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母親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234則)
-
作家專業書評 她年紀尚小,就見證了世界搖墜──讀《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作者:吳曉樂 /2020-03-05 瀏覽次數(12092)
向田邦子曾在散文集《父親的道歉信》中,鉅細無遺地描繪了個人對於父母雖偶有憤怒跟失望,卻難以真實怨恨他們的心情。其後,她又為了〈女兒的道歉信〉一文,記錄了在《父親的道歉信》出版後...
-
\ 本月大人物 / 你也穿了一件「超讚孝女」的袍子嗎?──專訪漫畫家Pam Pam《癌症好朋友》
作者:陳怡靜 攝影:陳佩芸 /2020-02-10 瀏覽次數(19525)
2019年結束前,Pam Pam辭職了。她說:「我要搬到鄉下專心畫畫。」她當了四年上班族,每天花兩個小時來回南港通勤,擠在人群中,搭捷運從城市最西邊移動到最東邊。整整一小時的車程,問她搭車...
-
作家專業書評 不管在婆家或娘家過年,男人都是「去別人家看熱鬧」?讀《憤世媽媽》+《身為媳婦,我想說》
作者:諶淑婷 選讀:OKAPI性平健檢小組 /2020-01-16 瀏覽次數(16446)
選舉前,多位政治人物輪番對參與政治的女性提出各種攻擊,不管是「不婚不生孩子」或是「又婚又生孩子」都不對。看來,這個社會有任何問題都是女人的錯,怪女人最方便。朋友感嘆:「我們的社...
-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台灣性平健檢|生育篇】妳生小孩,我公投?身體主權大作戰──專訪《診間裡的女人》醫生作家林靜儀
企劃整理:OKAPI性平健檢小組 繪圖:鼻妹 採訪:諶淑婷 /2020-01-16 瀏覽次數(67271)
2019年9月,台灣宗教團體發起「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周內施行」全國性公投提案,這項提案以「心跳法案」為代稱,瞬間燃起了女性團體的怒火與社會輿論熱潮。由於此案恐侵犯人權,中選會11月時要...
-
一起看圖文 如何面對失去、老後、離開?繪本《總有一天你會懂》《我離開之後》給我們的人生預習課
作者:諶淑婷 /2019-12-27 瀏覽次數(39269)
1½,你學到媽媽走開後還會回來,這就是信任。 《總有一天你會懂》這本書是要我們懂什麼呢?坦白說,這句話真的好老派啊!是爸媽、老師、那些大人們叨叨絮絮說的一切,是讓人一聽就想...
-
\ 本月大人物 / 「人失智後回到原始,你覺得他難過嗎?其實,是旁邊的人難過。」──專訪張作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作者:王昀燕 攝影:陳佩芸 /2019-11-14 瀏覽次數(9938)
張作驥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榮膺2019年台北金馬影展開幕片,並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四項提名。本片延續前作《醉.生夢死》、《當愛來的時候》對母親角色的深情刻劃,張作...
-
作家專業書評 廖梅璇/創作是建築一座無法逃離的迷宮──讀寺山修司《我這個謎》
作者:廖梅璇 /2019-09-23 瀏覽次數(8632)
畫面覆蓋著詭豔的濾鏡色澤,臉龐塗白的制服少年,夢遊般晃過日本東北荒涼曠野,凝視著馬戲團的侏儒與空氣女,渴想逃離與寡母同住的家,帶暗戀的鄰家少婦搭火車私奔……這是寺山修司自傳電影《...
-
作家專業書評 【太陽之西】為何一本社會學論文能突破學界,真正撫慰父母心?——讀藍佩嘉《跨國灰姑娘》《拚教養》
作者:葉靜倫 /2019-08-23 瀏覽次數(18539)
「我更傾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翻譯者』,這是我寫作繁中版《拚教養》的重要目的──透過研究與轉譯,透過他人的映照,讓不同的家庭對自身處境有更深的體會與認識。」藍佩嘉尤其開心看到許多中...
-
作家專業書評 女兒的敏感與高度自省,可能來自未曾被同理的媽媽──盧郁佳讀《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作者:盧郁佳 /2019-08-07 瀏覽次數(36399)
吳曉樂以紀實寫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揭發當代殘酷扭曲的親子關係,下筆冷靜收斂,開闔氣象宏大。初出茅廬,已艷驚天下,掀起廣泛熱議。改編公視劇集,眾聲交譽為媲美《黑鏡》的劃時代...
-
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李屏瑤專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10_最高的離婚
作者:李屏瑤 /2019-07-30 瀏覽次數(16027)
我是七年級前段班,父母離婚仍不是太普遍的事,在我的個人成長史中,這點常常被記上一筆。像是城市傳說裡的,小偷在住家信箱做的記號,暗示此戶獨居、常沒人在、幾點出門等等。在我長大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