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1年開始,在台外籍移工人數不斷上升。2017年,台灣約有65萬名外籍移工,社福約25萬人,產業約40萬人。高技術白領外籍人士則有3萬多人。外籍移工對台灣有重要貢獻,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我們對此的關心卻總是太少。移工,是台灣人的視覺盲點。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這本書,補足了我們欠缺的視角。它的特點明顯。寫作技術上,面對血淋淋的題材,作者的視角太近,情感投入過於濃烈;但它刻劃的素材貨真價實,生猛有力,悲痛與無奈的衝擊久久不散。這是一道廚師前往海上捕魚,沾染滿臉狼狽、充滿生命力的鮮魚料理。
他們在做台灣人需要卻又不願意親手去做的事:造橋鋪路、製造產品、照顧老人……沒有外籍移工,有些老闆會賺不到錢(這未嘗不是產業轉型的契機),但有些工程與長照的成本會上升,衝擊到的不是只有資方,還有許多基層民眾。
外籍移工並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場。外籍移工需要申請、有配額限制。外籍移工並未真正享有本地勞工的完整權益。任何一個政府,都不可能把外籍移工等同於本地勞工來保障,只是在外勞權益與經濟利益之間試圖取得平衡。
說「外勞過得比本勞還好」,不真實也不善良。在世界各地,外籍移工都不太可能過得比本地勞工好,這是現代民族國家運作的必然。人們頂多能說「雖然外勞過得沒有本勞好,但還是太好了。」而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有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付出勞力、產出貢獻、燃燒自己的歲月,你可以說,他們跟大多數人一樣,也是討口飯吃,沒有特別崇高。但這麼說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能同意他們並不低劣。我們都一樣為了生活而努力。即使,外籍移工不會享有跟本地勞工一樣的生活條件,但他們應能在這塊土地上好好活著,得到應有的尊重。
基於一些揮之不去的文化心態,基本的尊重並不容易。
▌面對台灣社會的醜惡面
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社會都有醜惡。承認並且面對缺點、醜惡,並不是自我貶低,而是改善問題,建立自信的開端。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有人或許聽過,隨著敘說場合的不同,有不同的意思。
大部分的時候,我並不同意這句話。純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台灣有深邃的山林,也有連天的海攤。說最美的風景是人,說話者恐怕不愛爬山,也不愛涉水,或對城市以外的生活有所鄙視──卻又對台灣缺少美景而感到自卑(有景而不自知),得要說「雖然沒有美景,但是我們人很好」來建立自信心。
和善未必是正面的。有時,和善並非出自同理心,而是因為自卑。
自卑是社會長期被殖民的症狀。「你的生活方式是落後的,即使目前看起來美滿,下個殖民者過來,優劣的判準又會重新排列。」我們不確定什麼是好的,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是好的。我們得要低下頭、彎著腰、咬著牙去仰望那些強大的。去敬拜,去模仿,直到我們跟他們越來越像。
殖民者強,被殖民者弱。弱者在強者面前低頭,是自保的最好手段。越是自卑,越是無害,越是安穩。台灣人渴望安穩,於是得要在強者面前自卑。台灣社會的溫和人情味,具有兩面性。正面來說,是對同級或高級人種的親善與熱情;反面來說,是對低級人種的鄙夷與欺壓。
人無貴賤之別。如果有,是後天選擇,不是先天註定。侵略是一種惡行,侵略者是一群選擇掠奪傷害的賤人,透過武力權力偽裝成高雅,掩飾自己污穢的靈魂。侵略者書寫歷史,將卑賤的說成尊貴的,將惡行包裝成義舉──或是實現大義的必經之路。
▌放下自卑與驕傲,才能獲得自由
人的天資、性格與努力,有高低強弱之別,終究受限於所屬的社會廂體。你在廂體裡跑得再快,只要你身處的環境是電車,就比不贏靜靜坐在高鐵裡的人。美國、德國、日本……是高鐵,台灣是電車;跟東南亞諸國比較的時候,台灣又成了高鐵。
累積財富的速度、生活環境的品質、自我實現的廣度與可能性……台灣人在這些指標上,輸給美國人並不需要自卑。你跑很快,但你在電車上。透過群體的努力,電車可以升級成高鐵、飛機、太空梭。但你只是一個人,你能做的很有限。你的盡力奔跑,足以無愧於心。一個台灣人如果贏了一個外籍移工,也不需要感到驕傲。你只是相對性的坐在高鐵上。
心態上,許多台灣雇主/仲介,是在仿效殖民者的行徑。在長期被殖民的過程中,我們心中也有了殖民者的典範,在不自覺間模仿殖民者,從中確認自己不在文明食物鏈的最低階。我們自認為高貴的、奮鬥的、剛強的。相信被殖民者是出於天生的低劣,就像自己被更強權者視為低劣。低劣人種懶散、缺乏高級心智能力、無法理解複雜的程序或是體會細微的情緒,非得要用管教牲畜的長鞭,才能驅動廉價卻又不聽使喚的勞動力。
這種化身為殖民者的扭曲心態,造就或者強化了移工仲介的結構惡行。我們習慣放大移工的缺點,放大我們對他們的恐懼,並且認為,必須要透過仲介合法或非法的控制手段,才能轉移聘僱移工的風險。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寫的是移工在台灣的處境就像身處監獄。其實,台灣人何嘗不是身處觀念的牢籠,深怕不把別人看小,自己就會變小。把台灣打造成監獄,台灣人也就成了獄卒。在很多意義上,失去自由的,不是只有囚徒。
溫朗東
鳴人堂專欄作者、評論人。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