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小歇3分鐘3-Minute Reading

不得不外向的時候,想想甘地與碧昂絲──個人意見讀《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

  • 字級


情緒管理這條路上,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

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

身為一個內向的人(真的,所有親身與我接觸過的人都能證實這一點,趁此機會向大眾澄清,第一我本人其實很內向,第二我不是高冷而往往是面癱,第三與我破冰十分艱難,我曾經對企圖破冰努力找話題的人心懷善意地說過「其實不講話也沒關係」,結果瞬間場面更冰彷彿來到電影《突變第三型》的南極場景。)看到有針對「內向」這個特質寫的教養書,是覺得很正面,發掘內向者與生俱來的優勢,《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這本書,就是以此作為號召。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內向的人是天生的,內向的人其實嬰兒時期對刺激反應比較大,是敏感的,因為敏感,所以變得內向,內向就是一種人格特質,這特質往往伴隨著思慮更周全、計畫更完善,有更豐富的想像世界,諸如此類。

書中舉出許多內向的人作為成功的例子,比如甘地「他很內向但帶領印度走向自由」或碧昂絲「她很內向但現在是流行音樂天后」,其他各種人物也很多,比如願意出面募捐書籍的孩子、競選學生代表的孩子、能夠在很多人面前演講的孩子,作者也自承是內向的人,但她能在TED演說、出書、建立一系列課程,我讀到這裡開始覺得,好振奮哦,我應該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我應該擁抱群眾走向陽光(之類)。

因為書寫的對象其實是青少年讀者,所以書裡用了很多青少年的例子,教你如何交到朋友,如何在課堂上表現出色,如何面對人多的聚會,如何「走出舒適圈」,作者提到生性內向的人,在面對大眾或多人的社交場合以後,往往需要一段獨處的時間來療癒自我,我在讀到這段的時候,一邊覺得很贊同,因為很多時候我在面對不得不的這類場面時,事後我也需要一段自我療癒的獨處時間,一邊又覺得,難道內向的人不能就,持續內向就好嗎?

這本書根本不只是說「內向的你很好」「內向是諸多人格特質的一種」「內向有許多優點」,它更大的命題其實是你可以克服內向,你應該忍住那些不適,去做一個,該怎麼說呢?外向的人。「知道自己可以克服」「在必要的時候做得到」跟「你應該努力去克服去做到」其實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書中舉出的成功例子,那些內向的人能做到他們做的事,是因為他們對那件事有極大的熱情,作者在書中短暫地提到性格自由理論,這是我最贊同的,有學者提出我們天生有某些人格特質,但假使真的有需要,也可以學習新的特質,以便完成「個人核心任務」,這個理論對我來說重點在「真的有需要」,那個需要就是個人對一件事的熱忱,但如果內向的人就是想研發新科技、想自己寫作文學作品或創作藝術,他們根本也沒有必要成為外向的人,也不會因此比較開心,其實,很多最成功的名人或公眾人物,在不工作時也是內向的人,這就只是一種性格上的不同,只是在本書裡面,這是可以跨越、可以改善的。

台北x台南x花蓮 渡邊直美大步走‧大口吃

台北x台南x花蓮 渡邊直美大步走‧大口吃

這畢竟是教養書,不是心靈書,心靈書就會說「內向的你,很好」,而教養書總認為任何人都有成長空間,雖說作者自己說了不必迎合世俗標準勉強把自己變成外向的人,但整本書的語氣都是「再加把勁,你也可以成為(看似)外向的人哦。」仔細想想,就是一個女性雜誌一邊教你要愛自己的身體盛讚渡邊直美的大尺寸自信,兩頁之後又教你最新瘦身方法的一個概念。



【看更多個人意見育兒書書評】
個人意見:奏不完〈春神來了〉的鄰居與育兒寶典
個人意見:從《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找尋和反同婚人士溝通的方法

個人意見:在浩如煙海的育兒書裡,我突然明白了什麼
我不認為《男孩情緒教養》這本書只能被當成一本教養書來讀,這根本是一本兩性書!
個人意見:家長的愛怎麼變成怪獸吃人?──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簡介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孩子啊,媽媽想跟你說_____

從懷在肚子裡到看著你長大成人,不同的階段我有不同的話想對你說......

27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