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譯界人生

【范湲|一個譯者的偏執告白】工作「與書為伍」的人,卻沒時間讀書!

  • 字級



我的好友安芮雅是高中法語兼歷史老師(奧地利高中教師必須同時專精兩個科目),也是個熱愛閱讀的美聲女高音,多年來一直是教堂合唱團台柱。相識初期,她不時邀我加入合唱團,但我這鴨嗓一開口處處皆破綻,不行!一定會壞事。歌唱不成,參加讀書會應該不成問題吧?小鎮圖書館定期舉行讀書會早午餐,精於閱讀的安芮雅也是策畫人之一,深怕場子太冷清,總會熱心邀約。

但是多年來,我只參加過三次。因為……我沒時間讀完讀書會列出的書單!

工作「與書為伍」的人,卻沒時間讀書,這是多麼痛的事實。

書籍譯者當然要讀書的,只是,我們常常只讀手邊正在譯的那本書,或是同本著作的其他語言譯本。為了維持既定的工作進度,為了不拖稿為難編輯,書市出現任何有趣的、火紅的著作,一律買回來先放著,有空再讀。日復一日,家裡那些簇新的舊書堆成一座座山丘。沒辦法,時間跟金錢一樣,永遠不夠用。所以,譯工生涯的現實之一:每天看書,但通常沒空看工作之外的書!

只要牽涉到文字工作,「截稿日」就是個難題。但截稿日的估算又不像數學那樣單純。我曾經只花兩週譯完一本書,但未必每一本都這麼順手。若能「自由選擇」的話,我希望沒有截稿日,譯稿能像磨針一樣,慢慢磨,磨得越久,針越細……當然,這是癡人說夢。在這個快速消費的社會,「沒有截稿日」只會把崩潰邊緣的編輯逼入絕境吧。

我的自由不能剝奪他人的幸福,那是不道德的。但是,「個體戶」的自由都是可口的蛋糕嗎?

許多人因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不羈,所以選擇了在家工作,但生活的實境卻囿於單調的框架裡。譯者的日子,是每天安安靜靜地完成預定的工作進度,沒有討厭的同事、煩人的老闆,也沒有看不完的業務報表和寫不完的企劃案。「在家獨立工作」聽起來很美好,可惜生活並不總是浪漫的。你鐵了心用寒酸的銀行戶頭換來大把的時間,沒想到,大多數人都不把你的時間當回事,反正你很閒?約了好幾次的水電工人放你一群鴿子,然後不急不喘地告訴你:「可以再約啊!反正你都在家嘛。」你掐著書,揪著頭髮,努力尋思那個最適切的形容詞,就在最完美的詞句正要從混沌的腦海冒出頭時,門鈴響了……小鎮郵差知道你每天在家混日子,所以請你代收忙著上班的鄰居的包裹。接著,另一個鄰居太太打算烤個蛋糕,找你借兩顆雞蛋。還有,窗子有點髒,衣服還沒洗……日常瑣事和野地上的藤蔓一樣,時時蔓生糾纏,不會輕易放過你。

西班牙現代文學巨擘馬汀.蓋德(Carmen Martín Gaite, 1925-2000)西班牙作家卡門.馬汀.蓋德作品專注於女性角色的轉變。1994年獲得西班牙國家文學獎。(圖片來源 / siruela)

於是,在家工作者就揹著電腦離家了。已故的西班牙現代文學巨擘卡門.馬汀.蓋德(Carmen Martín Gaite, 1925-2000)曾說,創作碰到瓶頸時,她就去圖書館寫作,因為那是個讓人靜心的所在。譯者沒有創作瓶頸的問題,但被雜事逼到牆角時,從費城到薩爾斯堡,大學圖書館一直是我多年來最鍾愛的天堂。在這裡,我體驗到安靜地做好一件事的幸福。

幸福,正因為稀有而珍貴。

在這個「人人寫作,無人閱讀」的年代,書籍譯者這份工作只是一條又一條斜槓中的其中一條,而「專職譯者」大概會越來越像擺飾吉祥物,而且數量會比奧運吉祥物少得多。我在海外生活,偶爾出外走動,旅館或商家越來越常出現這樣的景象:人們對著手機翻譯軟體說一串話,然後拿給對方看,語言不通的雙方靠著科技完成了溝通。那麼,書籍譯者以後有沒有可能和機器人同事一起吃尾牙、喝春酒?

未來事乃未來式,我無法作答。我只知道,獨一無二的人生不能預設為是非題,工作也是。既然是開放的選擇,只要是自己勾下的答案都是對的。別人覺得這份工作「利祿功名路迢遙」,但我們依舊「十年風雨心不搖」。這份工作很孤寂,但是,瞧!孤寂在發光。光明終究會照亮前方的路,即使是一條荊棘滿佈的小路。


范湲專欄【一個譯者的偏執告白】每月更新!
01_我是偷時間和文字約會的人,而且是戀情不單純的三角關係
02_於是,我譯了那本書...
03_譯者就是…寄養家庭的父母?
04_在馬德里百年咖啡館Café Gijón與作者相遇
05_原作如此樸實,譯文豈能華麗?


作者簡介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西班牙文口譯,教過英文、西班牙文,近年多從事新聞相關工作,目前定居奧地利薩爾斯堡近郊。
譯有《風之影》《靈魂迷宮》《天空的囚徒》《天使遊戲》《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宛如A片的現實人生》等。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返校前,返校後,幫助你更了解故事背景的四篇文章

    「真促會」理事長黃長玲:「我們能否做到,不去美化也不只是指責,盡可能對那個時代公平?」你知道台灣戒嚴時期的書籍,譯者不詳的書占了四成嗎?《無法送達的遺書》如何將九個差一點被遺忘的故事重現?同樣刻劃1960年代中學生活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告訴我們什麼?一起閱讀四篇讓你更了解台灣戒嚴時代樣貌的文章。

    6254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返校前,返校後,幫助你更了解故事背景的四篇文章

「真促會」理事長黃長玲:「我們能否做到,不去美化也不只是指責,盡可能對那個時代公平?」你知道台灣戒嚴時期的書籍,譯者不詳的書占了四成嗎?《無法送達的遺書》如何將九個差一點被遺忘的故事重現?同樣刻劃1960年代中學生活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告訴我們什麼?一起閱讀四篇讓你更了解台灣戒嚴時代樣貌的文章。

62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