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人物專訪
上一則 下一則文章類別
博客來選書SELECTED BOOKS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
\ 本月大人物 /【正在發生的美洲文學②】安地斯山脈的寂靜和風暴──專訪祕魯小說家Enrique Carbajal
作者:吳俞萱 / 2023-02-16 瀏覽次數(3671)
所愛之人的死在我們身上紮根,呼吸我們的憂悒,將我們的記憶一圈一圈繞緊,勒出血痕。我們究竟要怎麼帶著身上的這一部份死亡,繼續活下去?亞裔美國詩人 Victoria Chang 面對父親中風、母親...
-
\ 本月大人物 /「這就是只有漫畫才做得到的魔力!」 ──專訪《直到夜色溫柔》作者簡莉穎、廢廢子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 2023-02-14 瀏覽次數(15948)
在《直到夜色溫柔》裡,讓兩個人相遇的,不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而是各種寂寞、憂傷、焦灼、無以名狀的情緒。他們潮濕、乾涸,或許盈滿情慾,或許淡漠無傷。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沒有名字,卻擁...
-
\ 本月大人物 /「一切事物都可能觸發靈感。」──馬世芳專訪《一日一日》作者佩蒂.史密斯
採訪、翻譯:馬世芳 內容提供:新經典文化 / 2023-02-13 瀏覽次數(6211)
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龐克桂冠詩人」佩蒂.史密斯只能關在房間裡創作,透過Instagram與樂迷分享生活、藝術上的感受。她更以「社群貼文」為概念,推出迥異過往文字創作的《一日一日:佩蒂....
-
\ 本月大人物 /這本書,光是草圖構思就很磨人!──專訪《台灣鐵道》作者古庭維與Croter
採訪:陳心怡 內容提供:蔚藍文化 / 2023-02-08 瀏覽次數(7749)
當《台灣鐵道》黃澄澄的底色加上眾多列車的封面映入眼簾時,一種微型博物館的感覺油然而升。這本知識科普讀物,由《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古庭維執筆,文字含金量高,插畫則是金鼎獎得主、設...
-
\ 本月大人物 /將記憶轉移之後仍是同一個靈魂嗎?──專訪科幻小說「末世三部曲」作者張草
採訪、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 2023-02-02 瀏覽次數(4947)
馬來西亞小說家張草以《北京滅亡》榮獲第三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並與續作《諸神滅亡》、《明日滅亡》構成「滅亡三部曲」,堪稱華文科幻的經典之作,而今「滅亡三部曲」的續集「末世三...
-
\ 本月大人物 /幽默是對抗獨裁的武器:張惠菁專訪《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作者:張惠菁 內容提供:衛城出版 / 2023-02-01 瀏覽次數(6381)
2020年,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造訪台灣以來,他的書持續在國際上備受矚目,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受到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閱讀。他是一位波蘭作家。《跳舞的熊》主要的關懷在從獨裁到民主的...
-
\ 本月大人物 /女性主義是多樣的,不是鐵板一塊──李昂X楊佳嫻談《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與台灣觀察
內容、照片提供:麥田出版 / 2023-01-16 瀏覽次數(6449)
《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為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與知名「散文漫畫家」田房永子合作的新作──生於上下世代、做出完全不同人生選擇的兩人,透過輕鬆對談,梳理出日本...
-
\ 本月大人物 /對規則的愛,與對規則的信任──小說家寺尾哲也、李奕樵高能對談
採訪:楊智傑 攝影:陳佩芸 收錄於實體專刊:小奢侈 / 2023-01-16 瀏覽次數(11380)
寺尾哲也:如果你沒有靈感,你可以用規則分析出問題在哪。 李奕樵:我覺得規則體系和靈感、手感,是不同階層的存在。靈感、手感是大腦短期神經訓練的結果,體系是存在外面的東西。
-
\ 本月大人物 /「繪本值得更多大人讀者為自己讀。」──專訪海狗房東《也等雨停也在雨中行》
採訪:吳文君 攝影:陳怡絜 / 2023-01-12 瀏覽次數(8730)
連日溼冷的冬日台北,平安夜前夕的早晨終於放晴,海狗房東牽著海狗小姐,緩步走進巷弄。咖啡香氣從吧檯飄散出來,輕音樂伴隨著口琴聲迴盪在空氣中,坐在喜歡的咖啡店裡,海狗房東聊起離開職...
-
\ 本月大人物 /用跳舞的身體去寫作──白樵:「有別傳統男性理性思維,回歸自身肉體經驗的方式相當觸動我」
提問:青春博客來編輯室 答題:白樵 攝影:陳佩芸 / 2023-01-11 瀏覽次數(8216)
首先,「好的作品」必能讓讀者或觀眾,在欣賞後,能產生一股與日常生活的「輕微斷裂感」。你被震撼了,動容了,困惑了。你浸泡在哀傷,歡愉,憤怒噁心等不同情緒裡。從作品回神,注視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