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藝術大學」,是我和妹妹醬的學校。在這間學校上學的的小朋友,年齡從三歲到六歲,入學的學生年齡雖是一般所認定的幼稚園生,但這家學校特別的是,它不稱為幼稚園,這裡是一家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上課的學校。媽媽也是學生,在這裡小朋友要忙著玩,媽媽們也沒閒著,要忙著協助玩耍,想玩耍的點子,一起動手製作,參與活動等。「小孩藝術大學」是一個不歸屬於任何類別,擁有獨一無二教學方式的學校。
秋天老師帶領媽媽與孩子一起爬山,大家在樹林裏撿到各自喜歡的松果,栗子,樹葉等。
這裏的建築室內室外融為一體,就像是身在大自然裡的教室。
「小孩藝術大學」附屬於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裡,位於京都的瓜生山上,在大學校舍其中的一個建築物裡,底下是大學生們的工房,不知道的人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裡頭藏著一個如此可愛的空間。教室三面都是落地的大門窗,後面是山坡,前頭是俯瞰京都全景。在這裡,山坡也是屬於小孩藝術大學的教室之一。
我自己從事美術相關的工作多年,近年也深深地體會到,美的源頭來自於自然,生活的源頭也是來自於自然。所以,我和妹妹醬爸都希望妹妹醬能在幼兒時期多多接觸自然環境。這個時期比起端坐在椅子上學習還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外面蹦蹦跳跳,從自然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與感性。有感性才能為人著想。有感性,才能為生活裡的細微美好而感動。
我和妹妹醬上學的路程,像是探險般的有趣,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的建築沿著山壁而蓋,建築物與自然融合地十分巧妙,每一個通道都有不同景致,這其中還有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所設計的校舍。早晨,我們抵達學校前方的巴士亭後,首先要爬上約有四層樓的陡坡,接著,要經過大學的大廳,大廳裡有開放式休憩空間,很多大學生會在這裡討論與休息。大廳的一旁張貼了近期的藝術展覽活動資訊,咖啡店有有當期的藝術,生活,流行雜誌等提供給學生閱讀。
然後,我們會經過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裡的展場,這裏不定期有學生們的展覽,或是正在佈置展場的樣貌。比起展覽,妹妹醬總是對於正在佈展的哥哥姐姐們的行徑感到更好奇。到「小孩藝術大學」教室為止,我們必須要爬一段山路,坐兩次電梯(當然也可以全程都爬坡,但目前還沒試過。),才能到位於山坡上的校舍。
還有另一件令媽媽流汗的事,是這個學校是要自己帶便當上學。中午大家一起圍坐吃便當,剛開始,妹妹醬媽媽我要打開便當時覺得壓力頗大的,但去了幾次發現大家的便當都是自然派的,媽媽們也會交換輕鬆做便當的方法,幾次之後我也不再那麼害羞打開便當的時刻。
在這裡,媽媽們好像從前農村時期,住在同一個村莊裡的婦女,不分你我一起照顧在這裡的小孩。有時候你會不知道誰才是誰的媽媽,有的擅長唸故事書的媽媽,拿著繪本,身邊圍繞了許多孩子在聽故事。有的是哥哥姊姊在這裡上課,而媽媽身上揹著的是剛出生的嬰兒,一起來上課,學校也有可以讓嬰兒躺臥的地方。小小的孩子從小也接觸不同年齡的大孩子,媽媽帶孩子單一的生活裡也有了不同變化,也有其他媽媽的協助,心情上比關在家裡育兒來的有依託。
/// /// /// /// /// /// ///
妹妹醬和媽媽在京都特別的學校裡,還有還有很多故事要與你分享。
點此接著看【林怡芬專欄|妹妹醬的京都上學記】去京都上小孩的藝術大學
(每月25日更新,歡迎至網頁右上角點選訂閱OKAPI電子報)
林怡芬
插畫家,藝術創作者。
旅居日本京都。與女兒一起在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中的「小孩的藝術大學」就學中。
以文,以圖,以雕塑來創作,創作題材來自於日常生活簡單的事物裏,傳達回歸初心,從中尋找屬於自己等身大幸福的概念。著有《橄欖色屋頂公寓305室》《十二味生活設計》《乙女日帖》等書。
回文章列表