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正向思考」本身有問題嗎?失控的究竟是什麼?──讀《失控的正向思考》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失控的正向思考》再版了。這是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系列著作中相當知名的一本,相較於她在《我在底層的生活》實際投入並觀察窮忙忙窮的階級經驗,本書則是深入美國的教會、企業、心理學界與靈性產業,探索「正向思考」這個集體幻象如何削弱整個國家。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

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新版)

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新版)


何謂「失控」的正向思考?艾倫瑞克指出,這是一種很強的意識型態,認為「深陷困境時,如果能往好處看,化苦為樂,那你就會覺得眼前的情況非常美好,還會大幅改善。」換言之,正向思考是在你遇到挫折失敗時,大家都叫你「往好處看、想開一點」;而失控的正向思考,則是某種集體教條式的發展,「為了讓事情改善,你應該想開一點」,如果情況沒改善,那你「應該更樂觀」,或者如果你一直很低潮,是你自己的問題,因為「想開一點就一定會快樂起來的」。

從自己罹患乳癌的經驗出發,艾倫瑞克生動地描述環繞在乳癌患者身邊的各種打氣商品,包括戴著粉紅絲帶的泰迪熊,而那種集體氣氛是如何令人窒息:

我在 [乳癌患者支持團體] 的留言版上發言,以生氣為標題,簡短列出留言,包括化療使我渾身無力,保險公司堅持不理賠,環境中有致癌物質等,其中最大膽的怨言就是「粉紅絲帶真是愚蠢的東西」。

[…] 大部分網友都異口同聲譴責我。網友蘇姬說,「我真的不想說出口,但你面對這一切的態度的確很糟糕,這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網友瑪莉比較有耐心,「 […] 你必須把精力用在對的地方,想辦法活得更平靜、更快樂 […] 不論能再活一年或五十一年,若活在憤怒與痛苦當中,那真的是浪費生命啊。」也有人認為我瘋了,「你得趕快去找人諮商,越快越好,拜託,趕快去求救。」(p.54-55)

其實正向思考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它的失控作者指出,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讓人昧於現實(例如不斷強調:癌症是禮物、會使你更堅強、也是你改頭換面的機會),但疾病本身,怎麼可能沒有痛苦與挫折?甚而,當它變成一種集體行動後,創造出一個「只能正向的世界」,讓個人的負面情緒變成一種異議,甚至是一種背叛,再而自我咎責,怪罪自己的負面。

艾倫瑞克進一步深入美國的靈性產業,探訪正向思考的經濟體。在美國演講人年會(正向思考推銷員的重要聚會),她紀錄喬.維泰利《零極限》/夏威夷療法作者)的言論:時時刻刻在腦子裡說『我愛你』,就能治癒所有需要治癒的創傷。但真的嗎?所有挑戰都只存在心裡,用意志力就可以輕鬆克服嗎?心靈活動真的能影響物質世界嗎?艾倫瑞克直截了當地說,所謂「吸引力法則」(向宇宙提出請求→堅信不移→最後就能獲得)是明明白白的胡扯——人的思想沒有物質的特性,以心靈克服物質障礙是毫無科學基礎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艾倫瑞克並沒有針對特定的靈性流派,也沒有進入某個靈修團體深入調查(有別於她在前作《我在底層的生活》中實際體驗、長時間記錄自己的轉變),相對的,她廣泛地搜尋、閱讀、比較,找出靈性產業中取巧、偷吃步的一面。

其實正向思考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它的失控。


她整理出提倡正向思考的練習有兩種傾向:「假裝正向」和「疏遠他人」。因為職場上沒人喜歡負面的員工,所以你最好保持微笑、保持正向舉止。甚至站在企業的角度,更可以訓練員工表現出熱情與關心的舉止,像卡內基從1936年銷售至今的人性的弱點就說:不想微笑時該怎麼辦呢? […] 強迫自己微笑。獨處時,強迫自己吹吹口哨或哼哼歌曲。(p.81) 另外,也有說法支持人們擺脫掉那些負能量的人,例如《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就建議大家遠離負向的人,找出生活中會掃興的情況或人,遠離這類情況,與這種人脫離關係。若家中有這種人,盡量別跟他們在一起。(p.84) 這樣的正向思考有兩個明顯的問題:

  1. 「假裝正向」是非常耗能的,會有情緒耗竭的問題。如果有負向情緒的人受到集體排斥,會讓人對於自己的負向情緒更加恐懼,更加引發人們假裝正向。
  2. 「疏遠他人」活進自己的小圈圈裡也是一種昧於現實。書中引用了幾位提倡正向思考的意見領袖,他們認為要避免負面新聞。

這類「遠離能量吸血鬼,多說好話做好事」的說法,相信台灣讀者並不陌生,但顯然,這並不是人們真實的感受,反而每天來點負能量、各種靠北粉專,滿滿記錄著平凡人的憤怒憂鬱挫折,才是我們的真實面目。

究竟是什麼讓正向思考失控?艾倫瑞克指出一項神學上的歷史根源,也指出現代心理學如何跟新聞與企業結合,創造出一個正向心理學的激勵產業鏈。首先,正向思考是因為廣泛的負向思考才出現的——曾經,盛行於美國的喀爾文主義讓新教徒非常不快樂、充滿罪惡感,只能透過無止盡的辛勤工作獲得救贖。於19世紀成立的基督科學教(Christian Science)正是對此的反撲:認為物質世界並不存在,世界上只有思想、心靈、精神,美德、關愛,因此疾病或貧困都只是短暫的錯覺。

我認為說明基督科學教最好的例子,來自《艾倫秀》的一段笑話: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從小在基督科學教家庭長大,13歲之前從來沒打過任何疫苗,也沒有看過醫生。某天,她騎腳踏車摔了一跤,傷口深可見骨。她爸爸對她說,你要知道,世上是沒有痛苦的,除非你心裡接受有痛苦這回事;但小艾倫很誠實地回答,呃,可是我的骨頭現在就以其物質姿態來到這個物質世界了。拜託救我。然後就昏過去了。

\\艾倫.狄珍妮從小在基督科學教家庭長大//


顯然,為了回應嚴厲律己的喀爾文教派,崇尚心靈價值的基督科學教走上另一個極端——這也是美國更近期「成功神學」的一個根源,認為只要不斷改造自己,不斷「要」,有一天,所有的渴望都會變成實相。甚至,為了吸引教友,許多超大教會(mega church)完全轉向,只提供親切、友善的「服務」,像是電影院般的座椅、好聽的音樂、激勵人心的講道、完備的社交機會與育兒設施,甚至完全捨棄了十字架,只為了不讓訪客感到壓力。完全跳過了認罪與救贖的基督教會,還能算是基督信仰的實踐者嗎?當然不。於此,這些宗教群體僅僅剩下基督教會的一點形體,但完全吸納了正向思考的靈魂。

除了基督信仰,現代心理學也是正向思考的孵化器。心理學家雖不像那些提倡正向思考的作家或靈性大師鼓勵人致富、或相信吸引力法則,不過,心理學家也想知道人們如何取得快樂,以及其隨之而來的好處,例如健康與長壽。

平心而論,艾倫瑞克對於正向心理學的批判相對溫和。第一,她指出方法論上有很多粗糙的地方。比方說,到底要如何衡量快樂呢?2001 年著名的「修女研究」 證明了快樂的修女活得比不快樂的修女久,但艾倫瑞克認為,此研究的資料是修女於1930年代時寫下的自述,正向情緒的內容跟快樂是相等的嗎?還倒不如說,文筆好、善於表達的人,能夠保有活躍的腦部活動,晚年不容易得阿茲海默症呢。同時,快樂跟健康之間的關聯,因果關係為何?或許是健康使人快樂,而非快樂帶給人長壽,例如,身體健康的人當然很快樂,而保持心情愉快對於抑制癌細胞沒有效果。

第二項批判,來自於新聞媒體對正向心理學以偏概全的報導。比方說,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嗎?其實研究結果有正有負,而且定論的範圍是保守的,對於還沒有完全證實的假說也接受不確定性(「提出的理論框架有助於下一步研究」),但媒體的詮釋可能是片段、誇大的定論。艾倫瑞克追蹤幾位心理學家,發現他們的研究其實相對保守,但是在媒體上,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後來在訪談中,我談到她獲獎時,她告訴我,若是研究成果不符合眾人預期,別說坦伯頓獎,什麼獎都得不到。」(p.232)

看來,人們真的非常渴望好消息非常希望自己的好心情能夠帶來一切好事,不只財富,也包括健康與長壽。即使是科學,也無法完全脫離這一整套「媒體/企業/市場」的邏輯,而必須以某種特定的形象與敘事現身。無獨有偶地,艾倫瑞克同時發現,其實快樂心理學也出版非常多科普書籍,銷路良好,甚至也有不少人架設網站販售教練課程,推銷使人變快樂的各種秘訣呢。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建議才不算失控,而是有用的正向思考呢?

艾倫瑞克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從她的分析,隱然可得出幾項結論:

  1. 接受現實。
  2. 承認痛苦。
  3. 活在開放的社群當中。

持平地說,人的思想確實有很大的力量,但未必是因為頻率可以共振,憑空吸來財富或真愛;而是因為人的「信念會帶來行動」,行動確實可以創造財富,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者在書中反覆推演的,是一項深刻的提醒:人們的靈性實踐並不外於這個世界,如果資本主義可以剝削勞動成果,那麼正向思考也會被企業用來控制員工。如果宗教領袖會走上譁眾取寵的道路,那麼正向思考也可以成為糖衣,用以吸引大批人潮。如果科學渴望世俗的影響力,那麼正向思考當然也可以成為討喜的知識商品,獲得大量的鎂光燈與投資經費。

那該怎麼辦呢?或許,如同艾倫瑞克在書中的簡單建議——想抱怨就抱怨吧、無私的貢獻行動會帶來快樂——你不一定需要正向思考。時有挫折、時有回饋的生活是真實的,而接受這樣的真實,才是心靈平靜喜悅的根本。


作者簡介

1986年生,高雄人,作家,學術工作者。臺大法律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律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中文創作以散文為主,以平實的生活紀錄探討政治性別議題,近有政治、文學評論散見報導者、端傳媒、故事、女人迷、OKAPI。著有《台北女生》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845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8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