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盧郁佳/不被討厭的sense,已是窮人稀缺的階級資本──小說《惡之芽》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本文涉及劇情,閱讀前請先斟酌

在校霸凌別人的人,多數迅速忘了這小娛樂。如果發現小時候被他霸凌的孩子成了隨機殺人犯,那還能推卸責任嗎?

誠實面對者恐怕很少,但《愚行錄》作者貫井德郎的小說《惡之芽》做了這實驗。41歲的銀行課長安達,有妻有女幸福美滿,豪住東京兩層樓透天厝。他充分掌握人際要領,小心留意對方反應檢討是否越界,懂得工作時別對人發怒,休息時面帶笑容,被部屬搭話不聊太久,就不會被同事討厭。直到有一天這完美人生裂了縫。

失業男子向動漫展排隊人潮丟了近十顆汽油彈,揮刀割喉殺了兩名警衛後,淋油自焚。週五安達看了新聞不以為意,週一女兒說了句「手上有黴菌」,勾起了什麼回憶。週二,他無法專心上班了。他記起凶手齋木是他同學,齋木小學五年級被全班欺負,是從安達叫齋木「細菌」開始。

愚行錄【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愚行錄【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惡之芽

惡之芽

  •  

從五年級齋木輟學,安達就沒再想起他。得知齋木失業,安達開始讀《中年打工族》這類書,得知泡沫經濟到金融海嘯間的就業冰河期,兩百多萬人畢業無正職可做,先打工騎驢找馬。但學不到技術、專業不被認可,就算景氣復甦有了職缺,也找不到正職,只能向下流動。

像安達這種穩定升遷者,和齋木這種沒做過正職的失業者,分歧點在哪?有人說「優勝劣敗,適者生存」,成功必定是因為努力,失敗是因為懶惰,安達也歸功於自己努力。小學時他不用多努力,功課卻很好,看別人功課不好,安達也不會瞧不起人,而是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功課會不好?

有的同學會讓他煩躁,而他不知道那股煩躁的真面目是什麼。

安達為何欺負齋木?小學時安達已經跟中年一樣小心:發言被女同學反駁,他難堪但不回嘴,誘導男同學反擊。齋木相反,沒有惡意、只是「白目」,當眾直接指出安達歷史知識講錯,令安達恨之入骨。

讀者領悟原來令安達煩躁的就是齋木,安達最怕成為齋木。因此安達每天小心檢查應對,回家也無法安心,就怕哪天不演了會被討厭。發現了內心的恐懼,安達恐慌症開始頻發,上班無法搭電車,甚至出不了門。原本安達以為勝組不會有心理困擾,可現在的安達就是當年被欺負到不敢上學的齋木。

  •  

安達開始查訪齋木小學後過著什麼樣的人生。拜訪齋木家,發現齋木的母親出奇冷漠:就算小學兒子帶傷回家,她也會說服自己「擦傷而已」不聞不問。兒子課本被塗鴉破壞,她說沒監督功課所以沒注意。兒子情緒低落,她合理化為「他本來就不開朗」。兒子拉肚子沒去開學典禮,兩個月無法上學,她趕著出門打工一走了之。因為兒子沒說,老師沒說,所以她不知道。

而安達和齋木的母親傾談時,父親躲起來看風向,確認安達是來謝罪,就暴怒怪安達。表示父親在外人面前膽小,習慣了欺負自己人,不如意就懲罰家人出氣。

在無愛的婚姻中,母親往往把獨生子當成配偶的代替品。為何母親鐵了心忽略齋木受害跡象?小說的弦外之音:因為齋木在家受傷、私人物品被毀、沮喪、生病,都很平常。家暴犯就是父親。母親裝沒看到,連帶對霸凌也視而不見。兒子不上學,母親竟不起疑,因為整天挨罵的孩子有氣無力很正常。

同學欺負齋木,齋木從未回嘴,為什麼?第一,他習慣了父親施暴,以為正常。第二,母親、老師的逃避告訴齋木,只能屈服。逼齋木隱瞞受虐,就是母親對齋木的依賴。周圍沒大人對他負起責任,因此齋木長大後向動漫展群眾扔汽油彈,唯獨避開用身體保護幼兒的母親。

  •  

功課很好的安達不懂,為什麼齋木功課會不好。其實《深井效應》說,兒童若常受虐,身體為集中全力備戰,會抑制認知發育,導致睡眠障礙、學習障礙愛麗絲.米勒《身體不說謊》引用研究說,童年遭遇逆境者,日後重症機率高出常人數倍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為什麼齋木講話不體貼傷害安達?也許因為家裡沒人體貼過齋木。為什麼職場同事也討厭齋木?也許因為始終沒人教他相處之道。

安達的成功,齋木的失敗,起點已不平等。

原來安達代表社會的探照燈,往底層失敗者沉默深淵打去,照見什麼是「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不過是父親揍完兒子,還要主張「我拳頭比你大,所以你該聽我的」;不過是上層捍衛既得利益的話術。在齋木死後,一批受害者、旁觀者急著找代罪羔羊出氣,只有安達努力推理重建齋木人格的全像。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安達的努力,是《惡之芽》渴望喚回我們同理別人困境的想像力。安達幸福不是罪,只是需要知情同理,使善良成為行動支援弱勢。在現實中我們多半沒霸凌別人,對方也沒被黑化到隨機殺人,然而要同理竟然都比安達還難。安達式「為了不想被討厭」的社交勞動,大家都做得很熟練同理被討厭的人卻很難。這本書是深淵之上的一線危橋,也是一絲希望的亮光。



作者簡介

基隆人。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愛比死更冷》;圖文書《帽田雪人》;散文《吃喝玩樂最善良》,亦參與《字母會 I 無人稱》小說創作。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4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回顧歷屆得獎作者,深入分析一次看

2024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南韓作家 韓江,創韓國獲獎的首例,也是第一位韓國女性創作者獲獎。帶你一次看近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他們不可不知的名著作品。

1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