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2021年10月底,臉書CEO祖克伯宣布將公司名稱改為「Meta」,一時之間「元宇宙」相關話題甚囂塵上,網友甚至挖出「Metaverse」一詞是出自科幻小說大師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推出的賽博龐克(Cyberpunk)經典《潰雪》(Snow Crash),害得大師本人還發推闢謠,表示自己跟臉書完全沒有關係。
Since there seems to be growing confusion on this: I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anything that FB is up to involving the Metaverse, other than the obvious fact that they're using a term I coined in Snow Crash. There has been zero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 and FB & no biz relationship.
— Neal Stephenson (@nealstephenson) October 29, 2021
身為「元宇宙」一詞創造者,史蒂文森對最近這個詞廣為流傳表示,「我能做的只是退一步,以讚嘆的角度看待這一切。」至於相對應的VR科技,他認為重點在於廠商今後要如何把裝置做得更小巧細緻,讓穿戴VR不會是侵入式體驗。
史蒂文森的寫作風格以大膽的未來想像聞名,除了在1990年代網際網路剛問世時,便精準預測VR裝置的發明,並創造「元宇宙」一詞,2015年的鉅作《七夏娃》更是將眼光放到一個月球崩解、人類面臨生死存亡的時代。2021年11月剛推出的新作《終端震盪》(Termination Shock,暫譯),則是他初次將書寫擴張到氣候領域,以長達七百頁的篇幅描繪一則看似遠在天邊、實際上近在眼前的驚悚氣候寓言。
故事設定在距今10年左右的近未來,這時肺炎疫情來來去去,人類已能與之共存,迫在眉睫的危機,是愈演愈烈的氣候變遷。全球各地氣溫飆升,熱浪襲來,超級颶風四起,洪災連連,某些地區甚至必須像在太空中一樣穿著「地球衣」防護,許多低地國家已面臨滅頂之災。
小說主角是來自德州的大富豪 T.R.施密特(T. R. Schmidt),他從1991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Pinatubo)爆發獲得靈感,當時火山釋放大量二氧化硫到空氣中,使全球氣溫下降了將近攝氏0.5度。施密特因此想出一個打擊氣候變遷的計畫:建造「全世界最大的槍」,將二氧化硫射進平流層,協助地球冷卻。他也邀請了一些低地國家的環保人士前來德州參加高峰會,共商大計。
其中便包括荷蘭女王沙斯基亞(Frederika Mathilde Louisa Saskia),她是現任荷蘭王后瑪克西瑪(Queen Máxima)的孫女。整個故事便是以女王座機因暴風雨迫降在德州機場揭開序幕,降落過程還撞死了一群成為當地公害的野豬,幸好前軍官暨野豬獵人魯佛斯(Rufus)出手搭救。除了這三名主角外,這個宏大的故事也穿插許多小人物及次要情節,像是身世複雜的加拿大原住民武術專家,為尋根前往印度,卻不慎捲入中印邊界糾紛(沒錯,就是那個海拔超高、環境惡劣,還因雙方1996年簽訂協定不准使用槍砲,只能赤手空拳或木棍、石頭等冷兵器作戰的中印邊界)。
初讀史蒂文森的小說難免有眼花撩亂之感,但隨著這齣浩瀚的群像劇逐漸展開,線索和細節一一到位,讀來欲罷不能。在刺激的情節跟有血有肉的人物之外,《終端震盪》也有扎實的科學知識(像是二氧化硫對環境的影響)和作者對未來世界的壯麗想像,這次還延伸到全球性的環保與氣候議題,輔以牽一髮動全身的政治角力,試圖在大國的論述之外,開拓一種新的可能。
小說裡,美國被描繪為一個分崩離析的衰敗強權,因而無法插手干預瘋狂富豪的激進行為,這個設定來自史蒂文森對氣候變遷的深刻提問:「萬一政府無法拯救我們,我們何不自救?」書中,深受海平面上升危害的低地國家組成「低地聯盟」(Netherworld),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國際勢力。
為何選擇氣候變遷當成新作主題?史蒂文森在訪談中表示,自己一直都對歷史和科學很有興趣,得知歷史上曾發生過火山爆發導致全球氣溫下降時,便決定以此當作小說主題。但他也提到,朝平流層發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頂多是減緩地球氣溫上升的速度,人類仍是要致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才是正途。
他認為人類最終要朝向「零碳排」邁進,背後的道理很簡單,即便我們只是降低碳排放量,先前排放的碳仍需要上百萬年時間才能自行清除,而在這段期間內,人類依然會面臨極高氣溫,所以零碳排勢在必行,目前也出現許多新的「碳捕捉」技術。
此外,他認為現實世界中,類似的行動應該不會由一個瘋狂富豪發起,這只是為了故事創作的戲劇張力,比較可能的情況應該是,某個國家有天發現這麼做的成本更低,所以獨排眾議展開行動,當然其中也會牽涉複雜的地緣政治角力。
至於近期台灣公投鬧得沸沸揚揚的核能議題,史蒂文森也有獨到的看法,「核能發展過於快速,連核廢料該怎麼處理都還有待商榷,如今人類已經來到一個關鍵階段,迫使我們思考:使用這項科技會造成什麼風險?不使用會如何?會不會最後的補救療法本身比疾病更糟糕?」
而和台灣相同,美國的民意也越趨兩極化,重要議題無不和意識形態掛勾,成為政黨操弄的工具,針對這點,史蒂文森說,「要大家接受氣候變遷正在發生,還有碳捕捉這類新科技,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重點在於,如何說服其他數百萬人也相信同樣的事?」他以2021年西雅圖的夏季熱浪為例,氣溫無端飆升至攝氏40度,突破當地的高溫記錄(波特蘭更熱到 47度,路面都融化),又在一夕之間驟降,造成多人喪命。當然,還有最實際的問題:海平面上升。他說,「這是一件無可辯駁的事實,隨便你要抱持怎樣的意識形態,你都沒辦法否認水已經淹到門口了。」
〔資料來源〕
1.The Washington Post
2.Chicago Review of Books
3.Slate Magazine
4.TOR.com
5.Grimdark Magazine
6.CNBC
楊詠翔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每天都要聽重金屬音樂,版權新手兼還沒自由的自由譯者。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