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
盧郁佳/只我一人活下來報信給你──讀《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網路與書出版 /2025-04-23 瀏覽次數(782)
「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唯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信世昌教授主編的《間關千里:動盪年代的遷徙記憶》,邀集臺灣十幾位教授,紀錄父母長輩口述四九年逃難來台經...
-
啊,所有絨毛娃娃都有扎人的線頭──談西村培《再見了,皆娜同學》與《結冰路》
作者:黃鴻硯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5-04-16 瀏覽次數(1826)
「高中時代,我讀了《ILLUSTRATION》116號 The Choice 單元的大竹伸朗的評語,哈哈大笑,後來轉化那經驗畫了〈東京筆記本〉。蘿莉圖受到破李泉龍老師、內山亞紀老師的影響。」西村培在2017年...
-
反納粹主題作品獲金獸獎,漫畫節承辦公司捲入metoo風波──2025安古蘭漫畫節側記
作者、攝影:林莉菁 /2025-04-15 瀏覽次數(3447)
法國漫畫家路斯在舞台上高高舉起閃亮的安古蘭金獸獎獎座,本屆評審團在他身後站成一排,其中包括曾與路斯共事的漫畫家Coco。看到兩位《查理周報》前成員在頒獎典禮上同台,讓我有些鼻酸。
-
披著本格推理外衣的心理驚悚炸彈──逆轉再逆轉的《檸檬與殺人魔》
作者:喬齊安 內容提供:春天出版 /2025-04-11 瀏覽次數(1873)
相較於其他新人獎,近十年繁/簡體中文引進最多作品的日本推理大賽作品,毫無疑問是寶島社主辦的「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賞。這項大賽除了自海堂尊《白色榮光》(2006)後呈現高機率影視化...
-
沈信宏/明日總會如期而至──評《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
作者:沈信宏 內容提供:悅知文化 /2025-04-08 瀏覽次數(2671)
許多台灣讀者最初接觸木皿泉,可能都是從後作《漣漪的夜晚》開始閱讀。兩部小說雖然都圍繞著「死亡」、「記憶」與「日常」,在敘事手法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取徑。閱讀兩本以死亡為主題的書或...
-
「將珍視的人銘刻在心,他們將與你同在、給予你力量。」──專訪比利時繪本作家安.艾珀
提問:郭孚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5-04-01 瀏覽次數(2251)
《奶奶什麼時候回來?》探討「缺席與哀悼」的主題,試圖捕捉人們生命中的印記——無論是具象的痕跡,還是隱藏在物品中、喚起對摯愛之人回憶的無形記憶。書中充滿謎團,不僅從未直接描繪哈達奶...
-
賤與快樂都要在平庸之上?──黃裕邦X鄭聿的詩學決鬥
文字提供:時報出版 攝影:陳佩芸 側記:蘇吉 /2025-03-27 瀏覽次數(2635)
《普通快樂》的節制之處不只在於意象、修辭。詩集的章節安排也讓人看見鄭聿控制狂的一面:詩集精分五集、每輯皆為七首,自認「可能是編輯魂爆發」而形成的結果。另一方面,《微賤》形式多變...
-
歷史縫隙裡的回眸──楊富閔、鍾秩維對談郭松棻《落九花》
紀錄、整理:林家鵬 內容提供:印刻 /2025-02-27 瀏覽次數(6345)
一度被迫滯居海外的郭松棻,無論就其政治思維與行動,或者是創作中極具現代主義美感的文學語言,都是台灣文學史上一抹秀異而特出的身影。然而隨著作者辭世,以及相關著作因版權效期的緣故,...
-
盧郁佳/敢有歌吟動地哀──讀《她來自馬里烏波爾》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菓子文化 /2025-02-27 瀏覽次數(4060)
二戰時,德國男人上戰場,家庭主婦遞補男人去工廠工作。希特勒抓了五十萬烏克蘭婦女到德國做女傭,補家庭主婦的缺。德國作家娜塔莎.沃丁的烏克蘭母親,被抓到德國,嫁給大二十歲的俄羅斯人...
-
個人即群體──革命家與劇場工作者的靈魂探問
整理:潘家欣 企劃:逗點文創 /2025-02-20 瀏覽次數(4560)
我們如何記憶一個人,或是一段歷史?有時,是透過一個小小的物品追溯而上;有時,則是在劇場的燈光之下,讓故事透過演員的台詞去轉生、去辯論、去映照過往生命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