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你說三角形應該是什麽顏色?──形狀與顏色的想像繪本《你也看見嗎?》

  • 字級


康丁斯基對形狀、線條該是什麼顏色,有強烈的設想。(圖/構成第八號,wiki


先從一份問卷談起。在《包浩斯人》(The Bauhaus Group: Six Masters of Modernism,臉譜出版)這本書裡,提到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包浩斯任教期間做過一個簡單的問卷,以「證明」幾何形狀色彩的對應關係──紙上有一個三角形、方形、圓形,請受試者填入紅、黃、藍三原色(如果願意,請寫下原因)。結果和康丁斯基自己的設想一致!相當大比例的人做出的答案是:三角形黃色、正方形紅色、圓形藍色。這更加深了他對抽象理論的信心,他的想法是「圓形是宇宙的、吸收性的、女性的、柔軟的;正方形是積極的、男性的;至於三角形,因為帶有銳角,本質上是黃色。

包浩斯人

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a Revolution in Painting

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a Revolution in Painting

現在回看這份問卷,對結果的一致有疑雲;因為我試過身邊的大人小孩,沒有人和康丁斯基的想法一致,甚至完全不同。我自己的話,會先把三角形塗成紅色(警示作用);方形塗成藍色(像大海);圓形就只能塗黃色(像星星)。我相信不致於得到相當統一的結果,雖然看起來好像很簡單。

那麽再回看當時的包浩斯校園內,學生們把康丁斯基視為男神,大部是相信他、追隨他,或是無力質疑他;老師們當然有不服者,但也奈何不了他。

康丁斯基對於這個議題一派獨斷。他堅持所有的曲線都是圓形的一部分,都該畫成藍色,所有直線都是紅色,所有尖角都是黃色。
(《包浩斯人》,頁269)

如果接續康丁斯基上面的想法,還可以再做一份問卷:請在三角形、方形、圓形裡填入男人、女人、小孩三者。或是只要填入男人、女人即可。或是為男人、女人填入任一個三原色。

無論如何,這是一份不該有正確答案的問卷,但確是喚起我們對形狀和顏色的感知或討論。

接著來看這本探討線條、形狀、顏色(lines, shapes, colors)的繪本《你也看見嗎?》Do you see what I see?),封面出現了方形、圓形、三角形,作者海倫.波頓(Helen Borten)分別填入的三原色和康丁斯基不一(只有方形「巧合」),她也在圖中一併說明了她的理由:方形是紅色(房子)、圓形是黃色(花朵)、三角形是藍色(帆船),她是以物體外形聯結它們常見的顏色。

你也看見嗎?你也看見嗎?

Do You See What I See?

Do You See What I See?

既然是一本要談造型的畫,作者用了像木刻版畫那樣粗黑、以求明顯的線條,顏色則精簡為三原色,並依序談了:線、形狀、顏色(這三者結合成「圖」),光是「」就寫了好幾頁,除了直、橫、斜之外,還有鋸齒線(如下圖)、波浪線;有像蜘蛛網那麽細緻的線、有也像鐡牢那樣筆直粗壯的線;有像鐡絲網籬笆那樣扭曲粗刺的線、有像媽媽針線盒裡那樣細滑的線——有肥的線、瘦的線;膽小的線、大膽的線;蠕動的線、直直的線;硬的線、軟的線;毛茸茸的線、滑順的線;快的線、慢的線。

以鱷魚的牙齒表現鋸齒線。(圖/Do you see what I see? 內頁)

 

點線面(全新修訂版)

點線面(全新修訂版)

作者所做的是盡可能羅列、列舉、提出可能性。康丁斯基那本有名的《點線面》,我承認我沒有看懂,只偶爾看懂了幾個句子。看這幾句和「線」有關的「理論」:

(線)橫躺是時冷漠、直立時熱情、斜倚時不冷不熱。…直線、之字線和曲線依序是新生、青春和成熟。(摘自《包浩斯人》,頁281)

好像有道理;但我們同時看看Do you see what I see?  裡對橫線的解讀:

橫線一條一條並排,讓我覺得平靜祥和。我想著無盡的田野橫越鄉間。我也想起像根木頭那樣漂浮在湖面上。(下圖)

橫線讓海倫.波頓想到像根木頭那樣漂浮在湖面上。(圖/Do you see what I see? 內頁)


而「斜倚時不冷不熱」的「斜線」呢?文字就不囉嗦了,作者畫了三個小孩,一個站在滑雪板由下往上衝、一個在滑梯、一個在玩蹺蹺板。(下圖) 

以三個孩子正在從事的活動表現斜線。(圖/Do you see what I see? 內頁)


再看克利(Paul Klee)在包浩斯課堂上如何談「線」:

有些線條你寧願帶它去醫院,因為你擔心它快死了,有些線條則是多到無須煩惱。筆直的線條很健康,歪斜的線條生了病;如果它躺著,你得說那是它最想要的。(摘自《包浩斯人》,頁151)

沒有對錯、沒有答案,我們不需要盲從誰、相信誰、反駁誰,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無論如何,有句真理叫「方便答案是蠢答案」。

說回這書名「你看見我看見的嗎?」怎覺有種「老師」口吻,為什麼我要「看見你看見的」呢?想想似乎大人對小孩常有這樣的口吻,甚至是大人對大人間——我可以向你表達「我所見」,但是你不一定要認同或跟隨我,不然久而久之會令人失去獨立思考能力的。若改成「你看見了嗎?」則更親和,雖本書兼具美感詩意,但書中不時出現這種句型「我看見……,你看見了嗎?」也許、無意間露出的「高者」姿態,這也是我引以為戒的;或者這僅是我的多慮,作者只是單純想在一個句子裡強調、出現兩次see字,她後來還有Do You Hear What I Hear?(中譯本《你也聽見嗎?》Do you move as I do?Do You Go Where I Go?(這兩本沒有再版);但是它不失為一本很棒的「藝術入門」繪本,而且早在1959年就出版了呢!

Do You Hear What I Hear?

Do You Hear What I Hear?

你也聽見嗎?

你也聽見嗎?



作者簡介

本名不重要。出生於大馬。高中畢業後赴台灣迄今。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老貓簡史》《幫我換藥》
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策劃、翻譯《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
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另也在博客來OKAPI寫繪本專欄文。
偶開成人創作課。獲國藝會視覺藝術、文學補助數次。目前苟生台北。

Fb/IG/website keyword:馬尼尼為 maniniwei


 延伸閱讀 
包浩斯關鍵故事100:最簡明的新世代版本,讀過就像看了一場百年紀念特展

包浩斯關鍵故事100:最簡明的新世代版本,讀過就像看了一場百年紀念特展

包浩斯的女性藝術家:45位被遺忘的女性紀錄

包浩斯的女性藝術家:45位被遺忘的女性紀錄

包浩斯:World of Art 2021【修訂版】

包浩斯:World of Art 2021【修訂版】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包浩斯 100 週年紀念版)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包浩斯 100 週年紀念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地球日 反思環境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世界地球日 從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到山岳知識,擴及人與環境,包含觀光產業與我們賴以維生的飲食供應鏈連結到經濟層面,讓我們一同反思環境與日常之間的關聯。

187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