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用繪本串起社區街坊的「兒童國」──拜訪繪本作家伊莎貝爾.阿瑟諾(Isabelle Arsenault)

  • 字級



伊莎貝爾・阿瑟諾(Isabelle Arsenault, 1978-)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現居於蒙特婁。以素色畫面進入電腦邊換顏色,圖層分明,使用鉛筆、顏色鉛筆、彩色墨水。重要作品有:《蜜蜂》《候鳥:季節性移工家庭的故事》《寵物不見了》《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蜜蜂

蜜蜂

候鳥:季節性移工家庭的故事

候鳥:季節性移工家庭的故事

寵物不見了

寵物不見了

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繪本作家、插畫家伊莎貝爾.阿瑟諾(Isabelle Arsenault)(攝影/賴嘉綾)


阿瑟諾原來在插畫領域,有了孩子之後,開始嚴肅思考未來的工作規劃。她原本的工作方式一直來自雜誌或專案邀約,有些斷斷續續,不覺得很順心。也因為孩子,她開始與孩子共讀繪本,接觸多了,漸漸喜歡這個形式的書。她的第一本繪本是《高更之心》(Mr. Gauguin's Heart,這是少數談到畫家高更(Paul Gauguin)的繪本,著墨於年少高更在父喪之後的心情與留在心裡的那段情結,在加拿大得到「總督賞」的法語類童書獎。後來她與許多文字作家合作,像是以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的詩所創作的My Letter to the World;與劇作家芬妮.布莉特(Fanny Britt)很有默契地合作了兩本圖像小說《簡愛,狐狸與我》Jane, the Fox & me)、《路易。青春。練習曲》Louis Undercover,並由她先生的出版社出版。

Mr. Gauguin’s Heart

Mr. Gauguin's Heart

My Letter to the WorldMy Letter to the World

簡愛,狐狸與我

簡愛,狐狸與我

路易。青春。練習曲

路易。青春。練習曲


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2013年推出Once Upon the Northern Night 後,她被紐約最火紅的繪本經紀人克絲汀.霍爾(Kirsten Hall,也是《蜜蜂》文字作者。我趁她們簽書之便,在紐約市的Books of Wonder書店訪問了阿瑟諾)相中並簽下經紀約,在更有效率的經紀制度下完成一本本好書。尤其是2017年得到波隆那拉加茲大獎(Bologna Ragazzi Award)的《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Cloth Lullaby),就是她直接與美國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書。

經由霍爾接洽,這本關於藝術家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故事,著重其童年到初成年的這段時間,由Cameron Kids出版社的一位資深編輯Amy Novesky為文字作者,Abrams出版社出版。身為繪者,阿瑟諾無夜無日地研究布爾喬亞,從展覽紀錄、訪談影片得到許多靈感,決定在書中使用單寧藍為主體,搭配布爾喬亞某次以「搖籃曲」為名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的淡紅色為書的主色,再加上清秀的手寫字。整本書在上千本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布的搖籃曲》嚴格來說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作畫,繪本創作者可能很羨慕她能在這麼的短時間成就一本名書,但其實,她的前置作業長達一年以上。她在書中引用了許多布爾喬亞的展覽素材,讓讀者即使不懂布爾喬亞,也能悠遊在她的創作基調裡。

《布的搖籃曲》以單寧藍搭配布爾喬亞「搖籃曲」展覽中的紅色為主色調。(圖/《布的搖籃曲》內頁)


阿瑟諾創作時習慣留下鉛筆速寫,因為多半是別人的文字,首先她要決定在哪裡配置畫面與斷句、翻頁,將圖畫在圖畫紙上,並在在另一張描圖紙上預留彩色的部分,等於有兩層畫面重疊,掃描進電腦後,再以Photoshop上色,其中某些背景也是選素材搭配,但鉛筆痕跡都明顯地留在角色上,這是她重要的特色。這些鉛筆有粗有細,就看她想要的筆觸效果。繪本創作者除了以獨創技法、手繪線條成為識別的利器,凡是人物勾勒、作物植相,都熟練地建立即使被模仿也無法取代的獨特。

阿瑟諾習慣留下鉛筆線條,部分顏色則塗在描圖紙上,之後再進電腦上色。(圖片提供 / Isabelle Arsenault)

這兩年,她以孩子和鄰居開始一個系列,已經出版兩本:《寵物不見了》Colette's Lost Pet)和《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Albert's Quiet Quest)。版權頁上她向兩個孩子Arnaud與Florent致意,是他們讓她在這群孩子身上得到靈感;也謝謝既是朋友又是經紀人的霍爾引領,因為她對這個社區有深厚的情感,也是紀錄孩子成長的過程,有別於以往的創作,這將成為系列作品,既適合共讀也適合孩子自己讀,以漫畫的閱讀步調與繪本的創作風格做成的簡易橋樑書。

寵物不見了

寵物不見了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

關鍵放在扉頁,這條小路名為Clark Alley,是一條後巷,兩側鄰居不論是臨門還是對街,在後巷自成一個孩子國;第一本Colette的故事發生在對街右邊數過來第三戶,Albert的家是在這側右邊數過來第二戶。剛搬來的Colette,氣沖沖地走到堆著好多空紙箱的後院,有個聲音傳來,說:「不要再問了,家裡不能養寵物!」她滿不情願的回說:「好啦!」一腳踹起空紙箱,把箱子踢越過圍籬到後巷,箱子飛起的同時,沒想到還有一隻鳥也飛了出去。

於是,她好奇地打開通往後巷的門,遇見兩個小朋友,他們拿著球,和善的自我介紹,還問她怎麼回事?她看了空箱一眼說:「我的寵物不見了。」是貓嗎?還是狗?都不是,是一隻鸚鵡。所以一行三人去找另一位鄰居,因為她有望遠鏡。她說這種鳥不是平常所見的,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於是一行人變成四個,又問了其他人有沒有看見Colette的寵物?那寵物有名字嗎?他們猜小鳥可能口渴,所以又往另一家院子有蓄水的朋友家去找鸚鵡。


Colette以尋找「遺失的鸚鵡」來結認識朋友。(圖 / 《寵物不見了》內頁)


從來沒擁有過寵物的Colette也一路編故事,和鄰居討論她的鸚鵡到底有多大、可以和寵物做什麼......,這些想像力豐富又實際發生的兒童國插曲,想必住過大社區或靜謐小巷的讀者,童年都有跟鄰居玩伴成群結隊的經驗。這些故事的發生或真或假,雖然阿瑟諾一家現在已不住在那裡,但她傳來一些當時拍攝做為靈感的相片,其中一張是丟棄在路邊的畫框,這畫框大有來頭,因為在《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裡,覺得家裡太吵的Albert拿了一本書和一把椅子到後巷,打開門看到一幅被丟棄在牆邊的畫,他想像這幅像是日出的景象,而他沉浸在畫的世界裡。


丟在路邊的畫框(圖右)成了《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的重要元素。(照片提供 / Isabelle Arsenault)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內頁。

不過好人緣的Albert不得安靜,有人來找他幫忙看娃娃推車,有人來找他打羽毛球,有人來找他聽音樂,整個後巷愈來愈吵,吵到他無法忍受,大吼一聲:「夠了!安靜!就不能讓人在這裡好好看書嗎?!」這群朋友默默的離開,悄悄的又拿著書回來,看了書之後,一起享受看著畫的安靜時光,有如望著海面上反射的霞光等待日落。

我從阿瑟諾為每一本書所選的主色來觀察,她總是在複雜的色系中使用層次分明的相疊與拼貼,讓線條與色塊毫不混雜,色相、彩度、明度讓顏色協調,她的顏色彷彿可以彼此溝通,具有相近的頻率;這樣的能力很難說是用哪種方式養成,可能是曾為平面設計者的基礎訓練,也可能是天生色感敏銳加上分分毫毫的調整。因為無法親身拜訪她位於加拿大蒙特婁的工作室,所以相片由她與孩子親自拍攝,看著每一張相片完美的採光、視角、景深,很難取捨要選用哪些在書裡。


阿瑟諾為每一本書選定的主色,總是層次分明,毫不混雜。(照片提供 / Isabelle Arsenault)



作者簡介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碩士。專職作母親多年。長期致力推廣圖畫書閱讀,成立兒童閱讀團體、帶領成人圖畫書讀書會、撰寫書評與部落格、翻譯圖畫書,並經常協助書店與出版社選書。
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賴嘉綾的繪本報一報》《懂得欣賞,是件快樂的事!》,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策劃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神奇的32頁:探訪世界繪本名家創作祕辛》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種族出身限制了自我,如何突破看不見的藩籬?

都說人生而平等,但種族或出身卻可能在起跑線上就扼殺一個人可能的成就,他們如何自助/助人?與你分享五個突破限制的動人故事。

27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