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播出後大受歡迎,接連播映十五季並有多部衍生劇,在懸疑犯罪小說讀者之外,也培養了廣大的收視群眾。除了同樣以鑑識人員為主角的《重返犯罪現場》之外,還有著重心理分析的《犯罪心理》、《心理追兇》(改編自薇兒・麥可德米《血中之弦》系列)、《破案神探》(改編自約翰.道格拉斯、馬克・歐爾薛克《破案神探》系列),或是分別以數學、物理學為破案關鍵的《數字搜查線》和《偵探伽利略》等作品。
拜電視劇大受歡迎之賜,開啟讀者對於這類作品的興趣,光是2017年,在台灣至少就有10本相關書籍翻譯出版。對有志創作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在《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強調人物塑造和情節安排的寫作書之外,如果想要寫出更具真實感的作品,鑑識科學、犯罪剖繪的科普書與破案實錄,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鑑定程序與破案實錄
1998年,台灣首次出版《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記錄他過去曾經手過的案件,包括美國「辛普森殺妻案」等重大刑案的辦案過程。偏重鑑定步驟與程序的《犯罪現場:李昌鈺刑事鑑定指導手冊》(2003),則提供從現場蒐證、保存證物的程序,和在特殊犯罪現場如何蒐證等相關知識。同類書籍還有《FBI犯罪現場蒐證手冊》(2013)、警專與警大教授曾春僑、莊忠進合著的《刑案現場處理與採證》(2016),從中也能一窺FBI或台灣警方的採證程序。
想看更多辦案實錄?美國犯罪現場調查員戴娜・柯曼《千萬別吸死人的手》(2009)、菜鳥法醫茱蒂・梅琳涅克和丈夫提傑・米歇爾合寫的《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2015)、德國知名法醫的米歇爾・仇克斯《死亡有百萬張臉》(2016),或是台灣老探長謝松善《阿善師的告白》(2014),在這些書裡,作者或以沉重、或以幽默、充滿戲劇性的筆法分享親身經驗,讓讀者貼近實際的鑑識工作。
法醫與解剖室的祕密
除了蒐證程序與破案實錄,與法醫學有關的科普書籍也相繼出版。像是比爾・巴斯、約拿・傑佛遜合著的《死亡翻譯人》(2008)與續集《死亡翻譯人2》(2010),講述美國法醫人類學家比爾・巴斯如何建構人體實驗室,研究遺體在死後的各種變化,並以研究成果協助辦案的實務經驗。派翠西亞・康薇爾《人體農場》(2001)書中的細節便源自於巴斯的人體實驗室。
如果想了解近代鑑識科學的起點,有奈傑爾・麥奎里《無聲證人:血腥迷人的近代法醫史》(2017),從身分、血液、彈道、毒物、DNA與微量證據不同主題出發,搭配近百件真實刑案與相關技術的演進,看鑑識專家如何從挫敗中精益求精,讓更多罪犯因此被定罪,同時也減少冤罪的可能。類似書籍還有更加詳盡的道德拉斯・萊爾《法醫科學研究室》(2017),延續他先前出版的《法醫.屍體.解剖室》(2013)系列的小百科模式,從法醫的專業角度說明解剖遺體時所用到的技術,與可從中找到的蛛絲馬跡,並介紹相關刑案作為補充。
如果閱讀時間有限,可以考慮先從薇兒・麥可德米的《比小說更離奇的12堂解剖課》(2017)下手。本書是集法醫學、鑑識科學、犯罪實錄於一身的入門書,讀者可以調查者、被害者與加害者的不同角度,藉由實際案例與明快生動的文字,從犯罪現場、實驗室到法庭作證,快速了解鑑識實務的方方面面。
犯罪剖繪與司法正義
除了涉及物證的鑑識科學,關於罪犯的心理側寫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約翰・道格拉斯和馬克・歐爾薛克合著的《破案神探》(2017,舊譯《破案之神》)系列相當值得一看。看道格拉斯如何將原本被視為旁門左道、受基層員警笑話的「犯罪剖繪」,提升到警調單位辦案不可或缺的工具。過程中他訪談全美各地的連續殺人犯,藉此了解殺人犯的內心世界,從而讓「犯罪剖繪」成為更精準的辦案工具。
此外,還有犯罪學專家布萊恩・隱內《犯罪心理剖繪檔案》(2005),心理學家史丹頓.沙門諾《犯罪人格剖繪檔案》(2017)、司法精神鑑定專家娜拉・塞美《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2017),從犯罪剖繪實務、發展歷史、實際案例,了解這些看似與常人無異的殺人犯,如何成為冷酷無情的殺人凶手。如果想要在作品裡,加入對司法正義的討論,可以翻閱森炎《冤罪論》(2015)、湯瑪斯.達恩史戴特《法官的被害人》(2016)、布萊恩.史蒂文森《不完美的正義》(2016),或是李濠仲《1.368坪的等待》等作品,能從中了解冤罪與正義的議題。
從蒐證程序、破案實錄、法醫學與鑑識科學的發展、犯罪剖繪歷史與實務,還有關於司法正義的科普書籍,如此豐富的出版量,對於推理小說或影集的愛好者,這是個幸福的時代。但對於作者,也許是苦樂參半。當人人都能接觸相關知識,小說裡的錯誤也更容易被讀者發現,可說是個既幸福又痛苦的年代。
這也是那些推理小說,沒有告訴我們的事。
楊勝博,Readmoo專欄作家、故事雜食者,影集、電影、小說、漫畫、動畫,都是每日生活的精神食糧。寫過一本談台灣科幻史的書《幻想蔓延》。最近迷戀上跑步機,決定每天都要和它幽會。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