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一個美好實在的創作年代──丁曉雯《我們的音樂課》

  • 字級


丁曉雯-1
(攝影/蘇國輝)

黃國倫、凃佩岑、張清芳林志炫、楊海薇(《犀利人妻》編劇)、詹育彰(醫美名醫)林隆璇江明學、何方、楊培安張雨生、黃安、薛忠銘、董運昌……這些名人們,都曾經站在同一個舞台,這個舞台,就叫大學城。

愛唱歌的單純力量
1983那年,或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還沒出生,但這個年份卻標示出台灣一個低調卻美好的創作年代起點──70至80年代,台灣大學圈開始興起一股「唱自已的歌」的民歌風潮,那時候所創作出的歌曲多半清新、歌詞簡單、意境寬廣、思想扎實純樸,很多歌曲現在都還為人所傳唱,像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葉佳修〈鄉間小路〉。那時,台視順應潮流推出屬於大學生的節目「大學城」,尤其以「校園歌唱」單元最受好評,雖然節目於兩年後因收視率壓力停播,但這股創作音樂的質樸力量卻因為熱情而繼續延續下去,每屆選定一所大學校園做為發表場所,並延用「大學城」之名舉辦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而這一辦就辦了十屆(1984-1993年)。

我們的音樂課:記大學城1983~1993-影響台灣80’s後的音樂創作力(附贈丁曉雯最新創作「我們的歌」單曲CD)
我們的音樂課:記大學城1983~1993-影響台灣80’s後的音樂創作力
《我們的音樂課:記大學城1983-1993》編著者丁曉雯,自第二屈大學城創作歌謠比賽出身,當年參賽時她還是個輔大大傳系學生,現今己是歌壇知名創作人以及各大歌唱比賽評審。

談起昔日音樂比賽與現今的素人歌唱比賽的差異,丁曉雯說,「當時我們參加比賽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愛音樂。」但現在的選秀節目,幾乎等同「造星運動」,為了讓節目更有看頭,參賽者都變成「類」明星,在尚未擁有豐富舞台表演經驗前,已經在舞台上享盡了所有明星的條件。反觀那個只有三台,民風純樸,資源匱乏的時代,一個比賽集合了各地愛音樂的大學生,「雖然大家知道彼此是競爭者,但只有想要表現好的心情,沒有想要打死誰的心態。」當時的比賽現場,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打點,沒有外力協助,包括你自己的外型;比賽也不是在選等著出片的明星,才華比炫技重要,因此外型、造型、現場聲勢這類的「排場」就不重要了。「當時的參賽者,後來幾乎都會變成很好的朋友,我們都會彼此支援,甚至還會幫彼此化妝。」

書裡有張照片,是當時已具名氣的張清芳,站在丁曉雯旁指點她如何梳化。這張照片裡感受得出,在那個凡事都需自力救濟的舞台下,參賽者確實容易培養出較深厚的革命情感。談到張清芳,丁曉雯說她是個很好的「一步一腳印,做出好成績」的範例,「張清芳是大學城的模範生,每屆比賽都參加;而且她第一次參賽還是大學城在台視開播節目的時期,當時的她還沒獲獎,即使後來被點將唱片簽約成了明星,卻沒有明星架子,還會回來參加比賽。」

丁曉雯-3
張清芳(右)熱心指點丁曉雯梳化(圖/時周文化提供)

丁曉雯想紀錄的就是這種精神,她不是要緬懷一段美好的過去,而是希望記錄下當時的歌手如何著重原創性,如何透過一次次參賽累積舞台實力,不急著一夕成名,不急著當明星,「我希望這些好的精神,能延續到現在。」

只是編著 不探八卦

每種創作都有它困難的地方,但做田野口述,確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光看這本書的副書名「記大學城1983-1993」,要把一段十年的歷史濃縮在一本書裡,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丁曉雯雖然是創作人,卻不曾寫過書,她只是動了要寫這個書的念頭後,就硬著頭皮在六個月內把書給寫完了。

丁曉雯-2
(攝影/蘇國輝)
書寫過程中她發現,這十年的資料很多都是不全的,比如得獎名單,goolge來的、維基百科上面寫的都不盡正確,「我只能去找一些自己有存檔的,或從朋友那的舊資料交叉比對,也很幸運地也找到當時大學城的歌迷,調到幾屆的表演錄影帶,就這樣慢慢一筆筆把正確名單建立完全。」

因為性格上的嚴謹,丁曉雯在這本書掛名「編著」,而非「作者」,甚至,閱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她提到自己時從來不用「我」,而是用自己的名字做為指稱;提到名人時,也沒有刻意放大名人的故事,或其他跟音樂無關的八卦,純粹談當時這些名人在這比賽裡的角色,還有當時他們做了什麼跟創作有關的事。丁曉雯說,「我只是整理出一段歷史讓大家知道,並不是『原創』了什麼。而且,唯有客觀,才能讓歷史更清楚呈現,所以這本書裡沒有『我』,只有在那個年代的『丁曉雯』。」

只是個開始
紀錄完了那個美好年代,然後呢?「這只是個開始,」丁曉雯說,「我會做更多的事,像是演唱會、創作平台……讓更多更好的音樂創作讓人聽見。」

1983-1993,一個被紀錄完成,實在美好的音樂年代;2012-?,或許是另一個即將被紀錄的音樂年代。我們等待,丁曉雯創作的下一個美好未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記得自己與他人歷史上的每一道傷痕,並繼續在這裡與那裡談論它們。」

天安門事件已過去32年,在中國仍然是一個禁詞,今日香港,不只日曆上逐漸隱形的數字,黑衣燭光亦可能觸法,這個世界「曾經有一個把槍口對準人民的國家。太過光怪陸離,想不通。但知道,就不會忘。」

14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