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鹹水傳書機

一款會上癮的止痛藥,如何瞞天過海上市、釀成藥物濫用危機?《疼痛帝國》揭藥廠行銷黑幕

  • 字級



左:拜耳藥廠1898年生產的止咳藥水「海洛因」。右:1924年拜耳的阿斯匹靈與海洛因廣告。(圖/wiki


你知道「海洛因」本來是一種止咳藥水嗎?19世紀末嗎啡濫用問題嚴重,德國藥廠拜耳公司(Bayer)積極尋找療效相似但成癮性較低的替代品,最後選中了嗎啡的化學近親「二乙酰嗎啡」(diacetylmorphine),於1898年推出一款名為海洛因(Heroin)的止咳藥水,打著「不會上癮的嗎啡」名號,成為熱銷非處方藥。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百餘年後海洛因依然搶手,只是從咳嗽藥水變成地下毒品,衍生的社會問題至今無解。

活在醫學昌明的21世紀,我們很難想像,高成癮性的鴉片類藥物如何能通過層層審核、成為隨處可買的開架式藥品;然而,19世紀末是製藥技術、藥物規範都未臻成熟的年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遲至1906年才成立。在醫藥發展的過程中,錯誤似乎是伴隨進步而來的必然代價。

可是,同樣的劇情在90年代的美國再度上演,我們仍該相信這是醫藥發展進程的必要之惡嗎?若有證據能證明,這一回藥廠不但知情甚至刻意隱瞞,政府單位也未盡監管之責,那我們該如何面對現代醫學呢?

美國記者派翠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Empire of Pai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揭露薩克勒家族(Sackler)所經營的普度製藥(Purdue Pharma),多年來如何透過各種誤導、欺瞞的行銷手法,販售強效且高成癮性的鴉片類止痛藥OxyContin(中譯:疼始康定、奧施康定。台灣目前為二級管制藥品)。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1999到2020年間,美國有超過50萬人死於鴉片類藥物濫用,而此藥正是元兇之一。

Empire of Pain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Empire of Pain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

▌一款為利益而生的止痛藥:OxyContin

要理解OxyContin的爭議,得先從普度藥廠的另外一款藥物MS Contin談起。

MS Contin本質上就是嗎啡。過去患者必須到醫院注射或點滴施打嗎啡,然而普度製藥研發了一種名為Contin的膜衣,將嗎啡製成緩釋型藥丸,它能控制患者服藥後嗎啡進入血液的速度。藥丸便利性高,讓患者不必舟車勞頓往返醫院,在當時堪稱劃時代突破。

普度製藥靠這個專利賺進巨額利潤,可是一旦專利到期,其他藥廠也都能製造同成分藥物(又稱學名藥),藥價會大幅降低並嚴重影響營收。就在MS Contin專利期將屆之際,普度沿用MS Contin的膜衣,把內容物換成嗎啡的另一個近親,Oxycodone,研發出一種比嗎啡強效兩倍的止痛藥「OxyContin」。

海洛因的誕生,是為了替代成癮性高的嗎啡,但OxyContin的誕生,只為了維護藥廠藉由專利帶來巨額利潤。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有了百年前海洛因的前車之鑑,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藥廠在研發這款比嗎啡還強效的鴉片類藥物時,會針對成癮性與潛在風險更加審慎評估,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調查整起事件時,常會遇上令我瞠目結舌的情節。每當我覺得不可能再更驚嚇了,就會發現更可怕的故事。」作者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如是說。


▌高成癮性藥物如何通過
FDA審核?

普度藥廠在OxyContin上市前並未針對其成癮性與濫用風險進行臨床研究,但美國FDA依然於1995年予以核准。當時負責核准此藥的FDA官員克提斯.萊特(Curtis Wright),在該藥上市不到兩年便前往普度藥廠任職,坐享40萬美元年薪。FDA更核准了其藥品仿單(藥品說明書)上的內容,當中載明此藥比其他廠牌的止痛藥更安全,因為其專利的延遲吸收機制被認為能有效降低濫用風險。就是這一句「能有效降低濫用風險」,成為日後普度藥廠行銷此藥的王牌。

OxyContin與百年前的海洛因咳嗽藥水不同之處在於,這是必須由醫生開立處方箋才能取得的藥物,因此銷售關鍵取決於醫界的接受度。而針對第一線醫事人員進行推銷,恰巧是普度製藥的拿手絕活。


▌史上規模最大的藥品行銷活動

普度製藥由薩克勒家族三兄弟創立,早在50年代,有廣告行銷經驗的大哥亞瑟.薩克勒(Arthur Sackler, 1913-1987)就意識到醫生才是藥廠該鎖定的受眾,進而開創「直接向醫生推銷」的嶄新模式。他聘請一批光鮮亮麗的業務代表向醫事人員大力吹捧新藥療效,對已知副作用則避重就輕。OxyContin在1996年上市時,亞瑟.薩克勒雖早已過世,但他留下的宣傳套路已成為各大藥廠的行銷圭臬。

普度創辦人之一亞瑟.薩克勒(Arthur Sackler)畢業於紐約大學醫學院,熱愛藝術收藏。薩克勒家族也是美術館慈善大戶,資助了紐約大都會、古根漢、倫敦泰德、巴黎羅浮宮...等。(圖/wiki


普度藥廠替OxyContin籌劃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藥品行銷活動,因為他們不希望OxyContin被侷限於「癌症患者的止痛藥」,而是成為全方位疼痛管理藥物。當時醫界對鴉片類藥物大多存疑,無非是擔心成癮與濫用風險,而OxyContin仿單上一句「能有效降低濫用風險」宛如得到FDA背書,成為突破醫師心防的利器。

作者在書中訪問到曾在1999年任職於普度藥廠的業務,史蒂芬.梅(Steven May)。梅表示,當時他們都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好事,深信OxyContin能造福所有為疼痛所苦的人。當時業務們也都接受專門的話術演練,針對醫生會提出的各種成癮質疑備妥說詞。


▌醫學專業可以收買嗎?

然而光憑仿單上的一句話或業務員舌燦蓮花,並不足以動搖醫界。於是普度舉辦了各式「疼痛管理醫學研討會」,並全額贊助全美各地醫生與會。根據普度內部資料,1996年有出席研討會的醫生,開立OxyContin處方箋的數量是未出席者的兩倍。此外,他們還在醫學期刊大打廣告、製作宣傳網站、拍攝由醫學專家與患者「共同見證」的宣傳影片。OxyContin 所有的行銷活動都以經驗循環為核心:先資助醫師進行有利於OxyContin的研究,再藉此研究成果說服更多醫生。

這個行銷策略大獲全勝,OxyContin上市之初,許多醫生並未意識到這是一款比嗎啡更強效的止痛藥,甚至誤以為它比嗎啡更溫和。普度內部電子郵件證實,公司高層早已發現醫界對此藥存有錯誤印象,卻從未打算澄清,甚至不停推出更高劑量的新產品。


低劑量藥效無法滿足病患後,普度不斷推出劑量更高的OxyContin。


作者在接受企鵝藍燈書屋採訪時表示,藥廠直接對醫生行銷,是整起事件中他覺得最令人不安的。畢竟民眾前往就診,就是把健康與安全交付到醫師手中,信任醫生會秉持客觀專業進行診療。雖然沒有醫生會承認自己的診斷受到藥廠左右,但普度一年光是宴請醫師的公關費就高達900萬美元,若非精算過投資報酬率,怎會願意持續投入巨資?


▌從病患變「毒蟲」?

當醫師對藥品存有錯誤認知,藥廠又不斷推出更高劑量的同款藥品,等於雙方共同助長了藥物濫用。雪上加霜的是,有人發現只要將藥丸搗碎,便可破壞普度藥廠的專利「緩釋膜衣」,讓藥效全面釋放。消息傳開後,此藥迅速流入市面成為街頭毒品,就連循正規管道取得OxyContin的患者,也因沒有意識到危險性而成癮,從病患變成藥廠口中的「毒蟲」,深陷毒癮,最終喪命。

破壞膜衣的服藥方式是造成OxyContin濫用的主因,也成了普度製藥最有力的辯詞。普度總聲稱:藥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患者不負責任的濫用行為。OxyContin的濫用情形於2001年開始受到關注,當時普度宣稱他們也是到2000年才發現問題,並承諾會更新配方以杜絕濫用。

普度的說詞冠冕堂皇,但作者並不相信。他在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訪問中表示,任何現代藥廠都會詳細記錄其藥物銷售流向,以利加強行銷推廣,一旦異常交易,藥廠絕對不可能等到媒體報導才發現。作者調查,該公司的法務秘書早在1999年便開始搜尋相關資料,並發現許多人在網路上討論如何破壞膜衣,以吸食或注射方式使用OxyContin。

諷刺的是,這位法務秘書因患有慢性背痛,上司建議她服用OxyContin止痛,而最終也藥物上癮。她在網路找到的濫用資訊,頓時成了教學指南,她有樣學樣,被公司發現後立刻遭到開除。作者認為,這剛好呈現了普度製藥的矛盾。「我想她的長官之所以會推薦她服藥,是因為真心相信這款藥品能緩解疼痛。但故事也顯示,藥廠不願面對事實,當有人對藥物上癮,他們就反射性認定:不可能是藥有問題,濫用者才是問題所在。


▌巨額賠償也無法遏止的藥物濫用

從2001年媒體踢爆後,普度藥廠遲至2010年(原配方OxyContin專利期滿之際)才推出新配方──被搗碎後會呈現類似小熊軟糖的質地,無法吸食也不溶於水。新配方上市後,劑量最強的OxyContin銷售下滑了25%。這能解釋新配方有效遏止了濫用,卻也代表:新配方上市前的這些年,有25%的OxyContin遭到濫用。

無奈的是,過去十幾年間對OxyContin成癮的人,對藥物的需求並不因銷售數字下滑而遞減。隨著新配方OxyContin上市,且處方箋愈來愈難取得,許多成癮者只好轉往其他藥物,選擇之一便是同屬鴉片類藥物的海洛因。這也是為何OxyContin被視為造成美國鴉片類藥物濫用的主因之一。

2007年,普度製藥終於承認誤導公眾對於OxyContin成癮性的認知,並付出6億美元和解金。其後,全美各州紛紛對普度提起訴訟,目前已累積2500多起。普度如今已申請破產保護,正尋求以60億美元換取和解。然而根據統計,多年來OxyContin替普度帶來超過350億美元營收,而薩克勒家族從藥廠獲取的收益也超過百億,就算付了60億也不減富可敵國的經濟實力。


▌OxyContin
是良藥或毒藥?

作者在《衛報》訪問中表示,「關於薩克勒家族,有一件事我們必須理解,那就是他們從不覺得自己有錯。」某次聽證會,薩克勒家族的成員、曾擔任普度藥廠副總裁的凱西.薩克勒(Kathe Sackler)公開表示,她相信自己當時已根據所有資訊做出最佳決策,即使時光倒轉也不會改變作法。凱西.薩克勒不僅堅信OxyContin是助人良藥,更為藥廠研發了此藥自豪。

\凱西.薩克勒於聽證會上毫無悔意的發言/


其實不只薩克勒家族,許多病患也為此藥辯護,有患者寫信懇求作者別再報導,這只會讓他們更難取得藥物。另一方面,在普度申請破產的聽證會中,許多受害者家屬現身指控,各種令人心碎的故事浮上檯面。有人說女兒只是去牙醫做根管治療,卻因此OxyContin成癮,最後染上海洛因毒癮,22歲就吸毒過量身亡。

知名攝影師南.戈丁也曾深受奧施康定上癮之苦,紀錄片《所有的美麗與血淚》呈現她如何力抗薩克勒家族


關於OxyContin、普度製藥、薩克勒家族的功過如何定論,難有非黑即白的答案,這也非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疼痛帝國》中,作者以薩克勒家族史為軸心,拓展到整個製藥產業的發展,就是為了更宏觀理性的探究事件背後錯綜複雜的成因。作者說,「我寫這本書時不斷警惕自己,不要煽情,讓證據與故事說話。

他說,「雖然薩克勒家族的辯詞大都經不起驗證,但我不認為他們的本意是要讓這麼多人喪命。對我來說,故事這麼慘的原因之一在於,這是個關於理想主義的故事,像是一場過度理想化的賭局,卻不幸賭輸了。而否認與固執,讓這個家族企業無法及早認清錯誤並修正補救。」

\ OxyContin致癮的故事,2021年曾拍成影集《毒疫》/


▌如何看待新冠疫苗與現代醫學?

本書2021年4月出版之際,正值新冠肺炎Delta變異株爆發,各國政府無不努力提高疫苗施打率,作者在inverse網站訪問中談起他的矛盾心情,「這個時機出書確實有點尷尬。我在書中前半段提到輝瑞藥廠(Pfizer)在50年代如何賄賂FDA的抗生素負責人,然而就在前幾天,我施打了第二劑輝瑞新冠疫苗。」

儘管他在書中揭露了藥廠的唯利是圖與FDA的失能,他表示,「我認為人們應該去接種,這是一種妥協。你不該盲目相信科學,也不用逢科學必反,否則你將獨身背棄科學。」


——————————————
\繁體中文版,2023年3月黑體文化出版 /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電子書)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電子書)


〔資料來源〕
1. The Guardian
2. Penguin Random House
3. NPR
4. Inverse
5. New Yorker
6. CNN
7. The New York Times


作者簡介

出版界底層生物。

 延伸閱讀 

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全新增修版)

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全新增修版)

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重病的美國:大疫情時代的關鍵4堂課,我們如何反思醫療、人權與自由

重病的美國:大疫情時代的關鍵4堂課,我們如何反思醫療、人權與自由

改變你的心智:用啟靈藥物新科學探索意識運作、治療上癮及憂鬱、面對死亡與看見超脫

改變你的心智:用啟靈藥物新科學探索意識運作、治療上癮及憂鬱、面對死亡與看見超脫

植物靈藥: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又為何成為毒品?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植物靈藥: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又為何成為毒品?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22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