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教養到底是真的難?還是感覺難?──專訪藍佩嘉《拚教養》

  • 字級



從博客來中文書親子教養排行榜,可看出現代台灣父母從拚經濟變成「拚教養」後,多麼想安心做父母,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強調不打不罵、不怕寵壞的管教模式,就是為了成為「與上一代不同」的父母。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訪談了全國近60個不同社經背景與教養選擇的家庭後,出版《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她帶讀者走進每個家庭擬定教養策略的情境,找尋是什麼原因讓教養變成一項艱鉅任務?當眾人感嘆:做父母怎麼變得這麼難?藍佩嘉想問:到底是真的難?還是感覺難?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怪父母就好了嗎?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父母,但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大家想起父母時,如果都有點怨懟,那就意味者: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做得好。」藍佩嘉以近年當紅、強調爬梳原生家庭經驗、喚醒內在小孩的教養療癒書為例,「這些書把很多問題個人化、心理化,好像原生家庭某個錯誤的選擇,導致你的人生出狀況,但忽視了人生是很多因素加乘的結果。」她不否認確實存在「有問題」的父母,「但多數父母都是在視野的侷限、文化框架束縛、經濟條件限制下,做到自己認為的『好的教養』。

藍佩嘉的研究出發點很簡單:教養怎麼變成一個階級不平等再生產的過程?她指出,現代父母在意經濟安全,不只勞工階級希望下一代可以階級流動,中產階級也希望下一代持續保有經濟優勢;情緒安全也是現代父母關照的重點,希望保護孩子遠離自己曾遭受過的體罰、親子關係疏離、課業壓力等負面經驗,於是,體制外學校成了保證孩子情緒安全的一種選擇,即便可能影響孩子的經濟安全(無法讀到主流認定的好學校、好科系),但至少能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

這樣的「反思」是當代父母的教養風格之一,在台灣中產階級尤其明顯,他們經歷了貧窮、體罰、聯考等折磨,於是反省自己的生命經驗,有意識地定位出自己的教養策略,擺脫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

這個思考脈絡,與「教育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有關。「要送孩子讀哪一所學校、要不要報名才藝班、該不該補英文?父母一直在做選擇,但如果選擇與主流不同(不送安親班、不補習、讀體制外學校),就必須『給一個說法』,可是我們的上一代從來不需要向誰『交代』。」藍佩嘉描述了現代家庭育兒現場的奇妙轉變。


▌各種矛盾讓父母好焦慮


現代父母所崇尚的教養價值觀,也造成各種矛盾狀況。例如,中產階級婦女崇尚兩性平等,卻選擇放棄職涯,專心育兒;台灣社會對母職有著情緒與勞力密集的高度期待,卻不肯定母職的價值,讓全職母親進退維谷;職業婦女亦然,在不友善家庭的勞動條件下,工作與家庭貪婪得吃掉女性所有的時間;而愈來愈高的教養成本,讓想投入孩子教養與照顧的男性,為了負擔家計,不得不加長工作時間,導致家庭性別分工強化。

藍佩嘉再以韓國拚教養已經到了軍備競賽程度為例,競爭強烈的社會氣氛,讓韓國父母花大錢投資孩子的教育,「可是韓國畢業生也有『青年貧窮』的問題,無法得到回報的老年人成為貧窮的一代。雖然台灣還沒發生這種狀況,但『情緒貧窮』已經來襲,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青春與金錢,卻得不到相對的感恩與情感聯繫,孩子甚至怨恨父母控制過頭,變成『lose-lose』的雙輸局面。」

▌「不合身」的教養腳本從何而來?


很多人要問,原生家庭的教養對小孩影響有多大?藍佩嘉認為,「沒那麼絕對。」根據研究,資質普通、努力普通的小孩,能夠因為家庭條件佳,藉由補習、父母協助多元入學的準備,短期內得到教育成就;但資質好又肯努力、家庭狀況不好的小孩,最終還是會被看到,甚至制度會為他們開一個特別的窗口。

讓藍佩嘉擔心的是,台灣社會過於肯定「勞工的階級流動」,但水電工的小孩當水電工有什麼不好嗎?長期以來,台灣教育制度過於以分數做為評價標準,功課差的學生被視為「失敗組」,以至於勞工不斷告誡孩子:「不要跟我做一樣的工作」,頻頻否定自己的職業價值與文化背景。「現實是,讀大學不再等於有好工作。有專業技能的水電工,經濟安全不比坐辦公室的白領差。但勞工階級父母還是無可自拔地想像中產階級生活比較輕鬆、賺錢比較容易。


雖然目前國家政策所規劃的親職教育、家庭輔導都是為了讓弱勢家庭在教養上有更多支持,但這些從中產階級出發的教養腳本並不合身,也未能修正「特定的標準家庭」型態。藍佩嘉並不怪罪制定課程、規劃政策的公務員,更不願責備規劃出愈來愈多家長必須參與教育現場的學校老師,「因為他們大多是中產階級,在視野的侷限下認定『基本模式』,沒能去顧及與自己背景、資源不同的族群。」遺憾的是,所謂的「親職培力」成了家長新的壓力。

▌開啟視野,提供理解


帶著大學教授的中產階級身分,藍佩嘉在訪談過程遭受兩次巨大衝擊。一次是勞工階級父母在她面前打孩子,「做為研究者,我們要不要介入?又該怎麼理解打孩子的行為?那不光是家長沒學到好的教養方式如此簡單,而是擔心孩子會不會變壞?孩子如果變壞,自己是否將被指責?所以可能特意在外人面前嚴格管教孩子,用體罰拚教養,抹去他們在與學校互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教養污名。」

另一次,是被醫生診斷「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父母認為只是內向害羞,沒有讓孩子接受任何治療。藍佩嘉說,「小孩應該快去看醫生啊!怎麼會沒關係呢?但退一步想,這個家庭在健保補助課程結束後,可能無法負擔非健保支付的職能治療,也沒有文化資源搞清楚醫療專業。」

不去指責任何父母懶惰失職,不積極介入個別孩子的處境,藍佩嘉給自己的任務,是透過社會學研究,呈現各種家庭樣貌的掙扎與困境。「我不敢說對這些家庭有多理解,也相信每個家還有更立體的面貌,但他們的教養經驗提供了重要切片。這切片顯然是局部的,也會有家庭覺得不夠全面、不喜歡被這樣描述,但我希望能讓家長覺得被理解,或看到不同的視野,不讓自己困在焦慮中單打獨鬥。

藍佩嘉想提醒台灣父母,「真的不需要太焦慮!」根據跨國比較的研究,經濟機會分配愈不平等,父母愈焦慮,容易變成直升機父母,以各種干預保障孩子未來經濟安全。相對之下,北歐經濟資源不平等情形較不嚴重,也有多重分配機制(例如稅制、老年照顧、醫療服務),人生安定與否並不完全跟工作綁在一起,父母自然不會太焦慮,也願意給小孩更多空間探索自己。「因為台灣父母相信『科系定終身』(勞動市場),也把小孩的成功綁在自己身上,但測量成功的指標,就是學業成績。」她說。


▌保持距離,才看懂父母的愛


曾有人問,不是媽媽的她,做得好親職教養的研究嗎?藍佩嘉坦承,「我確實戰戰兢兢呢!畢竟親職被視為重要的社會身分與個人認同,女人尤其如此;加上親職是高度個人化的經驗,我怎麼可能比得過真正的媽媽?她們24小時都在田野。

問題是,其他社會議題的研究者,會受到這個質疑嗎?「難道沒當過移工的人不能做移工研究?這顯露出,在台灣做父母很有特殊性。」愈深入研究,藍佩嘉愈慶幸自己不投射個人經驗、保持觀看的距離,她也才能看懂:家長對孩子的愛,如何驅使他們動用自己的階級資源,只為讓孩子過得更好,即便可能因此排拒了其他沒有資源的孩子。

不只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父母。」藍佩嘉提醒,孩子對父母要有所體諒,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他們已經盡己所能提供資源,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孩子,孩子不該要求父母為了自己犧牲更多,因為父母在教養關係中,也是脆弱的,需要照護滋養。必須考量整個家庭團隊的互助與分工,不是全面配合孩子的需求,親子持續協商共同試驗調整教養目標,如此才是教養的邏輯。

不過啊,父母也不是整天在焦慮的,藍佩嘉說,「父母還會從孩子身上得到很多喜樂,更多不用反思的時刻、偶爾打混、發懶放空的遊戲時間,這種簡單的快樂都不需要透過社會學來印證。」如她在書末所述,所有的父母都曾是孩子,現在的孩子也許有一天會成為父母,各家不同的教養風格,沒有好壞對錯,只有相異的資源與條件、結構性的文化與制度困境。多一點同理心,放下「標準童年」、「理想親職」的包袱,拚教養的下一步,也可以是拚快樂。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這些漫畫長大看更好看!OKAPI推薦你大人才懂的魅力漫畫

小時候爸媽叫你不要看漫畫是有道理的,因為有些漫畫的醍醐味,要到你成年之後才嚐得出來。OKAPI推薦幾本「大人專屬」漫畫給你,小時候看過的,長大後一定要多看幾次。

53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