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外在的一切已然崩壞,我們最好早點準備──讀駱以軍《明朝》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連續劇中,我們喊得最響的往往是那句「反清復明」,身為觀眾也知道正義的一方必定吃定苦頭,這是英雄旅程的要求。只是我們現在長大了,忽然想到這熱熱鬧鬧敲鑼打鼓,是反誰的清,復誰的明?這一切跟我們有關係嗎?現在倒不流行這套反清復明的劇碼了。

明朝

明朝

《明朝》這部小說,敘事者「我」帶著一台機器人,教導它這世上的文明,希望在人類滅絕的許久以後,能將這份文明寄託於宇宙彼端。開場引用一大段關於某幅圖的維基,後文當然還有《金瓶梅》,那些駱以軍小說中常出現的按摩院、壽山石、治病偏方,如果想知道作家駱以軍的生活,那這就是他的一天了。

駱以軍寫到那些石頭,台北的收藏家從香港挖來大批的田黃,但現在又被有錢的中國收藏家搜刮去了,於是敘事者哀嘆:「所以台北沒什麼田黃了,沒什麼好壽山石了。」這是我們自身的命運嗎?錯過了最好的時光,哀嘆著未能看見人們記掛的那一刻,不是大起就是大落,人們的恩怨也是如此,隱隱綽綽,似乎誰跟誰不合。

然而到我這一代,這些石頭八成是要斷捨離的,我們要這些石頭幹嘛呢?一個莫名其妙承載了歷史的島嶼,終究要把暴得的那些財富還回去,剩下的才是我們應得的。曾經熟悉的那些名字,在現實中已經沒有交集,就算遇到了也只是點個頭的交情。要是再晚我幾年出生的人,他們可能會說,那些作家是誰呀?上網一查,什麼資料都沒有,遺忘永遠是最有效的武器。手機拿出來,打開你的IG頁面,追蹤了誰,按了誰愛心,在哪裡留了言,那才是明明白白的自己。駱以軍在小說寫了,當 AlphaGo打敗人類,成為了新聞與歷史事件,事情就是這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駱以軍在小說之中,用更多的篇幅描述人類身為弱者,如何保住了一盤,僅僅是一盤,也是為人類極限畫上了一筆。

駱以軍擅以小說的殼,押上現實的事件,他書寫一個中年大叔在色情按摩店的一點點救贖。我家旁邊就是開按摩店的,大家知道這類按摩店何時生意最好嗎?答案是母親節下午。他書寫那些遮遮掩掩,在KTV、按摩床發生的性愛,在他筆下幾乎是一種憐憫。但在另一個平行世界,會不會別人根本不認為是救贖,而是騷擾與侵犯呢?我們所認識的小說家,與小說家在小說裡建造的形象,還有別人親眼所見而轉述的事件,那樣的界線早已在駱以軍的小說鬆動了。

在台北的某條街道,那些咖啡屋與酒吧,或許我跟他看見了同一個人走來,坐下,點起了菸,於是聽了同樣的故事。過了很久以後,也有一個我意想不到的人,告訴我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並不矛盾,也沒有人說謊,只是他們在意的地方不同,造成某個部分被掩蓋了。我離開了那些酒館之後,從未認真地書寫下來,而那就是21世紀初在台北的作家標本,然而過了那時那刻,我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並不準確。

他寫道,他也在社群裡面報復,那是一場怪異的大屠殺。我還記得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自己,不知道在這樣的風頭浪尖,那時還沒有這麼多表情符號,瞎按讚一定會出事。如今他自己寫來,我也邊看邊擔心,《明朝》可千萬別變成《小團圓》啊……這樣的書、這樣的情節,出版社能從中大賺一筆嗎?然而《明朝》仍然是駱以軍版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那是科幻小說《三體》陰影底下的文學機器,在劉慈欣《三體》世界之中,有一支極強大的宇宙軍往地球而來,也以某種技術阻絕了地球科技的發展。到了後來,《明朝》的敘事者也懷疑起自己,該不會是一組龐大的運算程式?

駱以軍總是會對我們說:「你們這一代的命盤很奇怪,你們40歲以後,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或許我看不到了……」或許明朝終究會覆滅,但留下了《金瓶梅》《品花寶鑑》,還有不斷改寫增生的維基百科。再過幾年,也許我們就會知道,命盤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了。也或許什麼事都沒發生(這是最好的結果)。駱以軍的這部小說名為「明朝」,但毫無疑問是當代,一個預感到不幸與危機的時代。小說自身,常常也像是歷史的附屬品,就連電影都要標榜「真人實事改編」、「靈感來自真人真事」。但當我們重述一件事的時候,毫無疑問就是在虛構了。就算某些關鍵字被迫消失,某些題材不能搬上銀幕,但可能還會有點什麼東西留下來。

《明朝》接近尾聲的地方,他寫到一場小說家的聚會,有一個人說:「你這麼臭烘烘、一臉殺勁的走進來,是要告訴我們,外頭已經變天了,明朝已經覆滅了,改叫其他的名字了?」接著又扯進了另一個故事。但這可能是小說中最嚴肅的問題,而且沒有答案。

小說在一開始就寫了,在那個世界之中,「投降」這場活動變成一種 VR暢銷遊戲,西班牙人攻破阿茲特克帝國鄂圖曼帝國殺戮君士坦丁堡的民眾……使得明朝計畫實驗室擊敗了「宋朝計畫」得標。「我們這種文明,對於投降的教養、理論建制、心理學集體治療,實在太匱缺了,可以說投入的資源是零。但它其實比那些耍白痴的英雄史詩,要嚴肅許多。

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可能沒有真的田黃、真的壽山石了,但那些知識依然留在這座城市,人們按照這套規則運作,假物的寄託一樣能讓人寬慰。我想,小說家在《明朝》要說的是,外在的一切確實已然崩壞,但我們最好早點準備,準備去壞掉吧。

 


作者簡介

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劇本創作組碩士。27歲時以風格鮮明的《少女忽必烈》登上《印刻文學生活誌》封面人物。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2010年起,曾獲角川華文輕小說決選入圍、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冠軍、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劇本佳作、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入選《九歌103年度小說選》。著有《少女忽必烈》《準台北人》《跨界通訊》《新手作家求生指南》等。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身心性別不一致的兒童(與其家庭)意外失足,我們能不能伸手接住他們?

為什麼推動性平教育很重要?當認為自己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掙扎長大的孩子,正被他人以和自己認同性別完全相反的方式對待,歧視成為日常,他們該如何求生?

35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