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經如此滿盈,環繞世界的海濱。」
──馬修.阿諾(Matthew Arnold),《多佛海灘》(Dover Beach)
當我們的知識越多,無知也就越多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留下未完成的遺作《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那時是西元 1985 年,天花已經在人類夾殺下絕跡。後來柏林圍牆倒塌、鐵幕崩潰、中國改革開放接軌世界……偉大文學家沒能見到的下一個千禧年,正是我們如今所生活的「這一輪太平盛世」。
現代問題,可惜常常想不到現代手段解決,好在人類還有過往可以依恃,這是《我們的知與不知:探索科學、歷史、人類心智的知識邊界》(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 What We Now Know about Science, History and the Mind)問世的意義,對未來迷惘之際,向探問經驗與記憶 。
這不是一本可口的書,以這類作品而言,360 餘頁的篇幅並不算多長,讀起來卻很難有「奇怪的知識增加了」那股滿足感。除非感官障礙那般來者不拒,否則這道大拼盤中,總是會有幾樣材料不屬於你的菜。
這道大拼盤,也是我們的這一輪,太平盛世。
現代問題多多,有些顯而易見,有的蠢蠢欲動,瘟疫、戰爭、氣候變遷、不同地區的發展落差、同一區域的階級分歧……但是最嚴重的問題,根本上講都是「人」的問題:某些人對另一群人造成的問題。人是團體動物,當人群喪失凝聚力,一個兩個三個很多人都不把其他人當人同等對待,危機終將蔓延到影響整群人。
格雷林(Anthony Clifford Grayling)創作《我們的知與不知》時年逾古稀,若想體會這位哲學老師傅的關懷,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 你對自己的專業認識多深?
- 你又對別人的專業了解多少?
但是 so what?我們的這一輪太平盛世,有必要知道那些沒路用的東西嗎?即使面臨蔓延全球的大瘟疫打擊,總人口依然一路成長突破八十億。這個持續前進的世界中,每個人能抓穩自己的三把小板斧就不錯了,so it goes,哪還有空管到其他人的領域!
兩種文化的分歧,跨領域集體焦慮
英國數百年來處於人類文明的前線,這個社會能讓天才發揚光大,協助普通人創造超越自身能力的價值;而台灣這種後進文明社會面臨的問題,也早已降臨於英國。
「英國」「哲學家」格雷林生於「1949 年」,比他更早幾十年出生,於文明前線萌芽的優秀學子,會踴躍投入人文領域,成熟後成為他的導師與前輩;可是當他活到古稀之年,科技、科學的勢頭壓倒哲學所屬的人文領域。格雷林親身經歷,人文菁英在某些人眼中,從天之驕子變成嘴炮騙子。
史諾(Charles Percy Snow)1959 年提出「兩種文化」,高調反映當時科學與人文分歧的時代趨勢。來到《我們的知與不知》問世的時刻,分歧愈演愈烈。不要說科學與人文無法溝通,即使同一科系的人,如經濟系、心理系、機械系、歷史系,也不見得能與同儕深談工作。
我們的這一輪太平盛世,一如曾經存在過的許多盛世,階級分化是一大問題。許多人認知的「階級」是公爵、騎士、平民、奴隸那般上下尊卑,或是貧富的關係,可是其實階級還有另一個用法:分群。
例如中學教師、市場攤販、牙醫、司機、程式工程師等職業都可以歸類為不同階級,此一概念下,階級間不見得有上下關係,如果有也更容易變動。每個階級都有自己吃飯的專業,當人口膨脹,專業分歧加大,不僅限於學術象牙塔內的人文與科學,也包括如養殖、進出口、物流、通路、金融,那類讓社會運作的專業。
假如一個社會,每個人都對其他人怎麼做事一無所知,習以為常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凡事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卻不在意其他人的困難,再進步的科技與管理大概都無法維繫這樣的結構。所幸,我們的時代還沒那麼糟糕,而且,越多人有所警覺,問題也將越小。
彼此缺乏交集的專業隔閡,令不少人感到焦慮,讓社會集體產生一股意識,在台灣或許可稱之為「跨領域」。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問問是否能跨領域,有沒有考慮跨領域;學校裡老師鼓勵學生跨領域,有了成果要宣揚這是跨領域的結晶……
無所不跨領域的心態、現象、影響,還真的需要跨領域的視角才能解讀。假如不是智識不足到莫名自信,像是讀過兩本書就自認掌握經濟學、農業、物流等專業,倒是無傷大雅。至於標榜跨領域的人是否真的精通任何一個領域,那就是另一番風景了。
今夜大海風平浪靜,沒有傲慢與偏見
身為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格雷林依然努力跟上時代,也暴露跨領域之艱難。《我們的知與不知》觸及題材包羅萬象,幾頁之差可以從巨石陣到神經軸突又到波函數客觀還原坍塌。作者拼接自己也不甚理解的知識食材,讀者穿梭其中遲早面臨「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的境地。
所幸最後的結論章〈來自奧林帕斯山的視野〉清晰地替全書設定好導航:
「探問激勵人心。當人類的過去,從南方古猿顱骨那沒有眼睛的框裡看向我們,當前古典期從美索不達米亞的臺形遺址中出現,當自然的祕密迎著物理學的數學,和粒子對撞機展開,當視域內不同方向的條紋,顯示在枕葉皮質的諸多細胞內的時候,跨越最前線的感覺,讓那些涉入其中的人,洞見了是什麼激勵人類更加奮進:『發現』本身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興奮。」
眾生依存又疏離的這個時代,探問不只是清高的智識追求,也是對沉重現實的回應。凡事皆始於人心,探問激勵人心。要感受發現的興奮,我們不見得要親自爬上巨人肩膀,也能直接閱讀巨人的旅記。
「人類已經從對信仰的確信,過渡到對知識的不確定,透過知識而從信仰過渡到無知—— 一種新的,被知識填滿的無知,因為對知識展開偉大追求而學到太多,也導致精通太多事,反而產生的一種意外矛盾的事態。然而,就像山上的登山者一樣,我們爬得越高,就越能遠眺我們的無知有多廣闊。」
起風了,總要試著繼續活下去。就把《我們的知與不知》當作給我們這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bon voyage!
作者簡介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