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
吳曉樂/妳那時又渺小又脆弱,但也很容易滿足──讀《即使只是微弱的光芒》
作者:吳曉樂 內容提供:馬可孛羅文化 /2025-03-27 瀏覽次數(61)
崔恩榮的文字直白,我想到安妮.艾諾「平面的書寫」,捐棄了隱喻以及雕琢,不同的是情節疏淡,主要的著墨存於人物內在地景。《即使只是微弱的光芒》,七篇各自成立,也共享著一些主題。我個...
-
鄧小樺/不要怕,是技術性調整:移臺港人適應故事——李紹基《半場香港,半場臺灣》
作者:鄧小樺 內容提供:二○四六出版 /2025-03-24 瀏覽次數(1090)
本書以足球賽的「上下半場」為編輯概念,這個「半」的觀念值得細思。有些人以為「移居」就是和舊地一刀兩斷,開展美麗新世界新生活;但其實「移居」可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許多曖昧不明...
-
潘家欣/奇妙的溫度——評《手心裡的季節》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作者:潘家欣 /2025-03-24 瀏覽次數(910)
人其實可以通過興趣的實現,去面對自己的缺憾與不完美,而藝術創作正好是最容易讓人面對自我、提升覺察力的興趣之一!陶藝本身就是極為療癒的藝術創作,正如這本書也是一本療癒之書,是以小...
-
蔣亞妮/而我聽見心裡的聲音—— 讀《我親愛的甜橙樹》
作者:蔣亞妮 內容提供:寂寞出版 /2025-03-21 瀏覽次數(1545)
澤澤的甜橙樹是一個只有他能聽見它說話的朋友,他總稱它為「小拇指」,像這樣的朋友,或許我們都曾經遇見,比如《魔女宅急便》的黑貓奇奇、比如小智與他的皮卡丘,往深處說,或許某些恐怖片...
-
馮國瑄/因為有你,我更盡情做自己——讀凪良汐 《編織星辰的你》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2025-03-18 瀏覽次數(2682)
小說家凪良汐在續篇《編織星辰的你》展現超凡的野心,若說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是愛情的百科全書,那麼《編織星辰的你》企圖挑戰「婚姻的百科全書」當之無愧。細細羅列出各式各樣的婚姻...
-
自我與傷口的莫比烏斯環──談《烏鴉與猛獁》存有的人道動物園
作者:曾稔育 /2025-03-17 瀏覽次數(1890)
「我們還要活多久?」 多年前,讀到胡遷的〈獵狗人〉,那句由兒子發出的嘆息,道破著人在傷害與被傷害之間,對生存持有的無奈。那或許源於所有人心皆有過的一片荒蕪,然滋養那片血色陰影的...
-
重點就在括號裡/小淳的整人生涯,就是溝通力的展現,—— 讀《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
作者:重點就在括號裡 內容提供:方智出版 /2025-03-12 瀏覽次數(1321)
《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沒有艱澀文字,在序言裡,小淳自謙這些「溝通力」只是一些小技巧,而這些技巧的最終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貼近對方──換句話說,就是擁有能同理他人的能力。
-
我們究竟對孩子做了什麼?——吳曉樂×謝宜暉《懸崖邊的學霸》對談側記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2025-03-11 瀏覽次數(3093)
這本書雖然是談美國,但裡頭所謂「有毒的成就文化」與臺灣十分相近,在希望孩子出類拔萃的升學主義下,其實藏著很多壓力及沒有被說出口的東西,而這本書的重要之處就在於,它除了將這些黑暗...
-
從虛構中看見現實:宮崎駿創作的後現代奇幻慰藉──讀《日本動畫的成熟與喪失:宮崎駿與他的孩子們》
作者:馬立軒 內容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2025-03-10 瀏覽次數(2065)
喜歡奇幻創作的臺灣讀者勢必聽過托爾金的大名,而宮崎駿的作品則是伴隨許多臺灣觀眾長大的必看動畫;介紹並討論兩位創作者的作品已經有不少譯介進入臺灣,但如杉田俊介這般深入討論宮崎駿創...
-
演化是一場「將錯就錯」的混亂拼裝工程──讀《失控的演化群像》
作者:黃貞祥 內容提供:行路出版 /2025-03-10 瀏覽次數(1495)
我們總以為演化是一場精雕細琢的「設計」,適者生存,留下的必然是最完美的方案。然而,《失控的演化群像》這本書卻顛覆了這種想法。作者安迪・道布森幽默地指出,演化並非精密規劃,而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