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可以「拿來演」的繪本?看編舞家如何把繪本變成一齣紙上劇場

  • 字級


大部分的繪本以一張張優美的圖為基本概念出發,從甲地翻頁到乙地到丙地;或同時在時空跳躍,從甲時光到乙時光到丙時光;並結合情節(角色、動作)做為推進的方向。

有一位編舞家除了對舞蹈、兒童劇場很有興趣,對繪本製作也很有想法,他是雷米.查利普(Remy Charlip),在60年代活躍於前衛舞蹈、劇場表演界,和約翰.凱吉(John Cage)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同處一時代屋頂下(前者為音樂家、後者為舞者,兩人是長達40年的生活及工作伴侶)。雷米.查利普也是模斯.康寧漢舞團創辦成員之一,更是長達11年的舞團成員。

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要一窺這些前衛的藝術氛圍,可讀凱吉的《心動之處》,關於「偶發」、「跨界」、「有/無」哲學等想法,至今讀來都還令人覺得清新。摘一段凱吉的學生對他的回憶:

看到凱吉把一個粉紅珍珠牌的橡皮擦插在鋼琴琴弦之間,製造出沉悶、有如鐘聲的聲音。「好聽」凱吉在聲音消逝時說道,希金斯的頭腦中很快充滿各種想法。/我們在凱吉班上碰到最棒的事情是他給人「任何事情都會發生」的感覺,至少是「可能發生」。之前的經驗讓我們對規模和可能性有所估量,但凱吉打開了接觸新觀念的門,「讓我們容易運用更小的規模,擁有更多可能性」。

繪本,也可視為一種「很小的規模」同時「擁有更多可能性」吧。

可能因為舞者背景使然,他將繪本做為一場13幕以上的靜止劇場,他對繪本背後概念的創新、節奏的興趣,可從他第一本繪本《來扮裝開派對吧!》Dress up and let's have a party看出重要端倪(本書50年代出版、2018年再版)。

Dress Up and Let’s Have a Party

Dress Up and Let's Have a Party

全書除了最後一頁的演員謝幕大合照之外,「奇怪的是」主角都偏左右兩端,有意識地閃掉正中間版心的裝訂線,中央形成一大空白,每頁皆如此。這好像是書本攤開真的成了一座舞台,演員從舞台左右兩側進出;再者,這中間的空白,藉由左右兩側角色的動作,讀者可以自行腦補中間的過程,自行想像演員從左側出場到右側退場之間的動作。

另外,本書也是表演藝術的紙上手冊,可以拿它來設計成一堂表演課,或真的轉換成短短的劇作。不論是兩位孩子共穿一件大人裙、大人長袖襯衫(像一隻大象)、裹在麻袋、枕頭套裡走路、蓋在毯子下匍匐前進……都是會令小朋友興奮十足、笑聲連連的表演體驗。

Dress up and let's have a party的畫面就像一個靜止劇場。(圖/Dress up and let's have a party內頁)

 

Thirteen

Thirteen

It looks like snowIt looks like snow

他對繪本最具實驗性的概念高峰,應該是「空白繪本」It looks like snow之前介紹過)和《十三》Thirteen——為什麼一本繪本可以容納13則故事(或說13本繪本)?而且這本書自己的「縮小版」也在書裡面頁頁出現,讀者必需翻13次才能看得完(一次看一則),而且倒數的頁碼放得超級大,由13開始「大聲」倒數。

這裡頭的故事至少有兩個很明顯的舞台劇:一個是A perfect day(後來也成為他最後一本繪本,但內容不盡相同);還有一則取自《灰姑娘》「試鞋記」,每一頁都是試鞋不成(各種表演性的試鞋動作),角色一再喊「It doesn't fit」,最後來到一個誇張的胖女人試鞋「it fits」!

《十三》容納了13則故事,讀者必需翻13次才能看完。中間下方有一則「試鞋記」。(圖/Thirteen內頁)


幸運的內德

幸運的內德

他在台灣唯一的中譯本幸運的內德是他的早期作品,全書以「真幸運!」、「真倒楣!」做為強烈戲劇感的「起/落」轉折,一頁幸運、一頁倒楣地推進故事,這本書已經突破舞台圍牆、超越現實基礎——很難直接演了(其實也可以挑戰),但是它簡單的節奏性對創作者還是頗具啟發。

《幸運的內德》以「真幸運!」、「真倒楣!」做為強烈戲劇感的「起/落」轉折。(圖/《幸運的內德》內頁)

Harrison Loved His Umbrella

Harrison Loved His Umbrella

還有一位編舞家也寫繪本的是羅達.萊文(Rhoda Levine),她有一本《哈利森喜歡他的雨傘》Harrison Loved his Umbrella,故事講的是一位不論走到哪、做什麽事都撐著傘的小孩。吃飯時撐傘、睡覺時撐傘,在戶外不下雨撐傘還好,在家裡一切都顯得礙眼了;更可怕的是那一班小孩都學了他撐傘,家長們「已經很久沒看到小孩的臉」,還開會要解決這問題,其中一個建議是買新玩具給小孩讓他們忘記傘,不過,孩子們還是持續在傘下玩新玩具,有些把傘當成是一頂新帽子……先不說破結尾,不過,這就像很多孩子的問題一樣,不知不覺地,問題就會像長出新牙齒一樣沒事了。

《哈利森喜歡他的雨傘》有一位不論走到哪、做什麽事都撐傘的小孩。(圖/Harrison Loved his Umbrella 內頁)


這本書的「傘」情節是很有劇場感的,特別是小小孩拿著超大的傘遮住半張臉的畫面,又由一到多個小孩撐傘的遞增變化、父母的身高和小孩撐傘的高底差、小孩們撐傘跳舞的畫面、一排撐傘吃飯的畫面……

進入正文前的這幾個畫面,也都有鮮活的舞蹈感(雖然繪者卡拉.庫絲金〔Karla Kuskin〕不是舞者,她用黑白與幾種暖色突顯了「傘」),繪本幾乎成為一頁頁的舞台定格畫面:

人與傘的互動畫面,有著鮮活的舞蹈感。(圖/Harrison Loved his Umbrella內頁)


是不是還有更多由表演藝術家寫、畫的繪本呢?或是具表演性質的繪本、「舞台繪本」?(當然,前提是他們本身對繪本就有興趣,而非一時湊熱鬧之作。)

僅此抛玉引玉了。



作者簡介

本名不重要。出生於大馬。高中畢業後赴台灣迄今。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老貓簡史》《幫我換藥》
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
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另也在博客來OKAPI寫繪本專欄文。
偶開成人創作課。獲國藝會視覺藝術、文學補助數次。目前苟生台北。

Fb/IG/website keyword:馬尼尼為 maniniwei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言論自由日 長大後,你也開始隱藏、審查自己的聲音嗎?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自焚明志,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噤聲,恐怕難以想像那種恐怖。限制言論自由的影響甚大,包含歷史的斷裂、名士的殞落、藝術文化的斷層等等。透過五篇文章,一起體會自由的可貴。

34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