的味道。例如,如果你知道「全景飯店」是什麼,《絕筆》就能多給你一點懷舊的樂趣。
小說家寫了當代社會、寫了自己,也寫了他最擅長的通俗橋段,那麼還剩下什麼還沒寫?是一個救贖。最後一票一定有鬼,因為那是你罪惡人生所累積的鬼魂回來復仇……即便你的最後一票是復仇也一樣。這是定律而不是套路,但是,即便我們的人生被這不可逆的定律束縛,我們仍然能在形而上的世界尋求救贖,而《絕筆》的比利與愛麗絲也有一個救贖──而那是小說家才能賜予的救贖。在這個救贖裡,所有人都會平安無恙,史蒂芬.金可以長命百歲,他們都被「故事」昇華了。
《絕筆》從形式上與內容上,都是史蒂芬.金的極致之作,那其中不只有他的才華,還包括了他身為作家的資歷,與當今美國時局,組合起來才能形成這樣一本豐富多彩的作品。
延伸閱讀
- 瀟湘神 / 真的看得到亡靈嗎?關於史蒂芬.金《後來》的「後來」
- 龍貓大王通信/30 年前你讀過一次,你需要在 30 年後再讀一次──史蒂芬.金《燃燒的凝視》
- 蔣亞妮/以文學焚身:一場先開槍再畫靶的文學實驗──讀岩井圭也《文身》
- 盧郁佳/如果知道會被拒絕,那你還告白嗎?──讀史蒂芬.金《如果它流血》
- 陳栢青/用一本小說跟整個美國算帳,從《機構》看史蒂芬.金的「債務關係」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