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新手上路
-
為了繼續創作,成為情色小說家也可以的──專訪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
採訪:許楚君 攝影:陳佩芸 /2022-05-13 瀏覽次數(2415)
何玟珒從大二開始寫「純文學」小說、嘗試投文學獎。她遍讀文學獎作品集,摸索出「可能得獎」的寫法。在那之前,她寫言情小說、寫同人本,對她而言,寫作者的身分認同並不那麼單一固著,反而...
-
在山路上複寫土地與我的故事──專訪郭熊《走進布農的山》
採訪:鄒欣寧 攝影:陳佩芸 /2022-05-09 瀏覽次數(968)
郭彥仁畢業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大學時期即跟隨「黑熊媽媽」黃美秀副教授從事野外台灣黑熊生態研究。 我和郭熊一起爬過四次山。次數雖不多,卻足夠令我在閱讀《走進布農的山》...
-
對「游牧全球」的人來說, 所謂穩定的象徵,是擁有一台洗衣機──專訪陳偉棻《入境大廳》
採訪:柯若竹 /2022-02-23 瀏覽次數(6980)
《入境大廳》作者陳偉棻工作的城市經常變動,現任職於英格蘭中部一所綜合大學。 關於「家」,陳偉棻心底躲著小小的夢——能有個放鬆獨處的角落,有空間安置心愛物件,朋友來訪時遞...
-
感謝穀子!讚嘆穀子!功德無量的新世代善書──專訪漫畫家穀子《T子%%走》
採訪:柯若竹 攝影:陳佩芸 /2021-10-26 瀏覽次數(17330)
漫畫《T子%%走》開場劇力萬鈞,取名自交友軟體Tinder縮寫的丸子頭美少女「T子」橫空出世,第一頁不等起飛直接降落成田機場——等等!這速度是怎麼回事?倒帶一點回去,原來半夜哀嚎慾求不滿...
-
做為乩身的女兒,她要透過寫作替父親「改運」──專訪林徹俐《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採訪:王昀燕 /2021-08-16 瀏覽次數(13876)
林徹俐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附神》是她的第一本書。 林徹俐出生於台南小鎮灣裡,上有四個姊姊,到了第五個孩子,家人極盼望是個男丁,未料又是女娃。外公為她命名「徹俐」,有「...
-
「只要有人還信任我、需要我,我就會做一天算一天。」──專訪劉致昕《真相製造》
採訪:游婉琪 /2021-07-08 瀏覽次數(16748)
《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 「在被撕裂的國度中,真相不受歡迎。」 ——節自《真相製造》疫情下,隔著鏡頭視訊採訪畫面中的劉致昕,神情和語調都略顯疲態。過去五年來,他深入...
-
「其實看到雪豹後,我突然渴望沒看到比較好。」──專訪徐振輔《馴羊記》
採訪:趙曼汝 攝影:陳佩芸 /2021-04-29 瀏覽次數(14279)
雪豹,一身白灰色皮毛,鑲點黑色斑點和短條紋,颯爽英姿中夾著些許貓科的萌態,牠是亞洲高海拔山區的特有物種,有「雪山之王」的美譽。你可知世上有多少人願意千里跋涉、耐著性子等待,只為...
-
你以為家的味道還很近,但其實已經沒有了──專訪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採訪:王昀燕 攝影:陳佩芸 /2021-04-06 瀏覽次數(35471)
洪愛珠老家在五股,位處一塊畸零地,那裡迄今仍無超商,入夜後一片闃寂,然越過溝渠,即是蘆洲新區萬家燈火。她外公從事機械出口貿易,附近一帶小工廠林立,幼時所見水溝有時漂著幻彩,死豬...
-
「寫小說對我來說有個按鈕,那個按鈕帶有恨意。」──專訪蔡欣純《如果電話亭》
採訪:蔣亞妮 攝影:陳佩芸 /2021-03-22 瀏覽次數(12213)
蔡欣純屬鼠,1996年出生。《如果電話亭》是她的第一本小說,由九個短篇串成一部長篇,讀來像是交友軟體的幻海浮沉錄與「哆啦A夢」詞條的私人超連結。 如果電話亭 你可能會迷失在她如附耳...
-
「我真的沒想過文學會這麼有用。」──專訪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採訪:柯若竹 攝影:陳怡絜 /2020-11-18 瀏覽次數(14389)
同學會時,總有那種眾人紛紛詢問近況的失聯者,通訊軟體長掛離線,得從大家口中拼湊過期的消息碎片…… 陳宗暉就是東華華文所的「那位同學」。 他在2008年以〈火車就地停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