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勵志的書籍很多,女性讀者眾,女性作者也多;但帶著陰柔氣質的男性寫勵志書,分享人生觀,就有點意思了。
日本男公關界的傳奇人物 Roland ,於今年初在台灣出版個人名言錄《ROLAND 我,和我以外的。》,其實,應該說是狂言語錄更加貼切。「世界上只有兩種男人,我,和我以外的」,而我存在在這世界上,「是為了被人需要、受世人矚目、讓世人狂熱」。
一頭長金髮又擦著粉色唇蜜的 Roland ,像是從少女漫畫走出來的虛擬人物。少年時代曾經是個足球員,後來卻未能順利入選國家隊。雖然也進入大學就讀,但立刻就決定這不是自己要的人生,很快休學投入男公關事業。在新宿白手起家(「也有一天只能吃一個便利超商麵包的時期」),有過意氣風發的時候,也有過客戶欠款與經營不善的時候。始終對自己保持著信心,自視為歌舞伎町第一的男公關, Roland 不斷調整與努力,現在也在媒體與業界獲得帝王般的肯定與認可。
男公關真是一種神奇的生物。靠美貌吃飯,但不只靠美貌出頭的男人。
(圖/《ROLAND 我,和我以外的。》內頁)
Roland 不斷強調,男人當然要美。美就是力量。這概念從男公關口中說出來,像是轉了幾圈才繞出迷宮的真理,依舊是真理。當女人深陷於打扮或不打扮的自我批判——而女性主義者深陷於美貌產業的階級紛爭、父權結構與能動性之間的糾葛辯證——能聽到頭號紅牌男公關理直氣壯地說一句:「人就是要美啊!」我莫名其妙地鬆了一口氣。是啊,重視美貌裡頭仍然有一種頂天立地的紀律與信心,是生而為人的根本;即使美貌在性別權力鬥爭裡變成一種貨幣,在男女之間交易,在市場上買賣,但美貌到底仍然是一種力量,才成為爭奪的主題。
力量要被握在自己手裡。Roland 很愛給男人的美貌下定義:
「無法帥氣穿著晚宴服的男人,根本不是男人。」
衣裝是自我的延伸。在 Roland 所指稱的脈絡中,晚宴服象徵著一種對工作、對自我的重視。由於外表與工作都是自我實現的重要面向,無法尊重自己工作與外表的人,絕不是個尊重自己的人,也難以獲得他人的尊敬。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注定要駕馭晚宴服的啊,但找到適合自己的裝扮,確實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有許多男性都以不修邊幅為傲,甚至輕視嘲諷其他重視妝容的男人。這種態度已經不合時宜了唷,Roland 說:
「如果總是穿著運動服,就會漸漸變成適合穿運動服的人。」
這種口氣,讓我忍不住想到《神隱少女》的千尋對著已經變成豬的父母大喊:「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不願意掌握美的力量的男人,會被時代淘汰的喔,這樣的提醒。
(圖/《ROLAND 我,和我以外的。》內頁)
男人女人,到底,人都是相似相通而可以同理同進的。對於美的追求是如此,對於失敗的態度也是如此。閱讀 Roland 的故事,讓我想到台灣網紅——不,說錯了,是國際美人鍾明軒的《我決定我是誰》。我喜歡他們都如此誠實而坦白地面對自己過去的挫折。
鍾明軒的故事,在我看來,勵志程度可比擬為這世代《汪洋中的一條船》。幸而,故事還沒完,一路往勇氣的方向前進。鍾明軒12歲就在網路上爆紅,受網路霸凌,隨後母親自殺。經營網紅事業,他自詡為國際美人,但他的陰柔氣質招來許多批評,酸民如影隨形。
一開始,這些網路與媒體言論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酸民的嗅覺十分敏銳,能精準地咬在傷口深的地方,並於未來幾年內都在心中留下傷疤。」不過,你會老我會長大,美人沒有在怕的,現在能夠一句話直指核心:
「酸民其實是鐵粉……如影隨形,奉獻自己成為我的影子,比大部分的粉絲還要認真追隨。」
如同 Roland 清楚地認知到美的力量,並將其收為己用;鍾明軒也施展了傑出的一手,將酸民的惡意轉化成幫助自己扶搖直上的注意力:
「我深感榮幸...明明每次點進來吐槽對我都是百利無一害,他們越點,觸及率越高,看得越完整,Youtube 還能更確實地計算點閱率。」
人人都只知道一種失敗的方式,就是他自己的那一種。因為傷害發生在裡面,若無內部的弱點,外力也無法造成影響;反過來說,人人也都只有一種成功的方式,就是他自己的那一種。心裡的弱點會被外部的問題勾引出來,正是面對的時候,也才正是成功的契機。
面對傷害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多種策略。鍾明軒的建議有務實的(打不過,先跑再說),也有劃界線的(「為什麼要讓別人來界定我,管他們去死!」),還有積極的(不要活在過去)。對較為年輕的國際美人鐘明軒,以及較為老成的 Roland,可以看到一種清楚的成長軌跡:面對生命中的挫敗,先接納,再成長,放不下,就帶著走。走著走著,有一天就會成長大到有力氣去原諒了。
即使是始終都自我感覺相當良好的 Roland,也會有輸的時候喔,他說,即使像是神一般的梅西,踢罰球也會踢歪的。不過在很辛苦的時候,強烈的反抗、復仇之心是很好的夥伴;在沒有自信的時候,也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有自信,只要假裝有自信就可以了。年輕的鍾明軒也說,至今仍然無法原諒那些曾經霸凌過自己的人,可是,也早就學會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支持自己變得強大,而那些霸凌者永遠也無法學會他強大的方式。現在無法原諒、無法和解也是正常的;有一天,當自己獲得完滿的成功時,就會有能力感謝那些人了。
「這些人,是否是為了這一天,為了讓我看到這般景色而存在的呢?只要這麼一想,我就會非常喜愛他們。」(Roland, p.190)
勵志成長書籍向來是「行動」的文字,並不時興細描深描,鏡花水月。前幾年相當熱門的阿德勒心理學——人都是朝著目標而行動——隱隱與此二人的書寫相符。人若是為了擺爛,會找出各式各樣的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停滯,認為是別人造成我現在的困境,並且一直沉溺在過去。但如果心有願景,有具體的目標,人就有行動的可能。
Roland 說,我生來是為了受人矚目;而鍾明軒說,我真的覺得我自己長得好漂亮。美並不膚淺,美很有力量。美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過去,治癒傷害,並且一路前進。他們的文字讀來淺白直接,像是臉書的長篇貼文,像是口述備忘錄,甚至可以在書裡直接做成字卡。一頁頁讀來,都是信心喊話,鼓勵人走出過去,面向未來,全力以赴。
若有人問,這種心靈雞湯,在這個年代,有何成書的價值?
唔,按鐘明軒的說法:「喜歡書的人就買,不喜歡的人就滾開。」
你買不買是你的事,反正我是買了,而且我很喜歡。我樂意接受他們的夸夸其談,給我行動的勇氣。
作者簡介
1986年生,高雄人,作家,學術工作者。臺大法律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律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中文創作以散文為主,以平實的生活紀錄探討政治性別議題,近有政治、文學評論散見報導者、端傳媒、故事、女人迷、OKAPI。著有《台北女生》。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