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獻給每一個童年時來不及擁有繪本的大人──專訪林真美《有年輪的繪本》

  • 字級



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該如何向他們說一個關於「記憶」的故事呢?

從一個迷人的提問出發,林真美為我們重述了繪本《威威找記憶》。她的聲音輕柔,話語靈動,說話時帶著淺淺的笑意,讓人不自覺地沉入故事深處……。故事,始於訴說與聆聽,而林真美的工作便是鎮日與故事為伍。對繪本略有涉獵的讀者,應該對林真美不陌生,她自1988年在日本念完兒童學碩士,返國後當過幼教老師,籌辦讀書會,持續致力於繪本翻譯與推廣,也是兒童文化的研究者、兒童人權的倡議者。

2007年,她與一群讀書會夥伴在苗栗、澎湖推廣偏鄉閱讀,順勢做了一份「經典繪本200」書單,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十年過去,繪本出版也物換星移,林真美經常被問到是否再做一份新書單。2017年十月底,她終於偷得空檔,加上朋友協力,花了三天總算整理完新書單。多年來,她習慣為優秀的繪本建檔,目前已累積近2000本,新書單就從這個檔案中精選,然而難割難捨,便冒出了「繪本365,一天一繪本」的念頭。同時,她也決定再仔細介紹這些繪本,新書《有年輪的繪本》於是成形。


「從上一本書《繪本之眼》到現在,我累積了不少對於繪本的想法,也一直憂心台灣的繪本出版狀況。我應該做點什麼,讓台灣讀者更認識繪本,於是從365本書單裡再嚴選,挑出最重要的繪本,好好地論述。」

林真美又花了一年時間,終於寫就《有年輪的繪本》。書中收錄了四篇評論文章,以及40本繪本的剖析專文,以淺顯的文字、深邃的思考,呈現了她經過長年觀察、推廣繪本所建立的兒童觀與繪本觀,並詳述這些繪本何以成為經典,直指生命最細膩之處。而書末的365本書單,出版年份橫跨百年,含納各國精品,從1901年瑞典的《小彼特的藍莓森林歷險》到2018年台灣出版的《大海小海浪》

繪本之眼:看見百年來的繪本與繪本中的兒童(經典增修版) (電子書)

繪本之眼:看見百年來的繪本與繪本中的兒童(經典增修版) (電子書)

有年輪的繪本(2版)

有年輪的繪本(2版)

儘管這些繪本已如老朋友般熟悉,下筆前,林真美還是慎重地重新查閱過去蒐集的資料,「我會安安靜靜、緩慢而仔細地把繪本再看一遍。因為寫這本書,我獲得了很多新的發現。」例如,介紹英國繪本大師約翰.伯寧罕《外公》之前,她重讀了伯寧罕的傳記。1984年出版的《外公》處理當時兒童文學界視為禁忌的死亡議題,為此,她又閱讀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雖然兩書並無關連,卻提供了另一個向度的參考。

又或者,為了介紹荒井良二《搭公車》而讀了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果陀》,林真美說,「面對看完《搭公車》後一頭霧水的成人讀者,荒井曾解釋這是一本關於『等待』的書,靈感就來自《等待果陀》。」她讀完劇本後,再看繪本,感受更加豐富,「這兩位創作者透過不同媒介把『等待』的抽象意義表現得好精彩!」

外公

外公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

搭公車

搭公車

等待果陀・終局

等待果陀・終局




無論是365書單,或再次撰文介紹的40本精選作品,「經典」是林真美揀選的主要原則。她在書中首篇文章〈閱讀經典繪本,守護珍貴童年〉即定義何謂經典,諸如形式與內容能成為典範、必須經過時間淘洗。她尤其重視經典繪本的傳承意義,也留意這些作品在台灣是否絕版,林真美發現,目前台灣繪本書市以「教養導向」為優先,出版社經營不易,必須滿足成人「使用」繪本的需求;而她喜愛的這些繪本通常不具明確教養目的,於是在書市上漸漸失去能見度,久了就一本一本地絕版消失。

林真美十分憂心地說,「經典繪本若持續消失,我們下一代能看什麼呢?所以我寫這本書也希望能呼籲:我們一起來守護這些經典繪本!」因此,為了讓讀者可以購得365書單內的作品,《有年輪的繪本》出版前不斷地調整書目,「這一年來,我三不五時就要查詢書單上的書絕版了沒,過程中,書單也一直在變化,我都跟朋友說,等我做完這份365,要再做一份『捶心肝書單』,列出已絕版的好繪本。」

此外,書單中也納入台灣的繪本作品,老將新秀並列,林真美對於本土創作尤其充滿期許,為了挑選書單,她大量蒐羅閱讀了台灣繪本,並觀察到:「台灣創作者的繪畫技巧其實非常好,但在文字和故事上仍有進步空間,癥結點可能在於兒童觀與想像力的缺乏。」但她仍充滿期待,「那些從小看繪本的孩子未來如果從事繪本創作,我相信他們絕對會比上一代好。

 


書名「有年輪的繪本」乍看雖讓人困惑,卻也引人好奇,原來,書名靈感一方面借用兒童文學家、《納尼亞傳奇》作者C.S. Lewis的一段演說,另方面則來自林真美寫作後期的生命變化。

C. S. Lewis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生命的成長有如年輪般積累擴散,從兒童期連接到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經驗連綴,不應切割。兒童文學創作者也應當帶著「有年輪」的生命——若你丟掉了童年,怎麼可能講出一個豐富又有趣的故事呢?這段話對林真美影響甚深,「我也立志要當一個有年輪的大人。」

寫作後期,林真美得了一種奇怪的病,聽覺過敏,無法忍受低頻噪音,「我大概有九個月的時間逃無可逃,每天被這些聲音搞得七葷八素,但我唯一不放棄的就是寫這本書。」為了養病,她暫時借住朋友在陽明山腳下的空屋,「很淒涼啊,我還是每天都在對抗這個世界的噪音,不過,我遇到了一棵三百多歲的老樟樹。」

夏天時,林真美幾乎每天都在山間的公園或步道散步,「我經常去看那棵樹,它太美了,粗壯的樹根牢牢抓住土地,樹幹的線條非常有力量,各種角度有各種姿態,綠葉映照藍天,非常吸引我。」說著說著,林真美靦腆地笑了,「老樹昂揚的生命力給我很深的鼓舞,久了,我發現我們可以說話,是心靈的對話吧。我會向它報告寫書進度,它好像真的會跟我說加油。」就這樣,帶著老樟樹的祝福,林真美寫完這本書,想書名時,「有年輪的繪本」便自然浮現,「這段時間我的生命和這棵樹有很強的連結,這些繪本給我的感受也是。

 
對林真美而言,兒童不是她欲教導的對象,而是應當尊重的主體、一種看待世界的視角,她希望讓讀者更理解「小孩」這樣的生物。近年,她也與「兒童文化研究社」的夥伴辦活動、推廣兒童權利,「兒童權利的概念是要把兒童當作一個獨立個體,兒童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可以參與社會。」2018年國家人權博物館開幕後,她也協助籌辦兒童人權教育課程,透過繪本,陪伴孩子認識台灣的人權問題。

台灣的繪本發展歷史不長,多數成人都是在沒有繪本讀物的年代中長大,自然需要學習如何閱讀繪本,林真美認為,認識繪本沒有撇步,「就是讀吧,念給孩子聽吧,慢慢去感受。我們可能被過去的教育荼毒,被訓練成什麼都要尋找意義和目的。你就一本一本念,不用焦慮到底要教孩子什麼。如果這365本都看完了,其實你希望讓孩子認識的世界都在裡面了。」林真美也曾撰文反對繪本裡的導讀,並建議以夾頁附導讀及參考資料的方式解套,「閱讀是自己的事,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跟它碰撞。」由此,《有年輪的繪本》實是一本大人與繪本間的橋梁書,獻給每一個童年時來不及擁有繪本的大人。

有年輪的繪本 (電子書)

有年輪的繪本 (電子書)

 
林真美老師的「繪本365書單」書單一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小心催淚!母親節看7本母親主題繪本推薦

給你100個親親的母親、想找回自我的母親、提前離開你的母親......母親有各種面貌,讓我們透過繪本理解更多

228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