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作家艾力克斯.帕韋西( Alex Pavesi )所寫的《第八位偵探》,是一部以解構古典偵探推理小說為起點、經過理論性的概念重組之後,再利用套匣形式展現堆疊翻轉的多變性格之作品,具有濃厚的致敬意味,卻又不失大眾閱讀樂趣。
接下來,且讓我先從較沒進入門檻的大眾閱讀角度談起。
「血型圖書」出版社編輯茱莉亞隻身來到一座小島,代表老闆和一位避世獨居的老作家格蘭見面,商討將他在1940年代早期發表、印量不到一百本的小說《白色謀殺》,重新賣給二、三十年後的現代讀者。《白色謀殺》全書收錄七個短篇,形式風格各異,有偵探就是凶手、所有嫌疑犯都是凶手、命案現場沒有人倖存(那凶手會是誰?)、甚至凶手害死自己的故事,這些都是格蘭將他先前提出的研究論文〈偵探小說中的排列〉實踐為小說的結果。因格蘭年事已高、視力不佳,茱莉亞以口述方式將故事唸給他聽,藉此校對修正原作不合常理、邏輯有誤的地方,當旁觀的我們(《第八位偵探》一書的讀者)深受這七個短篇吸引之際,心底的疑惑也愈加擴大:那些怪怪的情節是否藏有弦外之音?編輯與作者間的互動似乎別有算計?偵探故事的背後是不是存在更大的謎團陰謀?
- 「在《第八位偵探》裡頭談《白色謀殺》」這種書中書的形式,是此作的第一層套匣;
- 「在《白色謀殺》的七個推理短篇中,隱約觸及一樁真實發生的『白色謀殺』事件」這種謎中謎的形式,是此作的第二層套匣。
看似複雜的布局,正是將大眾引領至虛構小說世界的最大動力,人們總逃不開「然後呢?為什麼?告訴我真相是什麼?」的好奇天性。「如果你現在閱讀一本犯罪小說,你不可能不想知道故事將如何了結。對結局的重視是從謀殺謎案借來的。」艾力克斯.帕韋西在《第八位偵探》藉由茱莉亞與格蘭的談話透露了他的企圖,試著將讀者一步步導往「謀殺謎案」盛行的1940年代去。
講幾個你或許曾聽過的名字:阿嘉莎.克莉絲蒂、G. K. 卻斯特頓、約瑟芬.鐵伊、F. W. 克勞夫茲。倘若對這四個名字都不陌生,那麼你大概是個熟悉英美黃金時期的重度推理迷;要是都沒聽過也不打緊,帕韋西將這幾位偵探推理小說大師的功力與魅力化約為四個簡單的元素:嫌疑犯、被害人、凶手、名偵探,並且將「邏輯解謎」從中抽離出來,做為《第八位偵探》的書寫根基。
擁有數學博士學位、熱愛拼圖與開鎖遊戲的帕韋西,透過筆下角色格蘭的話語陳述:「我已經否定將偵探故事視為邏輯解謎的觀點,在後者之中,線索定義出某種唯一解法,而推演這解法的過程幾乎就像數學。然而並不是,偵探故事從來就不是數學,一切都只是巧妙的手法。」這番言論是對著重邏輯解謎、強化偵探才能的古典推理的一種解構顛覆,純化出前述四元素後另行調配組合、重新推動故事前進,哪怕直接複製了謀殺天后克莉絲蒂最知名經典的數個橋段、沿用了心證推理先鋒卻斯特頓藏樹於林的概念,都能再創趣味盎然、令人驚喜的懸疑情節,同時結合短篇敘事的精巧性格,既是致敬亦是超越的創作概念,贏得了類型圈內的高度好評,也博得追求娛樂性的大眾讀者青睞。
然而有趣的是,《白色謀殺》的創作年代是1940年,《第八位偵探》裡茱莉亞和格蘭的互動時間是1970年代,真正閱讀此作的時間,則是半個世紀後的現今,漫漫的時間長流反映了類型閱讀的變與不變,分別滿足了重度核心讀者與初接觸門外漢的不同需求。
猶記得十多年前日本作家東川篤哉的短篇小說集《推理要在晚餐後》,幽默逗趣的犯罪解謎廣受台灣讀者喜愛,雖然「晚餐後」三個字不是必要的能力發動條件,顯然暗示了其輕鬆可親的調性。「推理要在解構後」則是我對《第八位偵探》下的註腳,雖然「解構後」三個字是作者的立論核心,乍看有些學術有些硬,實際上是把近百年前偵探推理的成熟醍醐味澆灌在極富創意的敘事中,不禁令我聯想到拍出《記憶拼圖》、《頂尖對決》、《全面啟動》的克里斯多福.諾蘭,那用心咀嚼後再吐露釋放的絕妙聰明。
作者簡介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出版社文學小說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stery/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